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生活质量、治疗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接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加强治疗依从性。
白内障是眼科多发疾病,该病症是由于晶状体混浊,使光线难以进入眼球导致的,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出现重影、视物模糊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临床去除白内障普遍采用手术治疗,虽效果显著,但会导致患者围术期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常规护理干预虽能满足患者围术期一定的护理需求,但其对患者的护理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从而使整体护理效果欠佳。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是由低到高对患者的需求程度进行排列,并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开展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工作,针对性对患者护理诉求进行满足,可提高护理质量[1]。基于此,本文探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均符合《我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规范专家共识(2018年)》[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具有白内障手术指征,无精神疾病且认知功能正常,既往未有眼科手术史,患者和家属对本研究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收益已充分知晓,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存在眼部外伤、合并其他眼部病变者,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61.73±7.38)岁,疾病类型:后囊下16例、核性15例、皮质性14例,发病部位:双侧发病21例、单侧发病2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4~71岁、平均(61.82±7.26)岁,疾病类型:后囊下17例、核性16例、皮质性12例,发病部位:双侧发病20例、单侧发病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白内障手术的操作方法,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术中,为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回复患者的疑惑,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术后,做好病室的消毒清洁工作,维持室内温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并向患者宣布手术顺利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程序化护理,方法为:(1)对患者生理需求的重视。术前3d,遵医嘱对患者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并指导其健康饮食,多摄取易于消化的新鲜瓜果时蔬;嘱咐患者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提倡早睡早起。(2)对患者情感和归属感需求的重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指导体系,术前1d根据患者的反馈,采用有效的心理治疗措施;同时,利用多种媒介,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向患者介绍有关白内障疾病的治疗原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从而改善症状。(3)对患者术中安全需求的重视。入手术室前,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再次监测,并立即上报异常情况,同时安抚患者,使其放松。入手术室时,与手术室护理人员逐项核对患者的信息,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并叮嘱患者康复阶段切勿用力揉眼压迫术眼。(4)对患者术后安全需求的重视。护理人员需重点关注患者患眼敷料是否干燥、是否出现分泌物等情况,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积极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同时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处理;将正确的洗脸方法及眼药水用法对患者进行宣教。(5)对患者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视。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患者家属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其讲述自身真实感受;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实施康复训练,并逐渐进行日常生活独立活动。在进行视力复查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患眼康复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是否继续住院治疗。在患者出院当日,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完整的治疗指南以及相关的出院程序。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生理应激反应,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检测时间为干预前后,检测工具为迈瑞VS-600型号的血压心率监护仪。患者收缩压处于90~120mmHg范围内为正常水平,舒张压处于60~90mmHg范围内为正常水平,心率在60~100次/分范围内为正常水平。(2)采用自制健康知识知晓度问卷评估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总分19~57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越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估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3)采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4]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对比两组治疗配合度,每项总分3分,共6个项目,患者配合度越高得分越高。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4、0.033、0.022,均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6、4.277、6.862,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2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SAS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分别为(31.57±3.35)、(31.46±3.44)分,SAS评分分别为(61.46±3.09)、(61.13±3.15)分,SDS评分分别为(62.14±3.37)、(62.06±3.44)分,两组上述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4、0.502、0.111,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分别为(50.57±4.61)、(42.86±3.76)分,SAS评分分别为(35.63±2.21)、(50.71±2.14)分,SDS评分分别为(40.92±2.46)、(49.88±2.75)分,两组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94、32.883、16.290,均P<0.05)。
2.3两组干预前后LVQOL评分比较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远视力/移动和光感评分分别为(18.27±2.46)、(18.16±2.35)分,调节能力评分分别为(6.27±1.03)、(6.14±1.25)分,读及精细工作评分分别为(6.35±1.08)、(6.28±1.1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5.58±1.01)、(5.67±1.06)分,两组LV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7、0.538、0.299、0.412,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远视力/移动和光感评分分别为(30.64±4.36)、(23.67±4.25)分,调节能力评分分别为(12.68±2.04)、(8.43±1.36)分,读及精细工作评分分别为(17.88±2.69)、(11.47±2.1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14.68±2.51)、(10.32±0.97)分,两组干预后LV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79、11.628、12.577、10.869,均P<0.05)。2.4两组干预后治疗配合度评分比较观察组遵医用药、配合治疗、科学饮食、合理休息、心理控制、预防复发评分分别为(2.75±0.23)、(2.91±0.04)、(2.88±0.11)、(2.77±0.15)、(2.84±0.12)、(2.96±0.01)分,对照组分别为(1.54±0.17)、(1.33±0.06)、(1.42±0.07)、(1.65±0.14)、(1.43±0.11)、(1.37±0.08)分。观察组干预后治疗配合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80、44.590、75.116、36.617、58.104、132.296,均P<0.05)。
3、讨论
白内障是导致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且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外科手术可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且效果理想。但由于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在围术期易引起患者术前焦虑,术中心率、血压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不仅会对手术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从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常规护理干预的重点多为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在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仍较为欠缺,且在护理过程中并未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导致部分患者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整体护理质量。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是由低到高对患者的需求程度进行排列(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开展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工作。在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为基本,这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生活质量、治疗配合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示白内障手术患者接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生活质量,能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和不良情绪,加强患者依从性。本文与张华新[5]的研究结果相拟。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患者接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加强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程宇婷,黄晓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临床路径式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配合度及CLVQOL评分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8):124-126.
[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我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规范专家共识(2018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8,54(5):328-333.
[3]贺玥,古丽丹,屈模英,等.心脏术后早期下床对缓解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2):217-220.
[4]汪丽娟,王俊.基于认知行为干预的术前访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4):496-497.
[5]张华新.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疾病认知及术中应激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1):37-40.
文章来源:王蓉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的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5,42(01):69-71.
分享: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的诱发因素有老化、代谢异常、外伤、辐射、局部营养障碍、中毒、免疫异常,早期症状是视力模糊,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会进一步下降,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视力完全丧失,已成为致盲率最高的眼科疾病[1-2]。目前,使得白内障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3]。
2025-04-07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是一种相对罕见但可能具有视觉破坏性的并发症。 白内障经过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能恢复视力,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并发症不断增加,其中眼内炎最为严重。因此,寻找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的标志物对于疾病防治非常重要。
2025-04-02白内障的发生对患者眼部视物功能存在极大影响,中老年人群发病概率较高,发病时,以晶状体浑浊为主要特征,随病情进展,患者视力将逐渐下降,对其生活及自理能力等均可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治疗白内障以手术为首选方式,经由手术方式治疗,可使患者眼部视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维护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
2025-03-10超声乳化术作为当前临床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可通过超声波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并吸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进而达到恢复患者视力的目的[2]。目前,1.8mm和3mm切口超声乳化术在临床应用中较常见。3mm切口的超声乳化术的优势在于手术的操作性更强,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白内障病例时,3mm的切口可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手术空间,但可能会使患者术后恢复较慢[3]。
2025-02-20白内障是眼科多发疾病,该病症是由于晶状体混浊,使光线难以进入眼球导致的,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出现重影、视物模糊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临床去除白内障普遍采用手术治疗,虽效果显著,但会导致患者围术期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
2025-02-07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 的主要健康问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哮喘的发病 率迅速增加[2],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 活质量。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BD) 报告,全球 约有 2.6241 亿人患有哮喘,其中大多数为儿童和青 少年[3]。
2025-01-21目前已经发现至少300种与白内障相关的基因与突变相关,包括晶状体蛋白质基因、膜蛋白质基因、细胞骨架蛋白质基因以及调节蛋白质基因等,其中晶状体蛋白质基因突变占迄今为止报告的家族性白内障突变的45%[4]。晶状体蛋白质是存在于眼睛晶状体中的一类特殊蛋白质,主要功能是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度和结构稳定性。
2024-12-30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由晶状体混浊致使视觉障碍,需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超声乳化手术应用较多,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为了促进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更好恢复,改善患者视功能,需积极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2024-12-23白内障是由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内分泌等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发生混浊的疾病,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为老年性白内障的主流治疗策略,超声乳化手术具有较好的白内障治疗效果,利于恢复或者改善患者视力,有效降低致盲风险。
2024-12-10随着麻醉方式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表面麻醉下进行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主流。这大大降低了全身麻醉可能伴随的风险,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白内障患者会在术中感知到疼痛。术中疼痛可影响患者的配合度及手术满意度,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分析白内障术中感知疼痛的相关因素至关重要。
2024-11-30人气:10366
人气:5643
人气:5473
人气:4731
人气:448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期刊人气:5320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412-4081
国内刊号:11-2142/R
邮发代号:2-60
创刊时间:195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影响因子:0.5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