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CTA联合血清HDAC9、PKM2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2025-01-02    2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KM2)检测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患者106例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6例为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38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4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24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CA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44例)、中度狭窄组(39例)和重度狭窄组(23例)。分析HDAC9、PKM2、CTA参数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CA组血清HDAC9、PKM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重建指数(RI)依次降低(P<0.05)。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高血压史比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RI依次降低(P<0.05)。LDL-C、HDAC9、PKM2、斑块负荷及RI是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CTA联合血清HDAC9、PKM2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效能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CA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升高,联合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 CT血管造影
  •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
  •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
  • 加入收藏

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血管腔狭窄或堵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引起的疾病[1]。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为冠脉造影,但是其费用较高,且属于有创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2]。CT血管造影(CTA)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及费用较低的优点,并且使用多层螺旋扫描,不仅可得到冠脉解剖学信息,还能显示出冠脉的心肌血流灌注状况[3]。但是单一使用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移动伪影,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冠脉狭窄程度,需要联合血清学指标提高检测的效能。有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其通过激活炎症反应促进冠脉粥样硬化(CA)疾病的进展[4]。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KM2)可通过调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CA疾病的进展[5]。这两项指标均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参与CA过程,因此,考虑CTA与二者联合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分析CTA联合血清HDAC9、PKM2在C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C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CA患者106例作为CA组,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50~75岁,平均(60.27±7.81)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38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4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24例)。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CA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50%,44例)、中度狭窄组(>50~<75%,39例)和重度狭窄组(≥75%,23例)[3]。纳入标准:(1)经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且符合CA的相关诊断标准[6];(2)同意进行CTA检查;(3)CTA图像清晰度高、质量好。排除标准:(1)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力衰竭、瓣膜病、心源性休克等疾病;(2)有心脏搭桥或经皮冠脉介入术;(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伴有恶性肿瘤。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43例;年龄50~74岁,平均(60.73±7.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受试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010863)。

1.2方法

1.2.1血清HDAC9、PKM2水平检测

对照组体检时及CA组入院后第2天清晨取4 mL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血清,-80℃保存待用。采用全自动酶标检测仪(山东宏科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R-3518)检测血清HDAC9、PKM2水平。严格按照人HDAC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PKM2 ELISA试剂盒(上海科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KPR-H12158、KPR-H10077)说明书配制标准品溶液,绘制标准品回归曲线。血清样本复融后,测定其在450 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血清HDAC9、PKM2水平。

1.2.2 CTA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前测定患者心率,超过70次/分的患者需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湖北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号:56392-17-7)控制心率,患者在检查前需注射2 mL碘比醇,观察过敏情况。若无过敏现象则继续注射40 mL 0.9%氯化钠溶液维持渗透压,采取冠脉成像扫描技术进行检测,设置扫描参数为120 kV的管电压,400 mA的管电流,0.27 s的旋转时间,0.9 mm的层厚,0.45 mm的层间距,512×512的矩阵。将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图像转入到相应的工作站,利用专有软件计算血管体积、重建指数(RI)、斑块负荷。CTA检查及数据分析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医生,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为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冠脉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A联合血清HDAC9、PKM2水平对冠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比较

CA组血清HDAC9、PKM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比较

2.2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及CTA参数比较

多支病变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RI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RI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狭窄程度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及CTA参数比较

重度狭窄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RI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RI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冠脉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

以是否发生冠脉重度狭窄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以表3、4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HDAC9、PKM2、斑块负荷及RI是冠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2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及CTA参数比较

表3不同狭窄程度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4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及CTA参数比较

表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冠脉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

2.6 CTA联合血清HDAC9、PKM2水平对冠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

CTA联合血清HDAC9、PKM2水平诊断冠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93.98%,CTA联合血清HDAC9、PKM2的诊断效能优于血清HDAC9、PKM2、斑块负荷、RI单独诊断(Z联合-HDAC9=2.015、Z联合-PKM2=3.752、Z联合-斑块负荷=4.423、Z联合-RI=2.610,P均<0.05)。见表6。

表6 CTA联合血清HDAC9、PKM2水平对冠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


3、讨 论


冠脉造影检查主要通过对动脉穿刺进行结构造影,可反映冠脉狭窄患者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准确度较高,是诊断C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7]。但是其属于有创检查,患者在穿刺过程中较为痛苦,并且费用较高,患者不易接受。一直以来,影像学检查在冠脉狭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冠脉造影检查,CT、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具有便捷、无创、可重复性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8]。CTA检查是近些年新兴的检测手段,与传统CT比较,CTA检测的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辨率有明显提高[9]。血管体积、斑块负荷及RI属于CTA参数,其中斑块负荷越大,斑块稳定性就越差,斑块越容易脱落形成血栓性栓塞,RI可反映冠脉发生心肌缺血及粥样硬化管腔大小改变时,维持管腔的基本能力[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负荷、RI随着冠状病变支数增多而呈逐渐升高趋势,斑块负荷、RI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上升,提示斑块负荷可以反映疾病类型,斑块负荷、RI与冠状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可有效反映病变支数情况及冠脉狭窄程度情况。黄烈等[12]发现,CTA单独诊断冠脉硬化重度狭窄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76%。本研究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负荷诊断冠脉重度狭窄的AUC为0.717,RI诊断冠脉重度狭窄的AUC为0.858,提示CTA结果中斑块负荷、RI均对冠脉狭窄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狭窄程度。

HDAC9属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之一,参与CA发病过程[13]。有研究指出,HDAC9缺陷小鼠表现为更有利的斑块表型,且斑块脂质水平减少,纤维帽厚度增加,靶向HDAC9有助于斑块稳定,减缓CA疾病的进展[14]。SCHIANO等[15]发现,HDAC9缺乏可促进炎症消退和胆固醇转运逆转,从而可能阻止CA的进展并促进病变的消退。LINO等[16]发现,抑制HDAC9表达可减少新生内膜增生,改善平滑肌依赖性狭窄性血管病。本研究结果显示,CA患者血清HDAC9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冠状病变支数增多、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这可能是因为HDAC9具有促炎作用,炎症反应的增强容易导致斑块发生破裂,引起冠脉内的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脉狭窄。这提示HDAC9参与CA患者冠脉狭窄的发生过程,且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CA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炎症刺激诱导巨噬细胞中PKM2糖酵解的表达[17]。有研究指出,PKM2在CA患者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PKM2抑制剂对CA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18]。ZHAO等[19]发现,氧化LDL-C通过上调PKM2依赖性糖酵解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促进CA的进展。DODDAPATTAR等[5]发现,PKM2基因缺失或限制其核转位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增强胞吐作用来减少CA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CA患者血清PKM2水平高于健康人群,提示PKM2参与CA的发病过程,这与GAI等[18]报道一致。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血清PKM2水平随着冠状病变支数增多、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这可能是因为PKM2表达上调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形成大量的CA斑块,导致冠脉狭窄程度增加。提示,PKM2水平与CA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有研究指出,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冠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可用于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及患者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干预治疗[20]。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DAC9、PKM2、斑块负荷及RI也是冠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密切关注以上指标水平变化,及时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这对进一步治疗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单一使用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仍存在一定不足,但是联合血清学指标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黄烈等[12]发现,CTA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DAC9、PKM2对冠脉重度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TA联合血清HDAC9、PKM2水平诊断冠脉重度狭窄的AUC为0.962,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93.98%,联合诊断优于血清HDAC9、PKM2、斑块负荷、RI各自单独诊断,提示CTA联合血清HDAC9、PKM2诊断CA患者冠脉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效能。

综上所述,CA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升高,二者与冠状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有关,CTA联合血清HDAC9、PKM2对冠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提供新的参考。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偏少,未对冠脉造影和CTA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缺乏长期随访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因此,后续将完善试验方案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2]孟国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2):3617-3619.

[3]孙萍,张怡,王华斌,等.MSCTA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32(12):865-868.

[4]刘新锋.HDAC9基因对LPS诱导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及炎症反应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21,57(2):260-264.

[6]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397-404.

[7]杨文钢,薛松.冠脉临界病变的评价[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17(11):1052-1056.

[9]郑久荣,张建强,李莹莹,等.冠心病患者CTA影像学特征与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及血清可溶性ST2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3):2489-2493.

[10]邓以川,李川,颜小杭,等.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血液因子在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1,37(4):567-602.

[12]黄烈,刁明锐,吕志民,等.CT血管造影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及B型脑钠肽在评估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中的临床价值[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2,45(3):394-399.

[20]乌有弘,宋云霄,朱勇,等.血脂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和治疗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23,38(6):584-589.


基金资助: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级基金项目(2019JJXM047);


文章来源:刘平安,谭凡,陈文.CTA联合血清HDAC9、PKM2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4,45(24):3064-306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50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30

国内刊号:50-1176/R

邮发代号:78-26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