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影响。方法 合计纳入9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2022年04月~2024年07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常规组,各组45例,常规组患者开展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干预基础上联合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采取视功能指数量表(Visual Function index-14,VF-14)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视功能,比较各组患者并发症情况,采取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评估干预前后各组患者情绪状态变化,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8-item Morisky medicationadherence scale, MMAS-8)评估患者用药情况,干预完成后采取问卷调查患者干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各组患者VF-14评分、PANAS评分比较,P均>0.05,干预后各组患者VF-14评分、PANA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F-14评分、PAN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较好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用药依从性,患者较为满意,值得应用。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由晶状体混浊致使视觉障碍,需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3]。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超声乳化手术应用较多,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4-6]。为了促进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更好恢复,改善患者视功能,需积极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7-9]。术前情绪释放技术是指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给予患者情绪释放干预,经敲击穴位经络,边敲击穴位边朗读提示语,以释放患者负性情绪[10]。认知干预是通过改善患者认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配合度,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及护理服务[11]。临床经验发现,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探讨。故而本次纳入9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合计纳入9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2022年04月~2024年07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常规组,各组45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老年性白内障诊断[12],均为单眼发病;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伦理批准研究进行。排除标准:无法接受手术患者;合并肿瘤患者;接受其他手术患者;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患者等。常规组:45例,男女比例20:25,年龄65岁~80岁(70.54±2.15)岁,病程3~15个月(7.34±1.11)个月。观察组:45例,男女比例19∶26,年龄66岁~82岁(70.48±2.20)岁,病程3~16个月(7.29±1.16)个月。比较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资料,P均>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护理方法: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手术过程、疾病知识与注意事项等,并鼓励及安慰患者,术中协助患者摆放体位,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留意患者术后情况,叮嘱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用眼卫生,避免出现感染。叮嘱患者饮食及用药,每月复查1次,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观察组护理方法: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开展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术前情绪释放技术:术前3 d,每日进行1次情绪释放。敲击患者攒竹、太阳、承泣、人中、承浆、俞府、章门、商阳、少商、中冲、腕骨、少泽等穴位,每穴大概敲击9次,一侧或者两侧交替敲击,力度适中,敲击时候,对患者进行言语激励,并播放舒缓音乐,释放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认知干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并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提升患者认知能力,使得患者更为配合临床治护。干预直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视功能指数量表(Visual Function index-14,VF-14)评分。VF-14评分标准[13]: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视功能恢复越好。②比较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③比较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评分。PANAS评分标准[14]:包括负性情绪10条,正性情绪10条,各条1~5分,正性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情绪越好;负性情绪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情绪越差。④比较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采取用药依从性量表(8-item Morisky medicationadherence scale, MMAS-8)进行评估[15],总分0~8分,总分<6分、总分6~7分、总分8分对应用药依从性低、中、高。用药依从性率=(用药依从性中例数+用药依从性高例数)/总例数×100.00%。⑤比较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满意率,采取问卷调查患者干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的数据,计数资料(并发症率及用药依从性率、干预满意率等)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VF-14评分、PANAS评分等)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VF-14评分变化
干预前各组患者VF-14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VF-14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F-14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VF-14评分变化
2.2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PANAS评分变化
干预前各组患者PANAS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PANA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ANAS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PANAS评分变化
2.4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比较(%)
2.5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5。
表5观察组及常规组患者干预满意率比较(%)
3、讨论
近年,老年性白内障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引起临床重视[16-18]。老年人为白内障疾病发病主要群体,多采取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19,20]。但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降低患者免疫功能,诱发炎症反应,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还可能导致眼压高、感染等并发症,此外,手术对患者心理存在较大影响,面对手术,多数患者较为紧张、不安、恐惧,患者存在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故而需加强对患者护理干预[21-23]。
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力度及护理强度有限,且不具有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故而需给予患者更为良好的护理干预[24,25]。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开展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取得较好效果,值得重视。术前情绪释放技术时候通过敲击患者各个穴位,同时以言语激励患者,以舒缓的音乐释放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更好应对手术,促进患者康复。认知干预是通过加强患者疾病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更好了解疾病情况,对疾病认知更深,方可更好配合临床治疗以及护理[26]。本次护理取得较好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可减少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大帮助,分析原因为:手术前患者进行情绪释放使得患者负面情绪消失,可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使得手术更为有效,术后加强患者认知干预使得患者可更好配合治疗及护理,故而患者并发症减少。干预前各组患者VF-14评分、PANAS评分比较,P均>0.05,干预后各组患者VF-14评分、PANA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F-14评分、PAN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提示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可较好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视功能、负面情绪。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高于常规组,干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均<0.05,提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率以及干预满意率,值得进行应用。
综上所述,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具有较为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视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干预满意率,值得进行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姗,王晓凤.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病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24,38(6):639-641,648.
[3]王姝,陈鹏雷,秦渊.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Phaco+IOL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6):1454-1459.
[4]石砚,曹娟.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相关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0):190-193.
[5]闫伟颖,魏霞.罗森塔尔效应结合肢体触摸护理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配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5):939-942.
[6]张希,王峥嵘.时间位点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健康快车”高原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联勤军事医学,2023,37(6):536-538.
[7]张娟,余梦琦,金萍萍.多途径多阶段心理护理对术后白内障患者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3):998-1000.
[8]陈晨,孙怡雯,张梦月,等.护患双方对白内障日间手术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差异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23,37(24):4357-4368.
[10]周芳,肖亮丽,阳洁.危险源理论指导下预警管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31-34.
[11]茹米亚·吾拉音,郭强.白内障日间手术应用人文关怀管理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23,45(5):792-794.
[12]何悦,王春凤,高静.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负性情绪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103-105.
[13]林婉婷,林丽美,柳玉印.白内障手术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出院指导质量现状调查及其与出院准备度、健康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2):100-102.
[14]闫美华,李颂萱,隋妍.共情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4):560-564.
[15]张迪梅,张淑美.情景式健康教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46-450.
[16]苏静.CICARE沟通护理在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22,44(7):1104-1107.
[17]杨三妮.标准化分段式健康教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疾病康复的影响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11):219-220.
文章来源:吴真.术前情绪释放技术结合认知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影响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12):1531-1534.
分享:
白内障是眼科多发疾病,该病症是由于晶状体混浊,使光线难以进入眼球导致的,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出现重影、视物模糊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临床去除白内障普遍采用手术治疗,虽效果显著,但会导致患者围术期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
2025-02-07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 的主要健康问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哮喘的发病 率迅速增加[2],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 活质量。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BD) 报告,全球 约有 2.6241 亿人患有哮喘,其中大多数为儿童和青 少年[3]。
2025-01-21目前已经发现至少300种与白内障相关的基因与突变相关,包括晶状体蛋白质基因、膜蛋白质基因、细胞骨架蛋白质基因以及调节蛋白质基因等,其中晶状体蛋白质基因突变占迄今为止报告的家族性白内障突变的45%[4]。晶状体蛋白质是存在于眼睛晶状体中的一类特殊蛋白质,主要功能是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度和结构稳定性。
2024-12-30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由晶状体混浊致使视觉障碍,需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超声乳化手术应用较多,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为了促进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更好恢复,改善患者视功能,需积极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2024-12-23白内障是由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内分泌等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发生混浊的疾病,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为老年性白内障的主流治疗策略,超声乳化手术具有较好的白内障治疗效果,利于恢复或者改善患者视力,有效降低致盲风险。
2024-12-10随着麻醉方式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表面麻醉下进行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主流。这大大降低了全身麻醉可能伴随的风险,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白内障患者会在术中感知到疼痛。术中疼痛可影响患者的配合度及手术满意度,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分析白内障术中感知疼痛的相关因素至关重要。
2024-11-30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常有晶状体混浊伴视物模糊的症状,且部分白内障患者常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手段,但该手术有可能会损伤患者角膜上皮、破坏泪膜的稳定性,易使患者出现眼睛干涩、烧灼、畏光等干眼症状。
2024-11-29白内障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眼部并发症,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年龄更早、进展更快、预后更差。糖尿病患者是白内障手术的高危人群[1],因此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机制研究至关重要。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有渗透压反应[2]、氧化应激[3]、蛋白质非酶糖基化[4]等多种学说。
2024-11-28白内障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盲眼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据统计,全球有大约2亿人口患有白内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白内障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白内障手术是目前主要治疗白内障的方法,而日间手术则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术方式。日间手术通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医生通过超声技术将混浊的晶状体组织分解成小碎片。
2024-11-19白内障是老年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患者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但手术为创伤性操作,能够致使患者眼表结构性受损,引发功能性损害,增加干眼症发生风险[2-3]。
2024-10-12人气:10726
人气:9398
人气:9107
人气:8693
人气:831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995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6239
国内刊号:11-3854/R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923
影响因子:1.022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793
影响因子:0.8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