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纤维化是肝发生广泛的慢性损伤后引起肝修复愈合失调的过程。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源性肝病、乙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肝病等的作用下,肝细胞损伤后激活静止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并转化为具有增殖、迁移和收缩能力的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主要由肌成纤维细胞产生,如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弹性蛋白、纤连蛋白、蛋白聚糖等,这些细胞具有促进纤维化转录和分泌的特性,在纤维化和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
关键词: GEO数据库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肝纤维化 靶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和肝区不适。疾病的隐匿性较强,如未及时给予有效的诊治,长期感染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1,2]。HCV包括6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病毒感染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3]。研究发现,我国CHC常见基因型以1b型较为常见,该基因型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载量相对较高,肝组织病理学损害较重,具有相对更高的致肝硬化和肝癌风险[4]。
关键词: HCV基因1b型 利托那韦 奥比他韦 帕立瑞韦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学应答 达塞布韦影响因子:1.623
影响因子:1.362
影响因子:0.661
影响因子:1.441
影响因子:0.615
影响因子:0.20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