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自然科学理论列表
视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早在七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在南非隆伯斯洞穴里做出简单的绘画开始,就已经试图利用“看”的技术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情感。这是人类在现实生态位中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而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会随着它所处时空结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
162
0
“镜像”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发展结果,而是由理性自身的悖论所导致。要想恰当地利用大数据技术,避免走入其所带来的“镜像”,需要对数据“镜像”生成的机理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同时需要主体不断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使其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发展。
206
如果能够澄清对“真理”和“意义”的理解,那么戴维森实际上完成了内涵实体外延化的任务。意义是在理解之中显示出来的,语言使用者在不断给语词以指派以指称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意义的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意义被显示出来,而不是被表达出来。解释的不确定问题也并不是问题,没有挑战真理理论对意义理论的充分性,相反,它恰好印证了关于意义的上述理解。
214
据2018年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江苏省物流总额高达302551.9亿元,同比增长8.2%。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快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更大的物流需求。
483
自人猿揖别伊始,人类就不断进行着对自然形象的种种刻画,并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与外在对象处于物我不分的状态,加之对自然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相对较低,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大自然中出现的现象,而不得不借助神话、迷信等手段加以诠释,也由此形成了有机的自然观。
269
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当中,希拉里•普特南构造了著名的“缸中之脑”的怀疑论案例。1([1],pp.2-4)普特南针对该案例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是缸中之脑的话,我们能否[有意义地]言说或者思考我们是[“缸中之脑”呢]?”([2],p.7)普特南主张,对于真正的缸中之脑而言,它是根本没有办法有意义地提出上述问题的,因为缸中之脑的论题是“自我反驳的(self-refuting)”。
220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哲学家们主要采取了三种进路,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承担了意识形态的功能进而成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立场);二是强调科学仅仅是众多意识形态之一,因而并不具有认识论的优先性(如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宗教”);三是考察特定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内容的渗透(如爱丁堡学派的利益分析模式)。
183
程序的影响。从PI程序开始,萨伽德就注意到了计算机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相似之处,他将人类思维比作计算机程序,将人类的思维结构比作数据结构,将人类的思维过程比作计算机算法,萨伽德这种运用心理学和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哲学的方法为科学哲学的认知转向奠定了基础。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通常认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科学理论是否是真的,或者近似真的,但这一粗略的概括已经不适用于近年来兴起的新一轮交锋,因为双方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如何看待历史上和当前成功理论中的关键结构或特征,以及科学史中的理论继承和更替现象。
266
技术与资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有学者认为技术与资本的关系是“资本‘绑架’了技术,技术迫于资本的势力而‘入伙’”[1]199,但对于技术转化为资本的“资本化”路径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技术到资本经历了怎样一个“资本化”过程?技术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资本则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因此技术与资本“存在着逻辑关系上的共契”[2]295。
212
在科学从中古时代向近代转变的关头,有两位杰出的哲学家积极倡导近代科学方法,对推动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个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一个是法国的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17世纪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
282
进入20世纪后半叶,迅猛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科学哲学,随着自身演化发展的逻辑变迁和跨学科研究思潮的外在冲击,处于转型之中。尚处于转型中的科学哲学,一方面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公认观点”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甚至有人宣布了它的失败[1];另一方面,各种学派萌生以各自不同的视角探索新的研究进路。
281
讲到科学技术哲学,我想不管是在行的,还是比较生疏的,都一定会把它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联系在一起,这是没有错的,望文生义就能搞定。但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哲学除了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有很紧密的联系,不可忽视的是,它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它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有很深历史底蕴的学科。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情况和自己的想法。
416
我们生活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整体性地被技术所“包裹”,而逐渐疏离自然。人工智能、赛博技术、基因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急速发展,使得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以至于人们认为永生不是不可想象的。人们能够设想并希望自己永生。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曾说:“我不想靠我的作品达到不朽,我想要靠着不死来达到不朽。
253
莱布尼茨恰恰试图从科学上创立动力学,并且从存在论上为其奠基。”[4]261究其缘由,笛卡尔实则将广延而非力作为物质的本性,这也就是笛卡尔与莱氏的最大分歧。莱氏跃出笛卡尔式的机械论,凭借的是近代医学的有机论,蕴含知觉和欲望等内在活力的有机体就成为了莱氏后期单子论的前奏。
211
影响因子:1.0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2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