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2024-07-29    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形态与血流特征,并以手术病理检查做为分组标准,按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32例,占比31.4%)和非转移组(70例,占比68.6%),对比两组相关数据,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的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微钙化、纵横比<2、皮质增厚、淋巴结融合等占比都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颈部淋巴结分区评分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转移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非转移组高,阻力指数较非转移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9%(31/32)和100.0%(70/7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应用能有效反映病灶特征与血流特征,对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都比较高。

  • 关键词:
  • 乳头状甲状腺癌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甲状腺癌类型
  • 血流特征
  • 颈部转移淋巴结
  • 加入收藏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其发病人数占80.0%以上。若不及时早期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并进行早期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甚或威胁患者生命。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包括中央区、同侧颈侧区,并且转移部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是跳跃性的[1]。在甲状腺癌手术的根治过程中,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但是如果清扫范围过大,或将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而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小,则很多患者术后又易复发,不利于患者康复[2]。超声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容易被患者接受。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判断病灶部位的血流特征,从而提高诊断的效果[3-4]。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效果,以促进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形态与血流特征,后以手术病理检查做为分组标准,按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32例)和非转移组(70例)。转移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51.01±3.10)岁;心率(87.59±2.18)次/分;收缩压(125.92±4.56)mmHg、舒张压(76.44±3.28)mmHg; 发病位置左侧16例、右侧16例。非转移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51.28±2.48)岁;心率(87.19±1.98)次/分;收缩压(125.98±5.66)mmHg、舒张压(76.52±2.76)mmHg; 发病位置左侧35例、右侧35例。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单侧发病的患者;(3)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4)具有详细、清晰的影像学诊断资料;(5)全部行手术治疗;(6)依从性良好;(5)超声检查与术前未进行放疗或化疗。排除标准:(1)备孕、妊娠与哺乳期妇女;(2)入院前3年存在甲状腺手术史患者;(3)合并精神疾病患者;(4)沟通障碍患者;(5)已确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6)对检查方法无法耐受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超声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GE Logiq E9超声诊断仪,线阵宽频探头频率为6~15 MHz。全面扫查患者的甲状腺及颈部,合理设置超声参数:显像速度1.9~6.0 cm/s, 增益为80 dB,壁滤波频率为0~100 Hz。记录病灶的相关外部形态特征,包括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微钙化、纵横比<2、皮质增厚、淋巴结融合等;同时对患者进行颈部淋巴结分区评分,对每个淋巴结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评分,每项评分最高为2分,得分7~10分判断为转移性淋巴结;转换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模式,明确病灶血流最丰富断面后放置取样容积,测定与记录相应血流参数,包括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等。

1.3 手术病理检查

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术中清扫淋巴结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此作为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同时进行分组。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0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形态特征对比

转移组的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微钙化、纵横比<2、皮质增厚、淋巴结融合等占比都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均<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超声形态特征对比[n(%)]

2.2 颈部淋巴结分区评分对比

转移组的颈部淋巴结分区评分明显高于非转移组(t=14.488,P=0.000)。

2.3 血流参数对比

转移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非转移组高,阻力指数较非转移组低(P均<0.05),两组的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流参数对比

2.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在102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3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9%(31/32)和100.0%(70/70)。


3、讨论


目前临床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金标准是手术病理检查,但是对病理检查的要求比较高,且很多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创伤,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差,且很难进行普查筛查[5-6]。淋巴结是周围淋巴器官之一,淋巴结内血管特征复杂多变,也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提供了基础[7-8]。有研究显示,当甲状腺癌细胞在淋巴结中增殖时,淋巴结回声不均且血流丰富,皮层变厚,则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9]。本研究结果显示,转移组的超声检查形态特征中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微钙化、纵横比<2、皮质增厚、淋巴结融合等占比都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超声诊断具有敏感度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特点,可通过鉴别病灶内部信息,从而确定病灶性质。

乳头状甲状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10]。早期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改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超声是甲状腺癌诊断最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转移组的颈部淋巴结分区评分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阻力指数与非转移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的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从机制上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评估局部淋巴结浸润情况,还可对远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分析,当甲状腺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皮质时,可释放大量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11];阻力指数反映血管阻力状况的指标,转移性淋巴结由于肿瘤细胞的浸润阻力指数较低,炎性淋巴结由于炎症因子的刺激,可使得血管处于舒张状态血流阻力指数较高,也为超声的诊断提供基础[12];这些指标均能为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3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9%和100.0%,说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较好。


参考文献:

[1]杨元芳,赵焕,郝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指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0):1619-1621,1631.

[2]王珊珊,戚建国,王洲,等.超声联合血清VEGF、TSGF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4):437-441.

[3]高丽娟,张芳芳,刘艳广,等.不同影像学方法在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8):53-55.

[4]唐钰姣,吕娟,万静,等.超声造影灌注模式结合定量分析指导甲状腺癌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2):93-96.

[5]朱琳,严继萍,王金萍,等.基于临床、超声及基因特征列线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2,19(6):356-360.

[6]胡文江,郑瑞莲,金晶,等.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1):1580-1581,1586.

[7]司迎,苏宏,高万峰,等.术前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价值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3):295-296,299.

[8]谢永生,吴美妮,何品,等.甲状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56(6):715-718.

[9]雷威,李慧,马志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超声联合BRAF基因对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6):1007-1011.

[10]王钰,张祁红.小探头超声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9):1059-1062.

[11]张芳,李新,王海龙.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及其病情进展的评估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77-79.


文章来源:张海荣,李劲松,杨秋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J].贵州医药,2024,48(07):1124-112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68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0101

国内刊号:11-2110/R

邮发代号:82-151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