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HCV引起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目前,全球和我国注射吸毒者的HCV感染率分别为50%和71.6%,成为消除丙肝危害的重要挑战[1,2]。近年来,上海市吸毒关联的基因3型和6型已逐步成为丙肝主要流行型别,社区戒毒人群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群HCV感染率分别为30%和65%左右[3,4],且存在向一般人群溢出的风险。
26
0
梅毒是一种多阶段性传播性疾病,该病为多系统损伤,危害性极大[1-2]。梅毒病原体俗称梅毒螺旋体(TP),是一种性传播微生物,具有非凡的运动能力,可以影响各个系统。临床上常用血清学试验来检测梅毒,其中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53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猴痘最早是在1958年从猴子身上发现的。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报道了首例人类猴痘感染病例。2022年1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45
疟疾是虫媒寄生传染性疾病,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WHO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疟疾病例数达2.28亿例并逐年递增,控制和消除疟疾成为当前临床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lasmodium falciparummulti drug resistance gene 1,Pfmdr1)是已知的一类与氯喹抗药性相关的基因。
24
疟疾仍然是全球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早期诊断是疟疾治疗的基础,也是降低疟疾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关键。在疟疾诊断方面,显微镜技术被广泛使用,因为该技术只需要少量的血液,是一种简单又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且与分子诊断技术相比,更具有成本效益。
46
蚊虫是重要的媒介生物,可传播登革热、黄热病、乙型脑炎(也称日本脑炎)、西尼罗热、寨卡病、基孔肯雅热和辛德毕斯病等多种具有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毒性疾病。上述疾病的病原分别是黄病毒属的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
32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伴随着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传染病的流行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染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传染病监测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部分,长期持续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对疾控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8
据报道,我国的传染病死因中,狂犬病紧随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之后,排名第4位,狂犬病仍然是国内引起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随着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形式的多样化,狂犬病的防治知识被人们更多知晓[2],越来越多的人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且一部分人已反复多次地进行了狂犬病疫苗接种。
64
症状监测是指系统、持续地收集、分析临床确诊前出现的与疾病暴发相关的信息,早期发现疾病暴发的迹象,以便作出公共卫生反应。症状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传染病早期发现和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型活动期间开展症状监测是国际上通用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之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活动中均有开展。
34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目前唯一可用的M.tb疫苗,对儿童播散性结核病可发挥有效预防作用,但对成人的长期保护效应有限[2]。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与野生株相比,BCG丢失了100多个基因编码序列,即所谓差异区域(regions of difference,RD),其包含了16个区域(RD1-RD16)[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的 2019年全球前10位死亡原因中,呼吸道感染位居第4位,导致260万人死亡。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潜伏期短、发病急等特点,急性加重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差,5年死亡率约为50%。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包括Inf、MP、RSV、HRV、HADV等,多样且复杂。
54
据统计,新冠肺炎对中国餐饮业、文旅业以及工业造成了数千亿损失。一些专家学者从细胞、分子等微观结构了解并分析新冠肺炎传染机理,从生物数学角度出发去探索新冠肺炎的传播规律,以此来研制相关药物和疫苗、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来防控新冠疫情的复发并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预测[1–10]。
仔猪黄痢主要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仔猪患病后排黄色稀粪并迅速死亡,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猪主要病理变化集中在肠道,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当机体组织出现炎症时,会导致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
31
虫媒传染病是指被节肢动物(如蚊、蚤、白蛉、蜱、螨等)叮咬而感染发病,以媒介的生物性或机械性传播将病原体从宿主动物传给动物或人类而引起,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传染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虫媒传染病威胁着全世界80%以上的人口,每年有70多万人死于虫媒传染病,一半人口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风险[2]。
13
乙肝主要传染期包括急性期、疾病潜伏期、慢性活动期。乙肝是常见的肝病类型,加强乙肝的防治是目前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3-5]。母婴垂直传播是造成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通过婚前乙肝标志物检测,能够确定是否已经感染或者带菌传染性程度,可良好防治此类人群,进而控制疾病传播,对促进全面健康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5-6]。
18
影响因子:0.394
影响因子:1.472
影响因子:0.754
影响因子:0.281
影响因子:0.670
影响因子:1.30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