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成像(CTA)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左心耳血栓分为有左心耳血栓组(n=76例)和无左心耳血栓组(n=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A、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和TTE诊断价值。结果 CTA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Kappa值为0.875(P<0.05),CTA判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为94.17%;TTE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Kappa值为0.787(P<0.05),TTE判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为90.00%;CTA和TTE诊断左心耳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左心耳血栓组患者CTA定量参数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均高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有左心耳血栓组患者TTE定量参数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均高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而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结论 CTA及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中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和无左心耳血栓患者左心耳相关参数有明显差异。
房颤(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房电活动紊乱,可以不同比例下传至心室[1-5]。研究显示,AF人群发病率达1.6%,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6-9]。AF易导致血栓形成,其中左心耳血栓是主要的血栓形成部位之一[10-12]。左心耳血栓的形成不仅会导致卒中风险的增加,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15]。因此,有效识别和管理左心耳血栓对于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广泛。CTA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为左心耳血栓的检测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16]。而TTE作为一种常规的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等特点,对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探讨CTA及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26~71岁,平均(52.23±9.21)岁。根据有无左心耳血栓分为有左心耳血栓组(n=76例)和无左心耳血栓组(n=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非瓣膜性房颤标准[17];②接受射频消融术以及CTA、TTE检查;③最终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确诊是否合并左心耳血栓;④依从性高,能配合检查;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内膜炎等其他心脏疾病;②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其他疾病;③检查前服用过华法林治疗。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文号:KYLL-2021-05)。
1.2方法
1.2.1CTA检查方法所有受试者采用320排螺旋CT扫描仪(uCT960+,国产联影公司)于平静状态下进行心脏CT检查,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心率过快者可予β受体阻滞剂将心率降低至目标范围。患者平卧于CT检查床,指导患者行呼吸训练,将心电图电极贴附在患者身上,实时监测心电图信号。先进行主动脉弓上侧至膈水平常规平扫。之后取外周肘部静脉4.0~4.5miffs速率团注碘佛醇(批号:231114DJ,江苏恒瑞医药),用量0.9mg/kg,同速率跟进40~50mL生理盐水,设置相关参数管电压为80~120kV,管电流150mA,重建层厚0.75mm,重建间隔0.5mm,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采集整个心动周期内的数据。于主动脉弓至心脏膈肌面进行动态扫描,第一期采用阈值自动触发扫描方式,监测层面四腔心层面,将感兴趣区域放置左心房,触发阈值200HU,监测延迟时间8s,触发延时间5s;扫描结束后,延迟15~50s扫描第二期。扫描结束后,将采集的图像上传至计算机系统,重建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共同进行阅片。测量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对于CTA参数的测量方法均参考同一标准,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参与测量。见图1。
图1左心耳血栓CTA检查图
1.2.2TTE检查所有受试者于平静状态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EPIC7C超声诊断仪,S5-1二维探头,频率1~5MHz,扫描左心房及左心耳图像,并测量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对于TTE参数的测量方法均参考同一标准,均由1名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参与测量。见图2。
图2左心耳血栓TTE检查图
1.2.3TEE检查所有受试者禁食4h以上,平静状态下行咽部局部麻醉,取左侧卧位,采用PhilipsiE33超声诊断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探头为X7-2t经食管矩阵实时三维超声探头,调节频率2.0~7.0MHz。探查左心耳内情况。见图3。
图3左心耳血栓TEE检查图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配对χ2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好;以TEE诊断为“金标准”,采用DeLong法比较CTA和TTE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A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分析CTA与TEE配对χ2=0.143,P=0.706,CTA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Kappa值为0.875(P<0.05),CTA判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为94.17%(113/120)。见表1。
表1CTA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分析(例)
2.2TTE与TEE一致性分析TTE与TEE配对χ2=0.333,P=0.564,TTE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Kappa值为0.787(P<0.05),TTE判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为90.00%(108/120),见表2
表2TTE与TEE判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分析(例)
2.3CTA和TTE诊断价值比较CTA和TTE诊断左心耳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CTA和TTE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95%CI:0.888~0.992)和0.897(95%CI:0.831~0.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21,P=0.672)。见图4。
表3CTA和TTE诊断价值比较
图4CTA和TTE诊断ROC曲线
2.4有和无左心耳血栓患者CTA定量参数比较有左心耳血栓组患者CTA定量参数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高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见表4。
表4有和无左心耳血栓患者CTA定量参数比较
2.5有和无左心耳血栓患者TTE定量参数比较有左心耳血栓组患者TTE定量参数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高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P<0.05)。见表5。
表5有和无左心耳血栓组患者TTE定量参数比较
3、讨论
左心耳血栓的形成是房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会增加患者卒中及其他严重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8-19]。目前关于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具体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多数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在房颤患者中,心房因持续颤动而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这会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和淤积,尤其是在左心耳等区域,其内含有许多凹凸不平的区域,使得血液更容易在这些区域中滞留,当血液在心房中滞留过久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有更多的机会凝结并形成血栓[20-21]。这些血栓形成后,如果脱落并流向大脑或其他器官,便会导致卒中或其他严重并发症[22]。TEE是临床常用左心耳血栓诊断方式[23],然而作为侵入性检查,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对比了CTA和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房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左心耳是心房的一个结构,位于左心房的左上角,是一个与心房腔连接的小囊袋状结构。左心耳内血液往往会在心房收缩时被抽入,这种血液淤积的地方就容易形成血栓。TEE是一种内窥镜检查,通过将一个柔软、细长的探头插入食道,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脏的结构。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且能够直接观察心脏内部的结构,使医生能够清楚地识别血栓并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形态,因此对于发现心脏内血栓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诊断左心耳血栓的“金标准”[24]。然而,经食道超声检查是通过口腔插入探头到食道进行的,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等,尤其是对于一些不能很好耐受此类检查的患者,可能会限制其适用性。对于一切特殊情况患者,如食管狭窄、食管出血、严重咽喉炎等,经食道超声检查往往不适用。
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结合了传统CT扫描和血管造影的技术,通过在体内注入含有碘的造影剂,这种造影剂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和血管系统,然后使用CT扫描器进行快速成像,从而产生高分辨率的心脏影像,从而能够检测到左心耳内的异常血栓。TTE的原理与TEE相同,利用探头发射超声波后的反射回声信号,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形成图像,可清晰显示心脏各心腔、室间隔和心脏功能,从而检测心脏内的血栓等异常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CTA判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为94.17%,TTE判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为90.00%,且二者在诊断左心耳血栓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说明CTA及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中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这与研究报道[25-26]的结果相一致。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CTA可能受到辐射暴露和造影剂过敏等限制,而TTE则容易受肥胖、肺气肿及胸壁畸形等因素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检查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有左心耳血栓患者CTA及TTE定量参数均显示出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开口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明显高于无左心耳血栓患者,而左心耳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左心耳血栓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血栓在左心耳内形成时,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这种血栓的占据效应会导致左心耳内部的压力增加,从而使左心耳的开口扩大。由于血栓的存在,原本正常的左心耳结构可能会被血栓挤压或推移,使其形态发生变化。此外,左心耳血栓的存在会影响左心房内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左心房内的血流分布和流速,进而导致左心耳开口的扩大或变形,使影像学中表现出左心耳开口长径、短径以及面积增大。左心耳血栓会导致左心耳内血流受阻,使左心耳的射血受到限制,出现左心耳射血分数降低。因此,左心耳形态结构的改变对于左心耳血栓形成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CTA和TTE检查可通过定量测量左心耳结构来全面评估左心耳血栓。
综上所述,CTA及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中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和无左心耳血栓患者左心耳相关参数有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3]刘家骥,王倩,李有权,等.房颤患者CCTA左心耳充盈缺损中血栓征象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3,42(11):1741-1746.
[14]郭楚娴,杨龙,张敏,等.左心耳血流速度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评估[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8):831-835.
[15]赵志宏,王赛华,罗俊,等.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LAmbre封堵术后器械相关血栓发生及转归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2):130-134.
[20]刘佳琦,芦颜美.心房颤动左心耳血栓形成解剖机制特点及左心耳血栓的防治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20):4046-4051.
[21]霍家敏,李学文.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21(12):945-948.
[22]黄海霞,张艳梅,梁媛,等.左心房内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10):58-64.
[23]刘俊兰,邢佳侬,彭宏超,等.经食道超声声学造影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1,24(5):555-557.
[25]彭宏超,刘俊兰,邢佳侬.经食道超声与左心声学造影对心房颤动患者诊断左心耳血栓的价值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8):991-993.
[26]陈曦,丁中,杨晓双,等.经胸心超、经食道心超及血清学指标检测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临床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4):187-190.
基金资助:河北省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编号:2021013041);
文章来源:王红辉,徐慧慧,石向明,等.CTA及TTE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安徽医学,2025,46(02):206-210.
分享:
脑桥梗死发生病因主要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导致血流减少甚至中断,脑桥梗死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7%,是后循环卒中最常见亚型,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交叉感觉障碍、交叉运动障碍和四肢瘫痪。长期随访显示,脑桥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较高。
2025-04-12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极大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同时因伴随多种心身后遗症,造成了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 PSD)是一种在脑卒中患者中普遍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约占三分之一,特别容易出现在脑卒中后的早期阶段 。
2025-03-25房颤(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房电活动紊乱,可以不同比例下传至心室[1-5]。研究显示,AF人群发病率达1.6%,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6-9]。AF易导致血栓形成,其中左心耳血栓是主要的血栓形成部位之一[10-12]。
2025-02-24主动脉夹层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主动脉壁各层分离,从而产生假腔,压迫真正的主动脉腔,若发现不及时则会增加患者病死风险。据报道,美国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从 3/100 000 增长到 1/10 000,还有部分患者在入院确诊前已经死亡。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累及范围仅限于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占所有主动脉夹层的25%~40%。
2025-01-21冠心病作为急性发作最凶险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动脉粥样斑块是此疾病病情进展的病理学基础。经景梦园等[2]学者研究总结,做好早期检查可改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后。且汤德等学者研究发现,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能够监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体积、位置,确定冠脉狭窄程度,评估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特点。
2025-01-13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血管腔狭窄或堵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引起的疾病。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为冠脉造影,但是其费用较高,且属于有创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2025-01-02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明显,随之而来的脑血管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些年来,收治入院的患者中因头颈部血管病变日渐增多,很多患者病情来势凶猛,即便抢救及时也难免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2024-12-13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严重消瘦、腹胀腹痛、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公民的生命安。手术是结肠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2024-11-25血管源性眩晕(Vascular vertigo)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以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AVS)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症状。血管源性眩晕最常见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后循环性缺血性脑梗死,AVS表现为急性发作眩晕并持续时间在24 h以上,若为后循环TIA发作可持续时间小于24 h。
2024-11-22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检查过程中,会因为其存在创伤性,而可能增加患者血管内膜损伤、动静脉瘘及血管痉挛的潜在的操作风险,也正因其创伤性操作,因此可重复度不高。临床上希望能够采取操作更为简便,且具有无创伤特点的诊断方式。
2024-10-31人气:18552
人气:16674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29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期刊人气:428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3614
国内刊号:11-2212/R
邮发代号:82-212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