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是指患者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菌株,目前无特效的控制药物,防控的主要手段是最大限度阻断病源传播。因此,具有难治性、复杂性、预后差等特点。神经外科是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主要与患者病情重、神经功能受损、长期卧床、抵抗力差、大量侵袭性操作及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有关。
58
0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多系统治疗有效等特点,曾被称为治疗耐药阴性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检出率不断上升,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逐渐变差,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故迫切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区域性监测,实施更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和感染控制措施,以防碳青霉烯类耐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
24
流感样疾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以不同程度发热为典型特征,同时伴有其他非特异性的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据相关统计发现,全球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病例数占所有因感染性疾病死亡总人数的1/4。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对社会发展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临床重症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相比普通患者,危重症、肥胖、烧伤、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体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会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亚胺培南是时间依赖性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108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猴痘最早是在1958年从猴子身上发现的。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报道了首例人类猴痘感染病例。2022年1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45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首位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VAP患者治疗中使用率的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事件逐年增加。替加环素即为甘氨酰环素抗生素,其治疗MDRAB感染的效果显著。
9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肾脏、胃肠道等多脏器[1]。
52
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内6种(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Ab、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等)主要的具有严重耐药病原体ESKAPE之一,可引起多种医院获得性感染和严重的治疗并发症,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相关肺炎。Ab还会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死亡率高达64%。
78
接种疫苗是人类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疫苗安全关乎民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疫苗安全事故频发[2~4],暴露出疫苗供应链多个环节存在纰漏,加强疫苗供应链监管迫在眉睫。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性,其分布式存储与非对称加密等功能有助于保障疫苗供应链的数据真实可靠、公开透明且可追溯。
42
鲍曼不动杆菌,属革兰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不具鞭毛、运动性不高,但生命力极强,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全球发病率约为每年100万例,鲍曼不动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软组织感染和腹腔内感染等。
20
疟疾是虫媒寄生传染性疾病,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WHO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疟疾病例数达2.28亿例并逐年递增,控制和消除疟疾成为当前临床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lasmodium falciparummulti drug resistance gene 1,Pfmdr1)是已知的一类与氯喹抗药性相关的基因。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为主要特征,主要好发于儿童。由于其传染性较强,常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聚集性场所暴发流行,不仅影响师生健康和教学秩序,还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我国水痘流行呈现上升趋势,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发生的主要方法。
71
肛周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的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因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多因肛隐窝和肛腺细菌感染所致[1],部分患者为医源性因素所致,常见感染性因素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性微生物感染,医源性因素主要为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导致[2]。
33
牙周炎与机体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等存在一定双向关系,牙周炎的临床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2]。目前临床对于牙周炎患者主要采取牙周局部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以致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耐药等不良反应[3]。
3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通常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典型表现为发热、淋巴结病和扁桃体炎[1-2]。EBV感染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可引起心肌炎、肝功能受损等多种并发症,死亡率达1%~2%[3]。早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于IM诊断、适当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4]。
63
影响因子:0.358
影响因子:1.212
影响因子:1.788
影响因子:1.006
影响因子:0.595
影响因子:0.30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