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研究2010-2017年宁夏MSM人群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流行病学特点

  2020-06-24    39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特征和发现即治疗策略在此人群中实施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宁夏2010-2017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MSM患者基本信息,应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宁夏2010-2017年,580例研究对象的年龄、婚姻状态、住址各组构成比均保持稳定。治疗开始时79.7%为WHO临床分期Ⅰ期,92.9%无任何症状体征,基线CD4+ 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M(P25~P75)为340(232~482)个/μl,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M(P25~P75)为1(0~13)个月。从2010-2017年,治疗开始时无任何症状体征、WHO临床分期Ⅰ期、CD4细胞计数≥500/μl、确诊后1个月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发现即治疗)的MSM人群构成比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已婚或同居、居住地吴忠市是发现即治疗策略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MSM人群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有所提前,年龄、婚姻状态、住址、CD4细胞计数与发现即治疗有关,建议应进一步加强病例管理工作,贯彻好发现即治疗的策略。

  • 关键词:
  • 卫生统计
  • 抗病毒治疗
  • 流行病
  • 特征
  • 男男性行为人群
  •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 加入收藏

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在我国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中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1],针对这一人群的干预力度虽不断加强,但其流行并未得到有效控制[2]。本文旨在了解本区MSM人群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特征和发现即治疗的防治策略在该人群中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且年龄≥15岁的MSM人群HIV/AIDS。

1.2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据库”的基本情况表,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HIV确证时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

1.3 HIV/AIDS症状体征:

包括皮肤损害、鹅口疮、口腔毛状白斑、持续腹泻(>1个月)、持续或间断发热(>38oC,>1个月)、复发性严重的细菌性感染(除外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播散性真菌病、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带状疱疹、卡波济肉瘤、其它机会性感染/肿瘤、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夜间盗汗、腹泻、恶心、头痛、视力模糊、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治疗开始时症状体征分布、WHO临床分期等计数资料应用构成比进行描述分析;应用中位数M(P25~P75)描述年龄、CD4细胞计数和HIV确诊与治疗的时间间隔,各年度间不同特征构成比的比较采用趋势χ2分析,发现即治疗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2010-2017年纳入580例抗病毒治疗MSM人群,逐年分别为:2、4、26、40、66、135、153、154例,治疗人数增加显著。开始抗病毒治疗时年龄最小16岁,最大83岁,中位数M(P25~P75)为31(26~40)岁;21~40岁年龄组最多,为413例(71.2%)。未婚居多,为332例(57.2%);已婚或同居128例(22.1%),离异或丧偶120例(20.7%)。本省户籍495例(85.3%),外省户籍85例(14.4%)。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银川市,为327例(56.4%),年龄、婚姻状态、住址构成比均保证稳定状态,见表1。

表1 2010-2017年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时的人口学特征[n(%)]

2.2抗病毒治疗前临床分期及症状体征:

MSM人群临床分期为Ⅰ期462例(79.7%)、Ⅱ期93例(16.0%)、Ⅲ期20例(3.4%)、Ⅳ期5例(0.9%)。2010-2017年Ⅰ期和Ⅲ期中无症状体征者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4.70、7.49,P<0.05),Ⅱ期和Ⅳ期保持稳定状态,见表2。

表2 2010-2017年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时WHO临床分期中症状体征[n(%)]

2.3起始治疗CD4细胞计数情况:

首次CD4细胞计数检测率为80.9%,即469例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最小值为1个/μl,最大值为1140个/μl,中位数M(P25~P75)为372.0(251.0~564.0)个/μl。15.7%的MSM人群开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构成比从2010年的50.0%下降到2017年的10.4%。0个/μl~和200个/μl~ 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χ2=30.13、23.0,P<0.05),500个/μl~组呈上升趋势(χ2=57.08,P<0.05),见表3。

表3 2010-2017年MSM人群HIV/AIDS抗病毒治疗开始时CD4+ T淋巴细胞水平[n(%)]

2.4 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

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最短为0个月(发现即治疗),最长为55个月,中位数M(P25~P75)为1(0,13)个月。确诊1个月内启动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221例(38.1%),1~12个月204例(35.2%),12~24个月59例(10.2%),24~36个月42例(7.2%),36个月及以上54例(9.3%)。2010-2017年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经趋势χ2检验可知,发现即治疗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χ2=37.28,P<0.05),间隔36个月及以上呈下降趋势(χ2=8.21,P<0.05)。

2.5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的影响因素:

发现即治疗定义为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1个月。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态、现居住地、CD4细胞计数和发现即治疗行为有关联;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和专业知识,将所有变量全部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态、CD4细胞计数、居住地均为MSM人群HIV/AIDS是否发现即治疗的影响因素。其中已婚/同居组1.87(95% CI:1.18~2.97)、居住地吴忠市1.97(95% CI:1.20~3.24)为保护因素,见表4。

表4 2010-2017年MSM人群HIV/ADS发现即治疗情况影响因素


3、讨论


治疗即预防的防控策略下,了解抗病毒治疗前MSM人群HIV/AIDS流行特征及该策略实施的影响因素对艾滋病流行防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010-2017年宁夏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年龄趋于年轻化,且57.2%的感染者是未婚状态,这和之前Wu报道的银川市MSM流行特征相似[3]。

WHO临床分期是一种诊断HIV感染和监测疾病进展的临床方法[4]。先前有研究表明,处于临床Ⅲ或Ⅳ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后死亡风险高于Ⅰ或Ⅱ期[5,6]。本研究显示,2010-2017年Ⅰ期和Ⅲ期中无症状体征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这也提示本地区MSM人群HIV/AIDS的死亡风险有下降趋势。这与入组治疗时CD4细胞计数<350个/μl构成比呈下降趋势、>500个/μl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相互佐证。有研究表明,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水平较低者耐药发生机会较高[7],且CD4细胞计数水平较高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8];在CD4细胞计数>500个/μl时开始启动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结果优于CD4细胞计数为200~500个/μl,并且尽早治疗可以延缓艾滋病的进展、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传播给性伴侣的可能[9,10,11]。

“发现即治疗”策略的实施,不但可降低艾滋病的并发症、死亡和传播风险[12],同时也不会影响临床和预防效益[13]。本研究显示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个月,83.5%的MSM人群在12个月内启动抗病毒治疗,高于陈柏芬等人的研究结果[14]。可能与宁夏积极贯彻落实“五扩大,六加强”政策,扩大治疗覆盖面有关。

MSM人群间的性行为过程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15],更易将HIV传染给伴侣[16]。有研究发现已婚/同居的男性抗病毒治疗后死亡风险低于其他婚姻状况[17]。本研究显示已婚/同居MSM人群与其他婚姻状态相比更易发现即治疗,可能因为家庭关系对早治疗有促进作用[18],如担心传播给妻子、伴侣或希望生育健康后代等。Edwards等[19]研究表明,延迟抗病毒治疗对死亡率的影响与年龄有关,早期抗病毒治疗受益最大的年龄范围预计在45岁以上。本研究发现20岁以上更不易发现后立即治疗,这与梁欣[20]等研究的40岁以上感染者更愿意接受治疗的研究结果不同,因此建议加强对中老年MSM人群的发现即治疗动员。居住地吴忠市是MSM人群发现即治疗的危险因素,固原市则为保护因素,提示本区关于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力度存在差异,应呼吁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本研究显示CD4细胞计数≥200个/μl为保护因素,说明一些病情较轻MSM人群HIV/AIDS因暂未出现明显体症,未认识到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因此建议进一步落实“发现即治疗”的预防策略,提高可接受度,让本区更多的MSM人群HIV/AIDS发现即治疗,争取实现UNAIDS进一步提出的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的。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2010-2017年间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入组标准发生变化,可能对发现即治疗的影响因素有影响。

综上所述,宁夏MSM人群HIV/AIDS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逐渐提早,但仍存在地区差异,建议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监测和检测工作,加强病例管理,早发现,早治疗,贯彻好“发现即治疗”的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尊友.我国艾滋病经性传播新特征与防治面临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6):707-709.

[2]孙扬,周令.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流行及其危险因素与干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16:2977-2979.

[5]肖民扬,宋丽军,牛瑾,等.云南省HIV/AIDS病人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25(1):25-29.

[6]朱勇,马凤勋,邱建平,等.重庆市荣昌区2007-2017年HIV/AIDS病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19(7):894-898.

[7]姚仕堂,姚媛,段星,等.201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抑制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44-48.

[12]李东升,刘佳,王哲.抗病毒治疗作为预防控制HIV传播的新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2):133-137.

[14]陈柏芬,张巧利,朱建琼,等.2010-2014年东莞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8):3283-3285.

[15]李健,韩晶,许娟,等.中国2014年新报告男男性行为者中HIV感染者婚姻及配偶感染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6):750-753.

[16]韩晶,汤后林,许娟,等.2012年中国新报告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随访1年婚姻行为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7):981-984.

[18]陆珍珍,蓝光华,朱秋映,等.HIV-1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婚姻的相关因素及配偶HIV-1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8):698-701.

[20]梁欣,张国磊,李敏,等.北京市石景山区抗病毒新政执行后艾滋病感染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4):453-456.


沈湜,吴忠兰,赵立华,樊佩苗,杨东智,马学旻,吴惠忠.2010-2017年宁夏MSM人群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流行病学特征[J].宁夏医学杂志,2020,42(04):314-318.

基金:宁夏重点研发项目(2018BEG03065);宁夏青年拔尖人才项目(RQ0126);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AAC032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人气:247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662

国内刊号:11-4818/R

邮发代号:82-912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