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精细化护理在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化疗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88,P=0.03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6.667,P=0.010)。结论:基于精细化护理模式能缓解化学性静脉炎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所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癌症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化疗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常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有报道显示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约为50%-60%,在肿瘤病房化疗患者的发生率高达60%-80%[1]。其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的血管变硬、色素沉着,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精细化护理是将护理过程根据科学的原则进行精细化。“精、细、严、准”是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研究表明[2],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降低患者化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基于精细化护理在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就诊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60.72±2.34)岁,II级静脉炎12例、III级静脉炎20例、IV静脉炎8例,手背静脉30例、前臂贵要静脉3例、前臂头静脉7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60.03±2.46)岁,II级静脉炎14例、III级静脉炎21例、IV静脉炎5例,手背静脉29例、前臂贵要静脉3例、前臂头静脉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晓,并自愿参与。纳入标准:(1)符合2011版中有关静脉炎的标准者[3];(2)无语言表达障碍,意识清楚;(3)无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排除标准:(1)存在感染者;(2)有血栓史及凝血功能异常者;(3)四肢水肿者。
1.2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等。(2)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取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从如下几点进行实施。(1)全科室的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学习精细化护理模式并树立精细化护理模式的理念,为临床护理人员指明精细化管理的护理方向。护士长在每日晨会上对全科室的护士强调具体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要求,并在每周的例会上总结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管理结果并开展讨论,为确保该护理模式的有效实施,由护士长对全科护士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进行评估。(2)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前需提前营造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入院时主动关心患者,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减少患者对住院的害怕心理;同时应用心理学战术安慰患者,在交谈时要自然,真诚相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为患者消除内心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开展健康教育,主要讲解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化疗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应的措施,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进行详细的解答,指导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3)静脉输液的护理:穿刺过的外周静脉次日不能使用,另外,护理人员根据药物的PH值及渗透压保留留置针,当PH值为6~8时保留时间不能超过3天;输液时指导患者陶高下肢30°,以促进静脉回流,同时密切观察静脉情况;每天化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输液后是否有浅静脉炎,同时观察皮肤颜色,如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症状进一步加重,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每天坚持行走,防止血液倒流。(4)饮食指导:建议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黑木耳、红枣、柠檬等,少食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健康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SAS≥50分表示焦虑,SDS≥53分为抑郁。评分高表明患者心理健康越差。
1.3.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皮肤破损、回抽无血、药液外渗、导管堵塞、感染等。
1.3.3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出院后统一由两名护士发一份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分数>90分)、满意(分数在60~90分之间)、不满意(分数<60分)3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抑郁情况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教育抑郁情况比较
2.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7.50%(35/40)优于对照组的62.50%(25/40)(χ2=6.667,P=0.010)。
3、讨论
肺癌亦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4]。目前,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吸烟、职业环境、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5]。化疗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为刺激性药物,与血管接触时间较长易导致静脉发生疼痛、色素沉着、血管变硬等症状,临床将上述症状称为化学性静脉炎。化疗药物不仅导致不同程度静脉炎的发生,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严重者还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6]。有研究表明[7],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在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临床护理有着重要的关联。精细化护理核心思想是“精准细严”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结合各种理念、主导意识以及日常护理工作,对每个人、每件事以及每一处都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精细化护理模式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该结果与精细化护理进行心理干预有关,患者由于疾病而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通过温和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耐心地开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对护理工作充满信心,从而进一步拉近医护患人员之间的关系。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表明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所引起的皮肤破损、回抽无血、药液外渗、导管堵塞、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8]。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常规基础护理,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并以工作流程为目标对流程进行优化,为患者提供优质且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降低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所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家康,迟文成,马宝柱,等.芪杉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3):359-361.
[2]徐桐红.1例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404-406.
[3]汪一芳.输液相关性静脉炎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36-37.
[4]赖红锦,林锋,陈楠,等.肺癌干细胞作为靶点的肺癌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8,21(1):57-62.
[5]刘燕娥,顾阳春,易福梅,等.283例系统性治疗的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9,22(7):419-426.
[6]王丽,谷美便,单雪,等.应用循环质量管理护理程序降低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6(9):367-369.
[7]潘丽雅,梁娟.药物湿敷预防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89-190.
[8]孔小静,张亚军,王引侠,等.PDCA管理对住院患者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的预防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49-251.
王东峰.基于精细化护理在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1,45(08):875-876.
分享:
NSCLC晚期首选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改善症状有显著效果,能延缓生存期。不过化疗对正常组织也会造成损伤,许多患者不耐受,且尽管多数化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但5年生存期仍偏低。靶向治疗近些年的研究成果显著,且靶向药物已进入医保集采,患者医疗支出也大幅度降低。
2025-04-02研究显示,MIr-21可够通过调控pten、pdcd4、reck等多个关键靶基因表达,促进肺癌的恶性进程,但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4]。dna甲基化是较重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其在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分化调控等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遗传学、肿瘤学研究的热点[5]。
2025-04-01肺癌为临床多发的恶性肿瘤,存在较高的患病率与致死率[1]。近年,伴随医疗手段的快速进步,胸腔镜根治术逐渐运用于临床,该术式在胸腔镜帮助下开展各项操作,存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2]。胸腔镜根治术可分为单孔与三孔,而临床关于单孔、三孔的选用并未形成统一标准。
2025-03-18近些年来中国癌症谱显示肺癌发病率较前提高[3],中晚期多会出现全身多处转移,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肺癌脑转移在颅内转移瘤中最多见。西医治疗肺癌脑转移多采用手术和放疗等治疗方法,虽然对脑瘤有效,但治疗后易复发,并且有一定毒副作用和后遗症,生存期短且预后极差。
2025-03-05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常用方法,指通过手术切除肺部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达到彻底治愈肺癌的目的,其相比传统手术具有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拔管时间、切口美观等优势[1-2]。但部分患者由于生理功能与生活方式改变,给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研究发现[4],患者心理韧性较强,
2025-03-04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较为常见,且其病死率较高[1]。同步放化疗为临床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方案,可在化疗的药物作用下,对放疗后仍可能修复的肿瘤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增强放疗效果及放疗敏感性,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2]。
2025-02-20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占肺癌的80%~85%,相比于小细胞癌,其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不易被发现,因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晚期,预后较差[1-2]。随着肿瘤生物学、人类基因组学等不断发展,免疫抑制剂和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选择性,其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理想[3]。
2025-02-20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患者或临床重视,但肺癌进展速度快,一旦治疗不及时,肿瘤细胞可迅速生长并扩散,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2]。晚期患者大多丧失手术机会,需靠常规化疗延长生存时间。顺铂、培美曲塞为晚期肺癌常用化疗药,在给药后可通过多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缩小病灶,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3-4]。
2025-02-20非小细胞肺癌是根据瘤体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治疗的敏感性进行分化,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对于治疗药物不敏感,生长速度也相对较慢,通过手术和其他放射免疫法可对其进行控制。然而,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的不全,导致一半以上的患者在晚期才被发现,导致患者生存率低下[2]。
2025-02-20肺癌是全球公共卫生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新发肺癌患者约22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4%,病死约18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18.0%[1]。其中,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占比15%~20%[2]。肺癌诊治方案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医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肺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3⁃4]。
2025-02-13人气:18499
人气:16580
人气:15923
人气:15508
人气:1522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
期刊人气:166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3419
国内刊号:12-1395/R
邮发代号:62-95
创刊时间:199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