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0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调强放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半年疾病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χ2=12.608,P<0.001)。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8+、CD19+及CD56+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68%vs. 18.42%,χ2=0.317,P=0.574)。治疗后半年内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42.11%(χ2=9.771,P=0.002);研究组半年内癌细胞转移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44.74%(χ2=11.120,P=0.001)。结论 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更佳,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患者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且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转移风险。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数出现在鼻咽顶壁、侧壁,尤其是咽隐窝,是我国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且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感染、环境及遗传因素相关[1]。患者发病后以耳鸣、听力下降、回吸性血丝痰等为主要症状,由于病灶部位相对隐匿,在发现并确诊时患者大多处于局部晚期阶段,手术治疗效果一般,甚至对于年龄较高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因此临床针对老年局部鼻咽癌患者以放射治疗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调查发现,常规放射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为50%左右,但治疗后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高达40%,因此常规放射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甚微[2,3]。调强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新型放射治疗手段,与常规放疗相比对患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对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部分身体耐受程度较差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同时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4]。替吉奥最早用于胃癌的化疗中,对老年患者而言是一种不良反应较轻的有效药物。本研究观察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0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8~81(74.25±4.21)岁;病程3~10(6.55±1.14)个月;分化程度:低分化鳞状细胞癌34例,高分化鳞细胞癌4例;肿瘤分期:Ⅲ期33例,Ⅳa期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9~80(74.64±4.28)岁;病程4~9(6.51±1.16)个月;分化程度:低分化鳞状细胞癌36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2例;肿瘤分期:Ⅲ期34例,Ⅳa期4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或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5]中对于老年局部鼻咽癌的诊断标准;(2)年龄>65岁;(3)患者为初次治疗;(4)经医院胸部CT、腹部CT等检查方式排除远处转移;(5)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排除标准:(1)存在放、化疗禁忌证者;(2)对放、化疗耐受性较差者;(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4)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严重或沟通交流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以头颈肩面膜固定体位,采用64排CT定位后结合患者鼻咽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参考国际辐射范围确定肿瘤靶区,包含鼻咽肿瘤、高危靶区、低危靶区、危及器官、阳性淋巴结等。放射治疗计划:(1)鼻咽肿瘤、阳性淋巴结剂量:2.10~2.15 Gy, 5次/周,共进行33次放射治疗;(2)高危靶区、低危靶区剂量:1.7 Gy, 5次/周,共进行33次放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吉奥胶囊(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于治疗第1天给予替吉奥胶囊40 mg口服,每天2次,连续治疗28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 置于抗凝管中待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包括CD3+、CD4+/CD8+、CD19+及CD56+;(2)生存质量:于2组患者入院第1天及治疗结束时,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6项,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口腔黏膜炎、腹泻、手足综合征及心电图异常等;(4)治疗后半年统计2组疾病复发及转移情况。
1.5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6]
评估参考《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肿瘤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示病灶消失或缩小程度≥50%,且持续时间≥4周;有效: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示肿块缩小程度<50%或增大程度≤25%,且持续时间≥4周;无效: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示患者肿块增加>25%或出现新发病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近期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08,P<0.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CD19+及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8+、CD19+及CD56+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2。
2.3 QLQ-C30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2.4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68% vs. 18.42%,χ2=0.317,P=0.574),见表4。
2.5 疾病复发及转移情况比较
治疗后半年内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0.53%(4/38),低于对照组的42.11%(1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P=0.002);研究组半年内癌细胞转移发生率为10.53%(4/38),低于对照组的44.74%(1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0,P=0.001)。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x¯±s)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QLQ-C30评分比较 (x¯±s
表4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讨 论
调查显示,鼻咽癌具有显著地域分布差异,在我国好发于南部地区,发生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及病毒感染密切相关[7]。临床解剖发现,鼻咽癌由于其解剖位置较为复杂,早期患者的症状表现不显著,因此,大多患者确诊时即为中晚期。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针对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常规放射治疗,因视野受限不能准确了解患者病灶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情况,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放射剂量偏差等问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还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随着近年来临床在放射治疗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发现调强放射治疗可准确给予患者放射剂量,特点为其放射剂量在三维方向与靶区一致,同时可调节靶区内多个点的剂量强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并提升局部肿瘤的控制效果。研究发现,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仍存在较高病死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复发、癌细胞转移等问题,而通过配合药物进行同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8]。但传统的靶向药物价格相对昂贵,在基层医院推广受限。
替吉奥属于氟尿嘧啶衍生物类化疗药物,主要用于对胃癌患者的化疗治疗,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替加氟、奥替拉西及吉美嘧啶。替加氟能够在机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5-FU),属于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物质,患者的用药时间越长、其抗癌效果越好[9]。而吉美嘧啶通过抑制5-FU的代谢,进而延长作用时间、药物浓度,在增强药物抗癌作用方面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奥替拉西的主要作用通过拮抗消化道上皮内的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阻断氟尿嘧啶磷酸化,减轻氟尿嘧啶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针对老年患者,机体耐受程度较差,且大多合并基础性疾病,替吉奥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替吉奥是较好的选择。目前,临床已有部分学者对替吉奥联合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改善情况进行研究,且结果较为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8+、CD19+及CD56+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说明,针对老年鼻咽癌患者实施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小。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细胞对放射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因此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出现功能细胞亚群重新分布,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放射线会损伤细胞膜功能,使患者细胞膜表面的抗原消失,进而抑制免疫功能,且放射会对淋巴细胞产生损伤。但调强放射治疗通过精确放射剂量,减少放射剂量不准确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同时辅助替吉奥进行治疗,达到双重保障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提示,老年鼻咽癌患者进行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原因:既往的常规放射治疗中,患者受治疗手段限制,导致放射治疗效果一般,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较高,而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可精准控制放射剂量,提升治疗效果,替吉奥的辅助治疗也能在保障患者疗效的同时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半年内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癌细胞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曹鸿鑫等[10]针对替吉奥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进行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于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实施替吉奥联合同步推量强调放疗的治疗安全性较高,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更佳,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患者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且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转移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的实施时间相对较短,样本数量较少,后续还应延长对患者的随访时间,并进一步对比长期疗效,为之后临床优化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卢江岳,张建鑫,葛晓峰.鼻咽癌同步推量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分割后缩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对比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5):440- 445.
[2]杨飞,蒋晓平,陈天宾,等.替吉奥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25(5):658- 660,664.
[3]敖睿,朱学强,刘浩,等.替吉奥(S-1)诱导及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3):113-115.
[4]陈利军,任民柱,袁东方.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6):532-534.
[5]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28(3):167-177.
[6]余小舫.1998年版与1989年版《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肝癌、胃癌及大肠癌”部分内容异同的比较与分析[J].腹部外科,2000,13(2):116-120.
[7]许曼,柴广金,臧健,等.GP对比T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西北非高发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一项前瞻性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5):724-730.
[8]杨慧,陆颖,黄海欣,陈达桂,江舟,吴思蓓.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联合铂类一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4):3932-3936.
[9]廖恺,郑荣辉,陶昊昀,等.多西他赛、顺铂及替吉奥方案诱导化疗序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回顾性分析[J].广东医学,2021,42(1):76-79.
[10]曹鸿鑫,李冬.替吉奥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49-50.
文章来源:肖纪南,黄德玉,赖芳芳.替吉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2):141-143+147.
分享:
在我国南方以及西南地区等多地的发病率比较高[4]。人的鼻咽位置比较隐蔽很不方便去检查,很多患者容易忽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鼻咽癌的初期症状更是复杂且缺乏特征,即使发现一些症状到医院检查时,绝大数患者已到中晚期[5]。因此,初期检查与诊断是医治鼻咽癌的关键时期。
2025-04-10活化T细胞核因子5(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cells5,NFAT5)也被称为强直反应增强结合蛋白(tonicity-responsiveenhancerbindingprotein,TonEBP),是细胞对环境高渗反应的中枢调节因子[3]。与NFAT家族中其他蛋白(NFAT1-4)不同,NFAT5不受钙离子的调控,为非钙离子依赖性磷酸酶[4]。
2025-04-10鼻咽癌是一种以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地区为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其标准治疗手段包括放疗和化疗。 然而,化疗不仅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同时也对患者的正常生理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皮质醇是两项关键的生理指标,被广泛用于反映机体的自主神经活动和应激水平。
2025-04-03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鼻咽部是连接鼻腔与咽部的区域[1]。鼻咽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以及生活方式等[2]。常见症状包括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咽喉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3]。
2025-03-03早期鼻咽癌可出现回缩涕中带血或鼻涕中带血,时有时无,多不引起患者重视,随着肿瘤增大,可阻塞后鼻孔,始为单侧,继而发展为双侧;晚期鼻咽癌可出现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有骨、肺及肝等,可引起相应转移部位的组织破坏或压迫而出现相应症状,如骨痛、咳嗽及腹痛等,治疗难度较大[3]。
2025-02-19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目前已成为NPC的标准治疗方案,其可优化剂量分布,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但传统IMRT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依从性较低[2]。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是IMRT的改良技术,其在单次照射中可满足不同靶区的照射剂量需求,同时优化治疗剂量及时间,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
2025-02-07鼻咽癌(NPC)临床发病率较高,居耳鼻咽喉科 恶性肿瘤首位,目前放疗是治疗 NPC 的常用方法, 能够杀灭肿瘤细胞,抑制增殖转移,但同时也会产生 创伤性刺激,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鼻咽黏膜溃疡,引 起鼻咽黏膜反应,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影响治疗效 果,降低生活质量[1]。
2025-02-05鼻咽癌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处于疾病晚期,临床表现为头痛、鼻涕带血、听力下降等,生存质量较差,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2]。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临床治疗晚期鼻咽癌时,手术方案效果较差,主要采取放疗方案[3]。放疗能杀死肿瘤细胞,使患者生存周期延长,但放疗后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身心状态[4]。
2025-01-10鼻咽癌作为临床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 15 / 10 万 ~ 30 / 10 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1]。 鼻咽癌幸存者即治疗后处于持续生存阶段的鼻咽癌患者,5 年生存率约为80%[2],但由于该病存在复发、转移率高、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特点,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且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2024-12-20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要治疗方式。基于光子的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技术可以提高靶区适形度,降低正常器官毒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是鼻咽癌的主流治疗技术。质子治疗由于具有布拉格峰技术优势。
2024-12-04人气:16616
人气:15537
人气:14767
人气:13976
人气:1280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期刊人气:206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4856
国内刊号:34-1159/R
邮发代号:26-143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1.9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7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