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3-08-25    10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根治性术后早期排便功能情况,分析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上海市某妇产专科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53例,对其术后早期排便功能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术后早期排便情况分为排便功能正常组及异常组,分析两组术前禁食时间、肠道准备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早期饮水情况、术后排便情况等。结果:53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14例(26.4%)病人排便形态发生改变。排便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病人术前禁食时间、术后早期饮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 d内排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高,术后早期饮水、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应关注病人术后早期排便情况,做好早期风险评估和护理计划。

  • 关键词:
  • 妇科
  • 妇科肿瘤
  • 影响因素
  • 恶性肿瘤
  • 排便功能
  • 加入收藏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实施手术根治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根治手术切除范围广、手术时间长,对病人盆腔自主神经、结直肠会有不同程度的牵拉刺激或损伤,从而导致病人术后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胃肠功能和性功能紊乱等并发症[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有15%~50%病人发生胃肠功能紊乱[2]。胃肠功能紊乱早期可改变病人排便形态,术后长期抗肿瘤治疗亦会对病人胃肠功能有一定损伤[3],从而加剧排便功能异常,对病人生活造成影响,长期排便功能异常对病人有一定的心理影响,如发展为慢性便秘可引起病人心理障碍[4],影响病人抗肿瘤治疗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该类病人排便功能进行评估和治疗、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排便功能异常的临床护理大多集中在出现症状后的干预,缺乏对术后早期排便功能的异常风险评估。本研究调查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早期排便功能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护理早期风险评估和干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21年1月—12月上海市某妇产专科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53例,其中宫颈癌26例,子宫内膜癌20例,卵巢癌7例。纳入标准:1)病理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2)按照诊疗常规行广泛子宫全切术/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视情况行双附件切除术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前未进行过放化疗;3)无消化系统疾病、术前无排便功能异常;4)为同一医师组手术,术后均使用镇痛泵;5)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妊娠或精神系统疾病;2)术前有盆腹腔手术史;3)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48 h;4)参与其他研究项目。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知情且自愿参与。

1.2调查工具及内容

1.2.1基本资料调查表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病人年龄、体质指数、疾病类型、术前禁食时间、胃肠道准备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水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情况、血清钠浓度、血清钾浓度、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情况等。

1.2.2胃肠功能及排便功能评价方法

评价术后胃肠功能及排便功能。胃肠功能情况包括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大便失禁及肠梗阻,其中排便功能异常包括便秘、腹泻、大便失禁。便秘为术后无排便或伴随排便费力或需使用缓泻剂协助排便;腹泻为术后排稀水样便,次数较术前改变;大便失禁为大便不受自主控制排出。

1.3调查方法

由1名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责任护士收集病人资料,与研究者当场查看收集资料有无漏项并及时补充完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0双人录入核对,导出Excel后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妇科恶性肿瘤病人一般资料

年龄(56.75±9.33)岁;体质指数<18.5 kg/m2 1例,18.5~24.9 kg/m2 33例,>24.9~29.9 kg/m2 12例,≥29.9 kg/m2 7例;术前肠道准备天数(2.90±2.46)d;术前禁食时间(11.73±1.37)h;双附件切除47例,腹主动脉旁淋切/清扫13例,大网膜切除8例;肠粘连35例,盆腔粘连7例;手术时间(4.17±1.19)h;麻醉时间(6.32±1.58)h;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7.60±2.50)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51.78±40.63)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3.48±22.20)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99.08±40.36)h;术后早期饮水15例;术后3 d内排便23例;术后血清钠(140.60±3.09)mmol/L;术后血清钾(4.05±0.45)mmol/L。

2.2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情况

53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病人中,术后3 d内49.1%病人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术后3~7 d有45.2%病人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见表1。

表1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情况(n=53)  

单位:例(%)

2.3不同肿瘤类型及手术方式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3~7 d排便功能比较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3~7 d排便功能正常39例,排便功能异常14例,其中便秘13例,腹泻1例。不同肿瘤类型及手术方式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3~7 d排便功能比较见表2、表3。  

表2不同肿瘤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3~7 d排便功能比较  

单位:例

注:χ2=3.903,P=0.142。

表3不同手术方式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3~7 d排便功能比较  

注:χ2=3.666,P=0.160。

2.4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排便功能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4。

表4排便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病人术后3~7 d排便功能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3.1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调查的临床意义

根治性手术是妇科恶性肿瘤常用治疗方法,可引起25%~35%的病人肛门和直肠功能障碍[5],影响病人排便,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如放化疗等将进一步影响病人胃肠功能而加重排便功能障碍。抗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的排便功能异常可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产生抑郁及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促进病人肛门和直肠功能恢复以维持病人正常排便功能在病人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心理、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意义。目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研究多为围术期胃肠功能紊乱风险评估及处理或术后进一步抗肿瘤治疗,如放化疗后排便功能障碍对症处理,较少关注早期排便功能异常风险评估及护理。若能从围术期即开展对病人排便功能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完善风险评估以构建及落实早期干预措施,可以减缓后续治疗对病人排便功能的影响。

3.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影响早期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

3.2.1术前禁食时间

本调查中术前禁食时间依据成人择期手术常规标准术前8~12 h禁食执行,结果显示,术后排便功能正常组比异常组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短,与陈丽芬等[6]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缩短术前禁食时间对病人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7,8]。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术前禁食时间甚至可缩短至术前6 h[9],临床中由于手术台次安排、接台时间临时变动等实际因素影响,要做到术前6 h禁食则需医生、麻醉师、护士等多方团队协作对病人进行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操作流程[6]。

3.2.2术后首次下床时间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0,11]。本调查中所有病人均为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但术后3~7 d排便功能正常的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异常组更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提倡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但未有具体时间点建议[12,13]。本调查术后早期排便正常组病人比异常组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虽然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提示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对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有一定影响,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点安全性及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3.2.3术后早期饮水

本调查结果显示,排便功能正常组病人术后早期饮水人数多于异常组,与以往全身麻醉术后早期饮水研究结果[14,15]相似,表明术后早期适度饮水可促进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进而恢复排便功能。本调查中术后早期饮水为麻醉苏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根据医嘱及病人饮水需求即予开始少量饮水,与常规全身麻醉6 h后方可进饮不同,术后早期饮水根据病人麻醉清醒早期饮水需求及安全评估结果开始适量饮水,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16],其原理为术后早期饮水可兴奋大脑迷走神经,刺激消化腺,促进消化液分泌,进而加快肠道吸收[17],迷走神经兴奋可加快胃肠平滑肌收缩,有助于胃肠道蠕动。此外,水在胃中排空速度快,1 h即可近乎排空,不会增加病人术后早期胃肠功能负担[18]。胃肠功能恢复是促进正常排便的重要先决条件,但术后早期饮水方案的实施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以明确早期饮水对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的影响。


4、小结


本调查发现,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正常组病人与异常组病人相比,术前禁食时间更短,术后早期饮水人数更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早,首次排便时间更早,提示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恢复的护理需关注病人术前禁食水时间,与医生共同协商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术后苏醒期尽早对病人进行早期饮水安全性和必要性评估并制定合理饮水计划,同时鼓励病人术后24 h内尽早下床活动,使病人尽可能术后3 d内排便。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早期饮水实施方案,目前尚无统一标准[19],今后仍需循证研究以保证病人术后早期饮水得以科学开展并安全有效。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24 h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仍需进一步探讨,将来研究应聚焦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点及安全性的评估,以制定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最佳活动计划。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黄冬梅邓克红等.腹腔镝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b1期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30(6)500-503.

[2] 赵晓蕊;龙云,陈思齐,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护理学报,2022,29(3):72-78.

[3]陈丽芬,周英姿,孔海燕,等.术前禁食、禁饮流程再造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6):698-699.

[4]计晓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335-337.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1):1-20.

[6]张文鹏;张延东,时海峰.术后早期饮水对妇科恶性肿瘤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2)194-198.

[7]陈安龙,乐虹,余遥,等.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早期饮水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1,36(21):15-18.


基金资助: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级课题,编号:2021B10;


文章来源:吴秀琴,于婵,周薇妮等.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23,37(16):3025-302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肿瘤

期刊名称:肿瘤

期刊人气:16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7431

国内刊号:31-1372/R

邮发代号:4-28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