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DCE-MRI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检查的152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将确诊为宫颈癌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非宫颈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查两组患者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分析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ep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参数、CA125、CA15-3、SCCA、CYFRA21-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Kep、Keptrans、Ve参数、CA125、CA15-3、SCCA、CYFRA21-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低分化患者相比,高分化患者Kep、Keptrans、Ve参数、CA125、CA15-3、SCCA、CYFRA21-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Keptrans、Ve、CA125、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与Ⅰ~Ⅱ期、Ⅲ~Ⅳ期、高分化、中低分化正相关(P<0.05),Kep、Keptrans、Ve与CA125、CA15-3、SCCA、CYFRA21-1呈正相关(P<0.05)。与Kep、Keptrans、Ve、CA125、CA15-3、SCCA、CYFRA21-1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CE-MRI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宫颈癌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水平为正相关。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多是由早婚、HPV感染、早育、多产等因素导致的,可对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2]。宫颈癌可分为鳞癌、腺癌,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对患者治疗,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较为重要[3]。磁共振成像(MRI)为无创检查方式,可对宫颈癌进行诊断,但该检查方式无法对患者病情分期进行准确的诊断。进行DCE-MRI时,临床需使用对比增强剂,临床效果较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详细观察肿瘤周围血管,评估患者肿瘤微环境[4]。随着宫颈癌的逐渐年轻化,寻找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DCE-MRI检测宫颈癌,评估DCE-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宫颈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检查的152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将确诊为宫颈癌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非宫颈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8~70岁,平均(49.52±6.10)岁,体质量指数(BMI)范围为21~24kg/m2,平均为(22.17±1.25)kg/m2;研究组年龄29~71岁,平均(50.02±6.12)岁,BMI范围为20~25kg/m2,平均为(22.20±1.28)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2021)伦审第(21)号)。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6]中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标准;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③均可进行DCE-MRI;④意识清楚,精神状态正常;⑤可进行正常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凝血功能存在障碍;③机体内存在感染;④心肝肾功能存在异常;⑤合并血栓性疾病;⑥处于妊娠、哺乳期,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1.2方法
1.2.1DCE-MRI参数检测检查当日患者禁食,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双手举过头顶,从患者双侧骼骨翼上缘扫描至患者双侧股骨颈。对患者进行MRI常规扫描,主要包括平扫、TSE序列、T1WI、T2WI、冠状位、矢状位、轴位T2WI抑脂序列;后进行DCE-MRI检查,在患者静脉注射15ml钆喷酸葡胺,后将20ml生理盐水注入,不间断进行扫描,连续扫描7~8min,扫描参数设置为TR、TE、矩阵、层厚、层间距、FOV、翻转角3.9ms、2.0ms、409×560、4mm、0.0mm、461mm×361mm、10°。扫描完成后由2名医师对图像分析,获取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ep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参数。
1.2.2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患者静脉血进行收集5ml,并以3000r/min进行离心处理10min取上层清液,-80℃保存,待检。采用ELISA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使用碳酸盐缓冲液,将待测液稀释后倒入孔中,4℃下过夜处理,后弃去,洗净;孔中加入1%BSA,37℃孵育60min,后弃去,洗净;稀释抗血清,每孔加入0.1ml,37℃下进行轻微摇晃40min,后弃去,冲洗干净;使用TMB进行显色处理,后在450nm波长下检测OD值,查出CA125、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
1.2.3观察指标①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DCE-MRI参数;②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③比较不同病情分期患者DCE-MRI参数;④比较不同病情分期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⑤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DCE-MRI参数;⑥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⑦分析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与不同病情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⑧分析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⑨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置信区间、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值,联合诊断将其作为独立检验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DCE-MRI参数对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Kep、Keptrans、Ve参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DCE-MRI参数对比(x±s)
2.2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CA125、CA15-3、SCCA、CY⁃FRA21-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x±s)
2.3不同病情分期患者DCE-MRI参数水平对比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Kep、Keptrans、Ve参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分期患者DCE-MRI参数水平对比见表3。
表3不同病情分期患者DCE-MRI参数水平对比(x±s)
2.4不同病情分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CA125、CA15-3、SCCA、CYFRA21-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不同病情分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x±s)
2.5不同分化程度患者DCE-MRI参数水平对比与中低分化患者相比,高分化患者Kep、Keptrans、Ve参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不同分化程度患者DCE-MRI参数水平对比(x±s)
2.6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与中低分化患者相比,高分化患者CA125、CA15-3、SC⁃CA、CYFRA21-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x±s)
2.7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与不同病情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Kep、Keptrans、Ve、CA125、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与不同病情分期、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且Kep、Keptrans、Ve、CA125、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与Ⅰ-Ⅱ期、Ⅲ-Ⅳ期、高分化、中低分化患者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与不同病情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
2.8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Kep、Keptrans、Ve与CA125、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且Kep、Keptrans、Ve与CA125、CA15-3、SCCA、CYFRA21-1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
2.9ROC曲线分析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与Kep、Keptrans、Ve、CA125、CA15-3、SCCA、CYFRA21-1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见表9,ROC曲线见图1。
表9ROC曲线分析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图1DCE-MRI参数、肿瘤标志物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
3、讨论
宫颈癌为女性常见疾病,临床病死率较高,可对女性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早期发现可使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7-8]。宫颈癌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临床可出现肛门坠痛、下肢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对患者尿毒症风险增加,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早期对患者诊断较为重要[9]。
MRI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组织对比度,可多方位、多平面、多参数成像,可对患者肿瘤情况进行显示,进而判断患者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但进行常规MRI检测具有一定局限性,易发生漏诊[10-11]。DCE-MRI为磁共振成像发展而来的技术,在体内注射对比剂,可对患者肿瘤组织血管特性进行评价,并可通过定量参数对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密度、渗透性、完整性进行分析[12]。采用DCE-MRI检查,可显示出清晰的动态图,直观的观察出患者阴道、穹隆间界限,对肿瘤情况进行反应[13]。肿瘤血管内因内皮细胞不完整,可使细胞的间隙增大,导致血管的渗透性增加,使其对比剂分布与正常血管不同[14]。Keptrans可反映出对比剂自血管进入血管外细胞间隙的速度,Keptrans水平增加,表明肿瘤内血流灌溉程度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增强,可加快肿瘤的生长,使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Kep可反映出对比剂自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进入血管的速度;Ve可反映血管细胞外间隙内对比剂容量,肿瘤内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毛细血管的增多,可使对比剂流出肿瘤组织,回流增加,升高Ve值[15]。随着肿瘤的发展,其转移、侵袭性增强,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加快,血氧需求量增加,使其形成大量通透性高的血管,增加Kep、Keptrans、Ve水平[16]。本研究显示,Kep、Keptrans、Ve在宫颈癌患者体内升高,且随着细胞的分化、分期表达逐渐升高,表明采用DCE-MRI进行检测可对患者肿瘤细胞情况进行观察,临床使用价值较好。原因可能为宫颈癌肿瘤患者内具有较多的新生血管,且血管内血液流速快,具有较高的细胞通透性,可使Kep、Keptrans、Ve参数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参考方式,检测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反映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状况,且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可反映癌细胞的迁移、增殖、凋亡情况,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对宫颈癌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17]。CA125、CA15-3、SCCA、CYFRA21-1为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CA125为大分子糖蛋白,分子质量较高,主要存在于生殖道、子宫内膜,病变的产生可使其在宫颈癌患者血清内表达升高,在胚胎发育形成抗原物质中CA125具有重要作用[18]。CA15-3为临床常见糖链抗原类标志物,宫颈癌疾病的发生可随着癌细胞进入血液,可使血液中CA15-3表达升高,在术后复发的监测、预后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19]。SCCA为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为SCCA1、SCCA2基因的共同编码,可使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增强,并可抵抗机体内炎症反应,保护肿瘤细胞,使癌细胞对机体的自杀机制产生抵抗[20]。CYFRA21-1为新的肿瘤标志物,是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正常的机体状态下CYFRA21-1表达含量较少,是由呼吸道、鳞状上皮细胞、肺泡、泌尿道分泌,在恶性肿瘤的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上皮细胞癌变的发生可使患者细胞骨架中间丝发生断裂、降解,其CYFRA21-1进入患者血液导致血液中进入大量细胞角蛋白,增高CYFRA21-1表达[21]。本研究显示,CA125、CA15-3、SCCA、CYFRA21-1在宫颈癌患者体内表达升高,随着肿瘤的分期、分化增加,CA125、CA15-3、SCCA、CYFRA21-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可用于临床宫颈癌的检测。临床研究显示,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且DCE-MRI参数与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为正相关。ROC曲线显示,DCE-MRI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AUC值高于单项诊断患者。
综上所述,DCE-MRI参数与宫颈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相关,且联合检测Kep、Keptrans、Ve、CA125、CA15-3、SCCA、CYFRA21-1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可用于此病的诊断。但本研究纳入较少样本,存在一定偏倚,因此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分析证实,以期望造福于更多的宫颈癌患者。
参考文献:
[4]张梯勇,陈文,陈晓雷,等.磁共振动态增强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7):58-62.
[5]孙一,郭婷.保留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3,32(2):92-96.
[6]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10):981-988.
[14]许敏,何永胜,戚轩,等.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判定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3):480-483.
[15]黄道煌,秦添,杜坤,等.DCE-MRI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4):156-159.
[16]何陈伟,陈亚君,邹靖,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1):74-77.
[17]黄治华,赵慧艳.3.0T磁共振成像扫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探究[J].中国性科学,2022,31(8):74-77.
[18]祁丹阳,尼晓丽,蔡田培.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CA125、Glut-1及sCC水平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4(7):1149-1152,1157.
[19]颜雅萍,黄杭珍,张紫源.血清CA72-4、CA15-3、铁蛋白联合诊断早期宫颈癌临床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3):675-679.
[20]钱江,宋文灿,鲍瑜,等.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宫颈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FGFR4、SCCA、Spondin-2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0):1085-1088.
[21]刘亚红,邱育红,王欣.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HE4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贵州医药,2022,46(6):843-844,847.
文章来源:李炜,饶海英,项万青.DCE-MRI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5,40(07):1330-1334.
分享:
宫颈癌(Cervicalcarcinoma,CC)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报道表明,自噬与肿瘤的发展、发展密切相关。王兴芬等研究表明,自噬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二者相互协同促进肿瘤的血管新生和细胞修复。且多项报道显示,自噬的抑制可以进一步降低放射药物治疗后肿瘤的发生,例如鼻咽癌、肝癌和大肠癌。
2025-04-26宫颈癌指发生于子宫颈的恶性肿瘤,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引起,尤其是高危型 HPV,接种 HPV 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宫颈癌的早期阶段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不规则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骨盆疼痛、尿频等症状。
2025-04-2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每年全球约有53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约有26万例死亡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数的85%以上。尽管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多个因素相关,但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被广泛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3]。
2025-04-17宫颈癌(CC)是目前全球女性中第4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据统计,2018年全球有57万CC病例,而死亡病例已超过31万〔2〕。CC发生的主要因素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的预防疫苗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3〕,尽管疫苗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也存在死亡率。目前,CC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射治疗,辅以化疗〔2,4〕。
2025-04-10宫颈癌可分为鳞癌、腺癌,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对患者治疗,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较为重要[3]。磁共振成像(MRI)为无创检查方式,可对宫颈癌进行诊断,但该检查方式无法对患者病情分期进行准确的诊断。进行DCE-MRI时,临床需使用对比增强剂,临床效果较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详细观察肿瘤周围血管,评估患者肿瘤微环境[4]。
2025-04-02目前宫颈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见发病年龄在 30~35 岁,浸润癌发病年龄在 45~55 岁,不论哪一种疾病都会给女性的身体、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该病具有病程较长的特点,因此应对其进行早期检测,尽早为患者实施合理的诊疗,这对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和改善其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5-04-01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CC)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全球肿瘤第三位。 CC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宫颈损伤、慢性细菌感染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 慢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损伤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导致宫颈癌的进展。 CC 患者的生存时间受其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2025-03-28宫颈癌死亡率的下降与医疗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目前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以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联合的综合治疗为主[4],其中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各临床分期均适用[5]。在宫颈癌早期,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案,放射治疗也可有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中晚期姑息放射治疗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6]。
2025-03-27宫颈癌是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有研究表明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在癌症病人治疗中度疲乏发生率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不同病人心理反应、癌症症状程度不同,可能与心理弹性和希望水平有关[2]。
2025-03-18宫颈癌发病隐匿且转移晚、进展缓慢,确诊时大部分患者病情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1-2]。宫颈癌具有易转移性和高侵袭性,故加强宫颈癌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调控蛋白表达与疾病发生、发展间的关系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3]。
2025-02-20人气:18558
人气:16684
人气:15583
人气:14856
人气:140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人气:4664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北京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5185
国内刊号:11-3154/R
邮发代号:82-712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