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管理方案在妇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妇科肿瘤行化疗患者24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管理。比较2组CINV发生率、恶心、呕吐频率及程度、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生活质量[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FLIE)]、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INV发生率[46.77%(58/124)]低于对照组[67.74%(84/124)](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频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FLIE量表恶心、呕吐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价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化管理能有效预防妇科肿瘤化疗患者CINV,减轻恶心呕吐发生频率与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式,但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据统计,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发生率为70%~80%,是恶性肿瘤化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1]。频繁剧烈的恶心呕吐不仅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2]。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CINV成为肿瘤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CINV规范化治疗的指南共识中,明确指出要合理使用止吐药物和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但国外研究发现,接受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high emetic chemotherapy, HEC)、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moderate emetic chemotherapy, MEC)的患者,在第一周期急性期、延迟期以及全程遵照指南预防用药的比例仅分别为55%、46%、29%[3-4]。表明尽管有明确的指南和共识,但在实际临床实践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得到适当的CINV管理。尤其是国内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止吐治疗不规范现象,多数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CINV的频率及程度显著高于医生预期,这可能与临床医生对CINV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指南的执行力度不够有关[5-6]。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CINV防治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强度和医疗安全,本研究拟通过系统化管理妇科肿瘤化疗所致CINV,并分析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收治的248例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均为首次化疗者,且至少含有一种致呕化疗药物;患者意识清晰、精神正常。排除标准:存在消化系统等其他能引发恶心呕吐的疾病;合并脑梗死、肠转移;肿瘤终末期,预计生存期<1年;卡氏功能评分<60分;并发多脏器功能异常;难以完成系统规范化治疗。248例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北京市第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KJ(伦)字(2022)5号],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向患者发放CINV健康宣教手册,结合手册口头向患者讲解化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记录患者呕吐物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止吐药物并观察效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管理:1)构建CINV管理模式:由副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1名、护士6名组成专业CINV管理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CINV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采用情景模拟与实战演练评价各位成员培训效果,并明确规定工作程序、各成员职责和分工,定期开例会,了解工作进展,协调沟通需改进的内容。2)CINV风险筛查:患者入院时,调查患者治疗史、化疗方案、CINV症状记录及止吐情况等,指导患者CINV风险筛查量表填写,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5岁)、化疗呕吐史(有)、性别(女性)、晕动症(有)、情绪(有焦虑等不良情绪)、乙醇摄入史、妊娠反应(有)、预期(预期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分别将符合3项及以上、2项、1项、0项划分为高危、中危、低危、极低危人群。3)CINV健康宣教:化疗前,向患者发放CINV健康宣教手册,内容包括CINV原因、症状、预防措施等,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讲解,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CINV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建立无呕吐教育园区,以供患者主动学习无呕吐相关知识。4)CINV分级预防:在患者床头或病案上做风险标识标注,参照止吐指南[7]和相关高质量文献给予患者针对性预防措施。药物预防:高危患者给予三联止吐方案(地塞米松+5-羟色胺3拮抗剂+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中危患者给予二联止吐方案(地塞米松+5-羟色胺3拮抗剂)、低危患者给予单一止吐方案(非5-羟色胺3拮抗剂),极低危不予止吐预防,但需密切关注患者症状,若发生呕吐,后续化疗则给予单一止吐方案,此外高危、中危患者为预防延迟性呕吐,化疗结束后持续止吐治疗2~3 d。若CINV未能控制,再次评估考虑调整剂量和(或)序贯加用一种其他类型的药物,下一疗程化疗改用更高级别的预防方案。非药物预防:在药物预防基础上,选择合适单一或联合非药物预防方案:a.音乐疗法:结合患者信仰、病情、年龄等选取适宜的曲目,化疗开始前,讲解音乐疗法的目的、注意事项等,每次30 min, 2/d, 化疗第1~7天;b.芳香疗法:化疗开始前10 min, 将薄荷、薰衣草、姜精油按2∶1∶1比例混合,指导患者经鼻吸入,经口呼出,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30 min停止;c.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指导患者从腹部深吸气,慢慢呼出,使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思维集中,体会身体的松弛感,再自上而下放松全身肌肉,每次30 min, 2/d, 午睡(化疗当日改为化疗前1 h)和晚上睡觉前各1次。5)预后评估及管理:追踪止吐效果,将每个周期CINV发生情况记录在病历中,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针对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同时积极做好患者家属、朋友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CINV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以减轻患者身心压力;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遵医情况,通过建立微信群向患者发送CINV最新研究进展、自我症状管理方法等,以拓展患者学习CINV防控知识途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随访至化疗结束6个月。
表1 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1)CINV发生率:比较2组化疗期间CINV发生率。2)恶心频率及程度:按患者恶心频率及程度分为0~Ⅲ级,等级越高,恶心频率及程度越高[8]。3)呕吐频率及程度:按患者呕吐频率及程度分为0~Ⅴ级,等级越高,呕吐频率及程度越高[8]。4)生活质量:采用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Functional Life Index of Emesis, FLIE)[9]评价干预前、干预后(随访结束时)2组生活质量,包含恶心和呕吐2个维度,均含有9个评价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1分:没有能力完成,2分:几乎不能完成,3分:完成困难较大,4分:具有一定困难,5分:能较好完成,6分:几乎能完全完成,7分:能很好完成,总分18~126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心理状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10]比较干预前、干预后(随访结束时)2组心理状态,包含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均含有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依次计为1分:完全没有,2分:偶尔,3分:经常,4分:几乎总是如此,两分量表总分为20~80分,分数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高。6)患者满意度:随访结束时采用自拟患者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价2组患者满意度。经专家咨询、指导下设计调查量表,内容涉及住院期间呕吐照护、围化疗期呕吐程度、呕吐质量控制、沟通态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每项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量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0.84,具有较好内部一致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CINV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CINV发生率为46.77%(58/124),对照组CINV发生率为67.74%(84/124)。观察组CI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 恶心频率及程度比较
观察组恶心频率及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 患者恶心频率及程度比较(例)
2.3 呕吐频率及程度比较
观察组呕吐频率及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 呕吐频率及程度比较(例)
2.4 FLIE评分比较
观察组FLIE量表恶心、呕吐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2.5 STAI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2.6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评价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6。
3、讨论
CINV是多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主观感受带来较为直接和强烈的冲击,常常会造成患者的不适和心理恐惧,甚至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降低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主动中断抗肿瘤治疗[11]。目前,临床针对采用HEC患者,仅采用单一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进行预防,且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因素,因而CINV预防效果欠佳。解决CINV不仅要加强呕吐控制,还要建立有效的无呕系统化管理模式。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CINV应以药物预防为主,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与病情特点,注重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12]。CINV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仅依据化疗药物的致吐等级预测CINV的发生风险,其可靠性与科学性不高,可能会造成药物滥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INV发生率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及程度明显降低,表明系统化管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患者CINV发生率,改善CINV症状,与王茜等[14]研究结果一致。HERRSTEDT等[15]研究指出,化疗前预防性控制CINV的发生,其获益情况明显优于CINV发生后给药。而系统化管理通过CINV风险测评工具,联合评价患者化疗药物与个体因素的CINV风险,能更加准确地预测CINV的发生,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的用药依据。既往研究发现,音乐疗法能有效抑制延迟期呕吐,分析原因可能是其能抑制与恶心、呕吐相关的外周神经冲动有关[16-17]。故本研究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化因素的情况下,同时采取一系列非药物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恶心呕吐发生风险及程度。
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与CINV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18]。当患者对治疗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担忧时,交感神经会更加兴奋,导致胃黏膜血管剧烈收缩,影响胃液分泌,从而减弱消化功能,使食物在胃中滞留时间过长,更易引发恶心和呕吐[19]。因此,加强患者心理方面的管理也是降低CINV的重要举措。
表4 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的FLIE评分比较
表5 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STAI评分比较
表6 2组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满意度评价量表各项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STAI评分明显降低,提示系统化管理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分析其原因在于,系统化管理不仅注重患者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还注重患者的个体因素,在化疗开始前,通过发放宣传册、建立无呕吐教育园区等方式进行CINV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CINV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水平;同时在化疗期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音乐疗法、芳香疗法、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等,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CINV的发生风险;此外,系统化管理还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0-21]。
CINV会使患者食欲降低,导致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2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ILE评分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化管理相较于常规管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与许晶等[23]研究结论一致。系统化管理的构建包括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其中规范化药物预防针对患者CINV发生风险等级给予针对性处理,对于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分别给予三联、二联、单一止吐方案,能尽可能降低患者CINV发生,同时配合非药物预防措施,如音乐疗法能使患者身心愉悦,转移患者对不良反应的关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也能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平衡身心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化疗带来的不适[24-25]。非药物预防措施与药物预防相结合,能更好地降低CINV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系统化管理能有效减轻妇科肿瘤患者负面情绪,改善CINV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卢凌,李颖,孙宇,等.妇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症状管理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6):947-950.
[5]赵将,谢娟,李旭,等.多学科协作下全程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3):220-224.
[6]韦俭俭,何瑞仙.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4):364-368.
[7]于世英,印季良,秦叔逵,等.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3):263-273.
[8]徐波.化学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5-26.
[10]马章淳,林贇,陈姗,等.状态-特质量表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684-686.
[12]张玉.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42(5):457-473.
[13]赵怀晴,王奂生,张培海,等.基于循证的非药物干预方案在妇科肿瘤病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6):970-974.
[14]王茜,热孜万古力·热西提,何娟.化疗无呕病房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其在肿瘤内科晚期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6):170-173.
[20]王欢,刘佳,尹玉丽.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7):890-893.
[21]王鹏程,王迪,季学丽,等.非药物干预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影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9):53-58,64.
[22]秦冬岩,江玉军,毛伟芳,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循证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3):3124-3129.
[23]许晶,王薇,吴梅红,等.无呕病房工作模式的建立和成效[J].东南国防医药,2020,22(5):544-546.
基金资助:2022年度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22-4-7014);
文章来源:代晟,杨冰,刘澈.系统化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15):30-34+40.
分享: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部分宫颈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早期或局部晚期阶段。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手术治疗通常为首选,尤其是在疾病局限在宫颈的情况下。由于局部晚期和晚期的宫颈癌患者的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盆腔或身体其他部位,放疗、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等。
2025-03-21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全球范围内约有10%~2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不是癌症本身。癌症患者有潜在疾病和癌症治疗导致营养不良的风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达70%[2],有20%的死亡病例与营养不良有关[3]。
2025-03-03卵巢瘤样病变以良性为主,恶性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一般仅表现为轻微腹部不适,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瘤体体积不断增大,会对邻近器官组织产生压迫,对膀胱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等一系列泌尿系统症状。
2025-02-18妇科肿瘤作为女性高发疾病,常见的有卵巢肿瘤、子宫肿瘤。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不仅对病人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给对病人家庭带来沉重 负 担。目 前,随 着 临 床 医 学 及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进步,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效果明显提升,病人术后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且生存时间延长。
2025-02-07下肢淋巴水肿不可治愈,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睡眠和性生活,严重者甚至残疾[3]。自我倡权指病人在疾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力[4],病人不再被动接受治疗,而是积极参与决策,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并为自己的治疗寻找有效的社会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激发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还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5‐6]。
2025-01-24卵巢囊肿属于女性常见疾病,形态多样,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进展存在一定恶变比例,因此临床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推荐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微创、恢复快等优势在卵巢囊肿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有效剥离病变组织,防止囊肿恶化,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2-3]。
2025-01-15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宫颈癌早期无典型症状,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导致患者延误了诊断,并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随着病情进展,宫颈癌常见症状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出血、盆腔疼痛等。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2024-12-17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也是世界公共卫生事业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当下,临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为手术。
2024-12-14肿瘤相关抗原CA242是一种新的含唾液酶的碳水化合物,以糖蛋白/糖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或以富含O-连接糖蛋白(粘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由于与正常组织相比,CA242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因此认为血清CA242是癌细胞的产物。长期以来,血清CA242是检测消化道癌症(包括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食管癌)的重要临床生物标志物。
2024-11-29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虽然传统的临床指标如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辅助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4-11-22人气:18457
人气:16525
人气:15868
人气:15444
人气:1518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期刊人气:3926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8664
国内刊号:11-3494/R
邮发代号:82-601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