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CT及MRI检查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0-09-23    25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CT、MRI检查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69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采用CT诊断资料设为对照组A,采用MRI诊断资料设为对照组B,采用CT与MRI联合检测后的诊断资料设为研究组,患者术后均完成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3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及各类型、各部位检出情况。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研究组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各部位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研究组胸壁、胸膜及胸椎部位肿瘤转移检出率、积液检出率、淋巴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纵隔型肺癌应用CT与MRI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测方案相比,准确率更高,可用于疾病类型及各部位检出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CT
  • MRI
  • 临床应用
  • 纵隔型肺癌
  • 肺癌
  • 诊断价值
  • 加入收藏

目前,与其他肿瘤相比,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增长迅速,属于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中男性肺癌占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第一位[1,2]。纵隔型肺癌属于特殊类型肺癌,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发生在叶支气管、支气管、肺段相关支气管炎部位[3,4]。早期纵隔型肺癌无明显症状,容易发生误诊,临床通常采用CT、MRI等方式[5,6]。为进一步明确其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诊治的69例纵隔型肺癌患者,探究应用CT与MRI联合检测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诊治的69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1例,男48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9.68±11.35)岁。纳入标准:伴咳嗽、胸闷等症状,被确诊为纵隔型肺癌者;临床资料完整者;主动配合者。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心理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者;各原因中断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之前需要禁食8h,并接受CT和MRI检查。采用CT诊断资料设为对照组A,患者采用仰卧位置,仪器选择西门子64排相关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电压120kV,层厚5.0~10.0mm,电流120mA,矩阵512×512,自肺尖到肺底,患者常规平扫,选择造影剂,速度2.0mL/s,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MRI诊断资料设为对照组B,仪器选择西门子的1.5T,层距1.0mm,层厚10.0mm,横轴面为TSE,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相关成像。采用CT与MRI联合检测后的诊断资料设为研究组。患者术后均完成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3组均选择2名经验丰富医师进行阅片。

1.3观察指标

记录、分析3组诊断准确性、漏诊及误诊情况;3组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各部位诊断准确率;以及3组胸壁、胸膜及胸椎等肿瘤转移,积液、淋巴结检出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诊断准确率、漏诊及误诊率比较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见表1。

表13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n(%)]

注:x12和P1对应对照组A与研究组比较的统计结果,x22和P2对应对照组B与研究组比较的统计结果

2.23组各部位诊断准确率比较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组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各部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见表2。

表23组各部位诊断准确率比较[n(%)]

2.33组肿瘤转移、积液、淋巴结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胸壁、胸膜及胸椎部位肿瘤转移检出率、积液检出率、淋巴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见表3。


3、讨论


纵隔型肺癌属于临床比较特殊恶性肺癌,病理类型主要是未分化癌、鳞癌[7,8]。纵隔型肺癌主要发病在纵膈位置,在机体肺部、气道等部位,通过影像学显示可诊断,并结合病理组织确诊[9,10]。纵隔型肺癌疾病患者的表现复杂,其症状与肿瘤病理、程度、发病位置、转移与否、耐受度等具有相关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11,12]。因此,临床需要重视纵隔型肺癌早期准确诊断,以保证患者疗效及预后恢复。对纵隔型肺癌患者,通常采用CT、MRI等,因此,本研究对本院诊治的纵隔型肺癌69例患者应用CT、MRI检测结果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表33组肿瘤转移、积液、淋巴结检出率比较

注:x12和P1对应对照组A与研究组比较的统计结果,x22和P2对应对照组B与研究组比较的统计结果

本研究中,研究组诊断准确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A(73.91%)、对照组B(86.96%);研究组漏诊、误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研究组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各部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研究组胸壁、胸膜及胸椎部位肿瘤转移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且积液、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表明对纵隔型肺癌患者采用CT、MRI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更高,且能用于检测患者病变各部位、各类型等疾病情况,利于方案制定及预后。纵隔型肺癌发病主要原因为,原发肺癌部位隐匿,肿瘤小,会发生纵膈相关淋巴结的转移,进而出现纵膈加宽[13]。

纵隔型肺癌疾病早期临床症状比较轻微,无特异性症状,体检不容易发现,并且容易和纵膈肿瘤、周围肺癌等疾病混淆,造成漏诊、误诊,进而影响其及时治疗及预后恢复[14]。对纵隔型肺癌疾病采用CT诊断方法,扫描速度比较快,且为无创技术,能扫描胸部正位、侧位情况,并用于术后复查对照,并且能清晰进行肺部病变、肺血管关系、支气管情况进行显示,分辨率比较高,能比较清楚显示机体细微结构,准确显示肿瘤密度、形状与周围组织,但对于积液、肿瘤转移等检出相对弱。而采用MRI检查方式,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且无辐射,能进行病灶多方位、多参数扫描,并能进行软组织分析对比,完成血管直观显示,评估患者纵膈受累、癌症分期、肺上沟瘤等情况[15]。但是MRI检查空间分辨率比较低,肺内信噪比、钙化分析敏感程度低,费用高于CT。

本研究结果证实,纵隔型肺癌应用CT联合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但两种检查方式各具有优势,临床疾病诊断可结合疾病情况合理选择。受样本量、时间等因素影响,关于纵隔型肺癌应用CT、MRI检查的深入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与单独检测方案相比,纵隔型肺癌应用CT与MRI联合检查准确率更高,可用于患者各类型及各部位检出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长霞,霍雨华,张强.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4):76-77.

[2]郭彩霞,周静,于洪涛,等.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6):49-51,68.

[3]曹阳.应用128排螺旋CT诊断纵隔型肺癌的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199-201.

[4]黄进相,黄启良,彭波,等.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24-25.

[6]谭均峰,钟景云.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J].现代医院,2018,18(8):1235-1237.

[7]杨记武.CT联合MRI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5):74-75.

[8]农红帮.CT及MRI应用于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72-73.

[9]程亮,顾春艳,李龙君,等.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9):132-134.

[11]田志三.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98-99.

[12]马鼎,乔继红,王全华.CT联合MRI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9):1058-1059.

[13]苗开战.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5):32-34.

[14]刘叶志.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纵隔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3):12-13.

[15]韩云鹏,杨立臣,姜斌.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准确率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6):674-676.


牛焕东,栾德广,李丽.CT及MRI检查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28):51-5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肿瘤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期刊人气:401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3-3766

国内刊号:11-2152/R

邮发代号:2-47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