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癌三阶梯筛查中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步骤之一,可其结果的准确性与阴道镜医师主观经验、阴道镜转化区的类型等有关。宫颈转化区又称为移形带,为宫颈鳞、柱上皮交接部,它是原始和生理鳞-柱上皮交界部之间的区域。该区域未成熟化生鳞状上皮增生活跃,易受HPV病毒感染,从而发生细胞异常分化,最后形成CIN。阴道镜直视下不同转化区类型CIN的阳性检出率和诊病的准确性有何区别。本文将对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因CIN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分析不同类型宫颈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CIN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LEEP手术的患者共809例纳入本回顾性研究。剔除既往宫颈治疗史、妊娠及资料不完整者。
2、研究方法
阴道镜检查使用莱斯康光电一体阴道镜,由阴道镜专科医师进行检查并复阅图像,所有病例均按照国际阴道镜联盟采用的分型机制又将阴道镜下宫颈转化区分为3型[1]:Ⅰ型转化区全部位于宫颈管外口处,为充分的阴道镜所见;Ⅱ型转化区部分位于宫颈管内,但借助宫颈扩张器等完全可见,也为充分的阴道镜所见;Ⅲ型转化区完全或部分位于宫颈管内,借助宫颈扩张器等不能完全可见,为不充分阴道镜所见[2]。LEEP手术均选择HF-120B治疗仪。所有组织标本由副主任以上病理医师阅片及诊断。
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无序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有序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阴道镜检查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宫颈转化区为Ⅰ型的患者435例,Ⅱ型234例,Ⅲ型140例。根据阴道镜可初步诊断为高度病变及低度病变或正常。按转化区类型,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分别为342、186、63例,阴道镜诊断为低度病变或正常分别为93、48、77例。
2、不同宫颈转化区类型的阴道镜诊断、术前宫颈活检及LEEP术病理结果比较
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时,Ⅰ,Ⅱ,Ⅲ型转化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一致人数分别为259、132、38例。符合率分别为75.7%、71.0%、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诊断为低度病变或正常时,Ⅰ、Ⅱ、Ⅲ型转化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分别为60、25、36例,符合率分别为64.5%、52.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同一宫颈转化区类型阴道镜诊断不同时,术前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比较
宫颈转化区为Ⅰ,Ⅱ型时,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与低度病变或正常,相比术前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颈转化区为Ⅲ型时,术前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阴道镜检查的局限性
第一,阴道镜诊断与临床经验直接相关。阴道镜检查不是筛查技术,而是阴道镜医师将TCT及HPV病毒学结果与阴道镜图像相对比,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判断的过程,其准确性与临床经验直接相关。第二,不能准确评估宫颈管内病变。Ⅲ型转化区全部位于宫颈管内,为不充分阴道镜所见[3]。此时病灶位于宫颈管内,无论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或低度病变或正常,均容易漏诊或过度诊断,准确性相应降低[4]。第三,不作为宫颈癌筛查方式。阴道镜评估主观性较强,对参与筛查的专业人员要求高,同时灵敏度低于HPV检测,特异度低于TCT检查。
表1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的比较
2、不同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吕卫国等的研究报道两者病理符合率为69.3%,本研究与其相似[5]。本研究结果提示,当阴道镜初步诊断为高度病变时和低度病变或正常时,Ⅰ、Ⅱ、Ⅲ型宫颈转化区患者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从Ⅰ型至Ⅲ型转化区,符合率逐渐下降,说明随着宫颈转化区完全可见部分的减少,两者符合率也开始下降,间接反映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的下降。在宫颈转化区类型相同但阴道镜诊断不同时,术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也有差别。宫颈转化区为Ⅰ、Ⅱ型时,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与低度病变或正常,两者相比病理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性。但宫颈转化区为Ⅲ型时,两者之间的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Ⅰ、Ⅱ型转化区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准确性较高,诊断低度病变或正常时漏诊或过度诊断较高。而对于Ⅲ型转化区患者,无论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或低度病变或正常,均容易漏诊或过度诊断,准确性相应降低。
3、Ⅲ型转化区的特殊性
Furtado等的研究指出,阴道镜诊断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敏感性是很低的,约为23%,而在微小浸润癌中有14.5%隐匿于Ⅲ型转化区[6]。Ⅲ型转化区病灶位于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不充分,ECC+宫颈多点活检不能提供足够可靠的信息,存在漏诊的可能,特别是HPV16、18型持续感染[7,8],细胞学高度异常,颈管见醋白者,必要时应考虑切除包括病灶在内的足够范围的宫颈管。
参考文献:
[4]岑坚敏,钱德英,黄志宏,等.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4):215-218.
[5]吕卫国,沈源明,叶枫,等.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的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5):303-306.
[8]蔡元菊,黄文波,马占忠.流式细胞术和肿瘤标志物在妇科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31(6):273-274.
马丽莎,谭露,邓继红,张雯,刘双,张粉.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J].云南医药,2020(05):485-486.
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青年项目(2017FD241).
分享:
近年来,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并且患者年龄层逐渐年轻化,这一现象对广大妇女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量高达57万例,而因宫颈癌导致的死亡病例更是超过了31万例[2,3]。
2025-04-03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部分宫颈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早期或局部晚期阶段。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手术治疗通常为首选,尤其是在疾病局限在宫颈的情况下。由于局部晚期和晚期的宫颈癌患者的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盆腔或身体其他部位,放疗、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等。
2025-03-21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全球范围内约有10%~2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不是癌症本身。癌症患者有潜在疾病和癌症治疗导致营养不良的风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达70%[2],有20%的死亡病例与营养不良有关[3]。
2025-03-03卵巢瘤样病变以良性为主,恶性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一般仅表现为轻微腹部不适,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瘤体体积不断增大,会对邻近器官组织产生压迫,对膀胱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等一系列泌尿系统症状。
2025-02-18妇科肿瘤作为女性高发疾病,常见的有卵巢肿瘤、子宫肿瘤。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不仅对病人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给对病人家庭带来沉重 负 担。目 前,随 着 临 床 医 学 及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进步,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效果明显提升,病人术后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且生存时间延长。
2025-02-07下肢淋巴水肿不可治愈,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睡眠和性生活,严重者甚至残疾[3]。自我倡权指病人在疾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力[4],病人不再被动接受治疗,而是积极参与决策,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并为自己的治疗寻找有效的社会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激发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还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5‐6]。
2025-01-24卵巢囊肿属于女性常见疾病,形态多样,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进展存在一定恶变比例,因此临床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推荐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微创、恢复快等优势在卵巢囊肿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有效剥离病变组织,防止囊肿恶化,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2-3]。
2025-01-15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宫颈癌早期无典型症状,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导致患者延误了诊断,并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随着病情进展,宫颈癌常见症状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出血、盆腔疼痛等。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2024-12-17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也是世界公共卫生事业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当下,临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为手术。
2024-12-14肿瘤相关抗原CA242是一种新的含唾液酶的碳水化合物,以糖蛋白/糖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或以富含O-连接糖蛋白(粘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由于与正常组织相比,CA242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因此认为血清CA242是癌细胞的产物。长期以来,血清CA242是检测消化道癌症(包括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食管癌)的重要临床生物标志物。
2024-11-29人气:15530
人气:10984
人气:10428
人气:9943
人气:91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
期刊人气:259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0242
国内刊号:11-2859/R
邮发代号:32-100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