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36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4-11-29    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并总结36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PTML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反应结果并进行生存随访。结果 36例PTML患者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出现肿块;其中25例患者(69.44%)因颈部出现肿物就诊,24例(66.67%)出现吞咽困难症状,11例(30.56%)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在病理类型上,黏膜相关组织性或滤泡性12例,黏膜相关组织性部分向大细胞转化8例,弥漫大B细胞性14例,多形T细胞性1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B细胞性是最常见的类型。依据Ann Arbor分期,Ⅰ-Ⅱ期29例,Ⅲ-Ⅳ期7例。截止到随访日期,36例患者中死亡8例,生存28例,其中7例死于疾病复发或进展,1例死于脑血栓。Ann Arbor分期I-II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86.21%高于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42.86%(P<0.05)。结论 PTML具有多种临床病理特征,对于疑似PTML患者,应尽早行详细临床检查和病理分析,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关键词:
  • 临床病理
  • 免疫缺陷
  • 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 特征
  • 病毒感染
  • 加入收藏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在临床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仅占所有淋巴瘤的0.1%,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以女性居多[1]。临床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可能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2]。从临床表现上看,PTML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喉部受压及气管等情况,同时还伴有发热、夜汗等症状[3]。临床发现由于PTML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甲状腺疾病相似,易出现误诊等现象。因此,对PTML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临床更为准确诊断该病,减少误诊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4]。其次,研究报道,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PTML生物学行为及恶性程度,可初步判断其恶性程度,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5]。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36例PTML临床病理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PTML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9例,女27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60.19±5.74)岁,其中黏膜相关组织性或滤泡性12例,14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性,8例表现为黏膜相关组织性部分向大细胞转化,1例表现为多形T细胞性,1例表现为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见表1。所有标本通过4%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处理,确保标本形态、组织结构得以稳固保持,后采用石蜡包埋技术,经历HE染色过程,染色完成后,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致观察,免疫组化检测采用En Vision二步法,所用抗体CD20、CD45R0等均为上海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3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甲状腺病灶的治疗,其中单纯手术者、手术+放疗者、手术+化疗者、手术+放疗+化疗者2例(5.56%)、1例(2.78%)、12例(33.33%)、21例(58.33%)。放疗放射剂量在35至55Gy之间。化疗方案中,使用CHOP[阿霉素或吡柔吡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环磷酰胺]方案、COP方案、RCHOP方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BACOP[平阳霉素、环磷酰胺、阿霉素或吡柔吡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27例(75.00%)、3例(8.33%)、1例(2.78%)、2例(5.56%)。化疗疗程为3至8个疗程,若经过2个疗程肿瘤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改为化疗、放疗同步进行。

1.2.2随访

36例患者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联规律随诊,了解患者生存状况及后续治疗等情况。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时间截止至2024年2月。

1.3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若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表示;计数数据以n(%)表示,通过χ2检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做生存分析,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淋巴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所有统计结果均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2、结果


2.1临床特点

36例PTML患者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出现肿块;25例患者(69.44%)因颈部出现肿物就诊,其中27例患者(75.00%)6个月内观察到颈部肿物迅速增大情况,24例(66.67%)出现吞咽困难症状,11例(30.56%)出现呼吸困难症状,7例(19.44%)伴随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5例(13.89%)患者出现LDH升高情况,而其余31例(86.11%)患者LDH水平均保持正常;34例患者(94.44%)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评分标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6]为1分,2例患者(5.56%)ECOG PS评分为2分。

2.2巨检

PTML结节或包块大小范围为0.5-20cm不等,肿瘤包块多位弥漫融合性,且多数肿块边界较清晰,表面光滑或稍微隆起。其中57%淋巴瘤包块大小>5cm,在所有组织学类型中,肿瘤大小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当观察肿瘤切面时,其外观似于“鱼肉样”,颜色呈灰白色且质地均匀,部分肿瘤还可出现出血或坏死迹象。

2.3镜检

36例PTML肿瘤组织形态相似,正常甲状腺结构被异型增生淋巴细胞取代,形成瘤体并侵犯甲状腺实质与包膜。瘤细胞体积大,胞质含量中等至丰富,多呈嗜双色性。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厚,染色质粗糙,可见核仁。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显著。

2.4免疫组化反应

在36例PTML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占34例,免疫组化表达CD20、Pax5等B细胞标志,12例黏膜相关及滤泡性淋巴瘤Ki-67表达低于30%,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8例转化大B细胞淋巴瘤。Ki-67表达在75-90%

图1 Ann Arbor分期I-II期、III-IV期患者生存曲线

2.5预后

截止到随访日期,36例患者中死亡8例,生存28例,其中7例死于疾病复发或进展,1例死于脑血栓。Ann Arbor分期I-II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86.21%,Ann Arbor分期III-IV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表1 36例PTML临床特征分析[n(%)]


3、讨论


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实践中较为罕见,以女性多见[7]。有研究显示,恶性淋巴瘤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占比约25%,暗示桥本氏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关联[8]。另有学者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可能恶变,为探究两者关系提供新见解[9]。

PTML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识别、诊断难度较大。PTML常见症状包括甲状腺迅速增大、发热,B超显示甲状腺非对称肿大,含低回声结节及强线网状分隔,有助于初步评估甲状腺异常。但PTML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含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标记。形态学上,PTML似甲状腺外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弥漫浸润,大小均一,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含仁,多见核分裂像。本研究发现36例PTML患者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占34例,免疫组化表达CD20、Pax5等B细胞标志,有助于临床进一步确认肿瘤类型和来源。

临床发现,PTML临床表现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小细胞型未分化癌及小细胞髓样癌等疾病相似[10]。首先,PTM为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理特征表现为甲状腺组织异常增生和浸润,淋巴细胞异常聚集并形成肿瘤;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淋巴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对其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其次,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大体上表现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或似橡皮,表面结节清晰,边缘界限分明,包膜完整无粘连;镜检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弥漫性浸润,滤泡增生,胶质减少,上皮细胞肿胀增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小细胞型未分化癌病理特征包括细胞未分化状态,细胞核异型性及染色质沉积等;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特点表现为细胞核及纤维膜增厚,核孔结构紊乱,细胞器减少,线粒体溶解等。小细胞髓样癌病理特征涉及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恶性转化,产生降钙素;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异常细胞形态和排列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他脏器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累及甲状腺易混淆于PTML,但详细病史、全身CT及骨髓活检可助鉴别。

本研究显示,PTMLI-II期患者生存率比III-IV期患者高,可能是因为早期阶段(I-II期)的淋巴瘤多局限于局部,未广泛播散,治疗相对容易且效果更好;而III-IV期患者淋巴瘤早已扩散到更广区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同时临床发现,晚期阶段患者虽需更强烈的治疗措施,但生存率仍低于早期患者。

综上所述,PTML具多种临床病理特征,B细胞型淋巴瘤在细胞来源中常见,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疾病诊断和鉴别。对于疑似PTML患者,应尽早行详细临床检查和病理分析,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

[1]陈煜东,王雪,刘振华,等.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淋巴瘤超声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0,29(4):325-329.

[2]傅兴宁,刘丽冰,贺荣芝,等.甲状腺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3,30(2):174-176,205.

[3]齐欣萌,高文,段翰源,等.29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诊疗特征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0,33(4):340-345.

[4]单慧蓉,陈玺丞,张颢,等.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白血病·淋巴瘤,2024,33(2):104-109.

[5]王凌宇,韩冷,孟令俊,等.初诊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6(2):180-184.

[6]李国莉,杨道华,臧丽娟,等.2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5):998-1005.

[7]赵志强,邢蒙,乔宇,等.原发甲状腺淋巴瘤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2,34(11):835-836.

[8]柴春艳,张薇,刘博,等.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研究,2021,34(1):91-94.

[9]刘婷,齐潇,孙传政.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治研究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44(1):29-32.

[10]周芳,张刚,罗东林.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超声特点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3):293-295,299.


基金资助: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01430);


文章来源:邹思平,王畅,林剑扬.36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11):38-3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罕少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

期刊人气:267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深洲市卫生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3257

国内刊号:44-1497/R

邮发代号:46-207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