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四史”教育的内在耦合性实践路径

  2023-07-14    2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主渠道。“四史”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相契合,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以“四史”教育为引领,通过完善理念、融合内容、优化教法、打造平台、建设队伍等途径,推动“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是“四史”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 关键词:
  • “四史”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耦合性
  • 加入收藏

以史为鉴,资政育人。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1]“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实践经验以及伟大的精神力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历史、勇担使命的必修课。“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


一、“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耦合性


“四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正确把握“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四史”教育以史实为依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和警示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

1.“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耦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四史”教育的目标能够指引受教育者掌握历史脉络、积极吸取历史经验、勇担历史使命。“四史”根据其具体内容和主题的不同,形成了有所差别和侧重的教育目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智慧的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新中国史;学习记录中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筑就辉煌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从中国创造到世界旗帜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在教育目标上因为主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和侧重,并不意味着“四史”是完全割裂和对立的历史,其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中接力奋斗的历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长征路。开展“四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和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其目的在于落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所以,“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目标方面具有内在耦合关系。两者都是将理论知识作为重要的载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

2.“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耦合

教学内容作为重要载体为教学目标服务。“四史”教育围绕历史的发展进程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的成就、经验教训以及由此总结的历史发展规律、彰显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为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涵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四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涵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等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述了我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思想道德与法治”阐述了我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强大的中国精神以及优良的道德传统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基本内容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两者紧密联系、相融相通。在“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教学内容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3.“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的耦合

“‘四史’教育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历史教育”[2]。在高校进行“四史”教育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做到知史、爱党和爱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因此,“四史”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与现实和未来方向的结合,做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帮助大学生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奋发中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四史”教育将知识讲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讲授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四史”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差异,以史实为依据,做到尊重历史,保证内容的严肃性,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增强“四史”教育的实效性。

“政治属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属性”[3],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实践方向和根本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学理分析、思想理论说服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识传授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动大学生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有效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要求方面具有耦合性,都注重关注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需要多维并举,即以完善理念、融合内容、优化教法、打造平台等途径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1.完善理念:关注接受主体的特征和需求

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关键在于‘四史’能否真正被‘受教’主体接受和认同,并真正转化为‘受教’主体的知行统一。”[4]对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进行主体特征和需求的研究分析是高校“四史”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大学生对“四史”教育内容的学习是在对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学习基础上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育观念上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要在满足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同时,不断调节大学生心理使其接受教育。所以,“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不断更新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四史”内容的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性及针对性,所以要形成对象意识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特征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调动学生学习“四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教”与“学”的统一,增强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大学生对历史总体上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典型的历史人物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注重“四史”教育的融入,讲授学生喜欢的“四史”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最适合学生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标准。“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5],从而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2.融合内容:把握“四史”与教材的结合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在历史教育资源中不断汲取智慧和能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四史”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需要以整体性原则为基础,将“四史”的不同特征、主要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把握“四史”与教材的结合点,从而实现理论、现实与历史的结合。首先,要以“四史”内容为“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课程为“目”。从多角度看,“四史”内容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以“四史”内容为“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课程为“目”,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不同特点,不断构建实现紧密联系、相互统一、层次分明的内容结构体系,使“四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之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彰显“四史”的理论精髓以及精神实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五门课程之中,“四史”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时,要坚持总览性和条理性的原则,将“四史”内容作为框架,明确内容的方向归属,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其次,“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要彼此顾全、相互联系、有所侧重。在融合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四史”的部分内容在五门课程的设置中存在简单、零散和片面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学指导委员会指明“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结合中形成的相应任务和要求,既要保障分工的明确,又要实现内容的互补。同时,各个教学单位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明确不同课程中“四史”教育的重点、难点内容,从而有效避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教学内容交叉和重复的问题,让“四史”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课程中各有侧重的同时又实现有机统一。

3.优化教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6]教师在“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中要积极探索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讲道理与讲故事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从小课堂延伸到大课堂,不断回应历史和时代的问题,探索满足学生要求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首先,第一课堂中要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法、讨论法、红色经典诵读法等,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例如,翻转课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为学生,运用于“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中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视频或者图文资料的方式提前将“四史”教育的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和测试,然后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还可以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围绕“四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四史”经典著作的诵读,增强学生关于“四史”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其次,积极探索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采取情景教学、故事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创设情景体验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7]。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根据“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充分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以及红色基因背后的红色故事,真正让“四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史料作为历史的记忆,其魅力在于能够以真实性说服人和打动人。所以,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

4.打造平台:构建“四史”融入网络教学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形势下要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所以“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打造互联网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四史”融入网络教学新格局。“思政课教师要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8]首先,要不断开发“四史”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四史”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借助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图片等形式,能够加强学生线上的讨论与互动,有效发挥“四史”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同时,可以开发“不忘初心——父辈的长征”等系列网络公开课,打造线上精品课程。在“不忘初心——父辈的长征”系列公开课中以亲历长征的红军将士后代讲述父辈们在长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学生的心灵。其次,在高校校园中建立多元化、有特色的“四史”教育新媒体传播平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有效利用VR视频等新技术、新媒介,向学生展示网上革命纪念馆、网上革命遗址等内容,让学生重温“四史”,学习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历史担当,做到知行合一。

5.建设队伍:不断加强“四史”教育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力量,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对“四史”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四史”知识储备,不断完善学习平台和相关奖励机制,促进教师阅读历史书籍和历史文献,学习和掌握“四史”知识,形成深厚的历史功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展“四史”相关内容的学术研究,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提升教师对于“四史”教育的驾驭能力。其次,增强思政课教师“四史”教育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通过职业发展渠道及教师技能发展平台,推动教师以教学艺术呈现教学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获取方式及传授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要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挖掘“四史”中蕴含的丰富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的载体呈现“四史”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打造一支有政治、有思想、有文化和有能力的“四史”教育队伍是不断提升“四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融合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 02- 21(001).

[5]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J].中共党史研究,2011(10):5—10.

[6]张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 03- 19(001).


文章来源:胡晓燕.“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耦合性与实践路径[J].林区教学,2023,No.316(07):6-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林区教学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期刊人气:95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主办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6714

国内刊号:23-1091/S

邮发代号:14-302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