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自拟口腔溃疡散联合滋阴清胃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

  2024-11-01    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AU)、复发性口疮,多见于唇内侧、舌、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溃疡病变小如米粒,大如蚕豆,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中间凹陷,上覆盖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周围充血,有自发疼痛、烧灼感,遇食物等刺激疼痛明显加重,严重时影响语言及进食。病程1~2周甚可长达数月,并反复周期性发作,缠绵难愈。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遗传基因、免疫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药物诱导、精神压力、感染、内分泌紊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局部创伤、吸烟等因素有关。

  • 关键词:
  • 内分泌紊乱
  • 口腔溃疡
  • 口腔溃疡散
  • 微量元素缺乏
  • 滋阴清胃颗粒
  • 加入收藏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AU)、复发性口疮,多见于唇内侧、舌、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溃疡病变小如米粒,大如蚕豆,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中间凹陷,上覆盖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周围充血,有自发疼痛、烧灼感,遇食物等刺激疼痛明显加重,严重时影响语言及进食。病程1~2周甚可长达数月,并反复周期性发作,缠绵难愈[1-3]。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遗传基因、免疫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药物诱导、精神压力、感染、内分泌紊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局部创伤、吸烟等因素有关[4-5]。西医多给予氯己定、利多卡因等含漱,激光微波物理疗法、皮质激素封闭等局部治疗,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增效剂(胸腺肽、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微量元素、多元维生素等全身治疗[6];但效果不够理想。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法多样,疗效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7-9]。本文以5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口腔溃疡散联合滋阴清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和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观察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6例,所有患者均为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9.16±8.28)岁;平均病程(63.33±5.21)d。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9.97±8.95)岁;平均病程(60.22±3.56)d。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中“口疮”的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口腔黏膜病学》[1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2)18≤年龄≤65岁;3)自愿接受本研究的治疗方案,并于入组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非复发性口腔溃疡者;2)患有其他口腔疾病如癌性溃疡、白塞氏病、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者;3)有激素类药物依赖者;4)合并全身严重原发病者;5)孕期、哺乳期、备孕期女性;6)本次就诊前曾使用相关药物治疗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7)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8)无法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口服复合维生素片,每次2片,每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3次;患处外敷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每天5次,间隔2 h,药膜覆盖溃疡面积要超过边径0.5 cm。观察组采用滋阴清胃颗粒内服联合口腔溃疡散外敷治疗,内服滋阴清胃颗粒(麦门冬10 g、石斛10 g、藿香3 g、黄连3 g、苦参3 g、茯苓10 g、白术5 g、黄芪5 g、白及3 g、马齿苋5 g、车前子3 g、枳壳3 g、六神曲2 g、炒山楂2 g、炙甘草2 g),由本院药剂室配制,每日2次,早餐前、晚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次以200 mL温开水冲服;口腔溃疡散(青黛0.5 g、薄荷0.5 g、冰片0.5 g),每日给药5次,间隔2 h,药粉覆盖患处面积需大于边径0.5 cm。受试者入组后均进行健康宣教,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粗硬及油腻饮食,避免不良刺激,禁止激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

2.2疗效标准

用药5 d后依据文献[10]判定疗效。

2.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1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口腔疼痛评分。2)口腔局部病损分级量化评分:(1)溃疡面积:无溃疡计0分,<3 mm计1分,3~5 mm计2分,>5mm计3分;(2)溃疡数目:无溃疡计0分,1~2个溃疡计1分,3~4个溃疡计2分,≥5个溃疡计3分;(3)充血情况:无充血计0分,微红计1分,深红计2分,紫红计3分;(4)烧灼感:无烧灼感计0分,轻微烧灼感计1分,似热水烫感计2分,烧灼感需含冷水计3分[13]。3)溃疡愈合时间:观察2组溃疡愈合天数。4)复发情况: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

2.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5天疼痛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5天疼痛VAS评分比较

3.3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5天口腔局部病损评分比较

见表3。

3.4 2组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4。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5天口腔溃疡面积、数目、 充血、烧灼感评分比较

表4 2组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3.5 2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2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例(%)]


4、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虽是口腔科常见病,但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情绪及生活质量[14-15]。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与缺少维生素、免疫因子及心理应激等因素相关[16]。中医并无“口腔溃疡”之病名,但可纳入“口疮”“口糜”“舌上生疮”等范畴辨证论治。关于“口疮”的记载最早可追溯于《黄帝内经》,后世根据其病机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又有“口疳”“口舌生疮”“口中疳疮”“口破”“口内糜腐”“脾瘅”“骨槽风”“定马疳”等病名。本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导致脏腑热盛,热乘心脾,上炎于口而生口疮,热盛伤阴则经久难愈,阴虚火旺,上灼于口,反复发作。自拟口腔溃疡散联合滋阴清胃颗粒即是针对口疮发病的病因病机而治,综合调和心脾,滋阴泻火,内外同调,表里共治。自拟口腔溃疡散是在传统冰硼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冰片辛、苦、微寒,清热止痛,防腐;青黛咸寒,清热凉血,解毒敛疮;薄荷性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3味研磨外敷,专于清解患处之郁热。内服的滋阴清胃颗粒着眼于滋脾胃之阴、泻心脾之火,清利中焦之湿热,以断疮疡化生之源。方中麦门冬、石斛功专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清心;黄连苦寒,入心脾,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君药。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胃,清热燥湿,助黄连共清中焦之湿热;茯苓甘淡平,入心、脾经,渗湿利水,健运脾胃,宁心;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黄芪味甘、微温,托毒生肌,共为臣药。白及苦甘涩,消肿敛疮生肌;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经、脾经,解毒清热、散血消肿;藿香性辛、微温,和中化湿;枳壳苦、辛、酸,微寒,行气消积;车前子甘、微寒,清热利水,导热下行;六神曲辛、性温,消食和胃;炒山楂酸、甘、微温,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健运中焦,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纵观全方,以心脾为经,滋阴清热为纬,以滋阴泻火解毒,清心脾郁热,健运中焦以断湿源,共收消肿愈疮,治病求本之功。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自拟口腔溃疡散外敷联合滋阴清胃颗粒内服治疗的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止痛效果良好;治疗后观察组口腔溃疡局部病损(面积、数目、充血、烧灼感)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溃疡愈合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滋阴清胃颗粒、口腔溃疡散内服外敷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止痛、改善口腔溃疡局部病损、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4-67.

[2]鲍喆煊,石晶,杨晓文,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6):364-367.

[3]房宏林,杜光勇.临床常见疾病诊疗规范[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372.

[4]张秀丽,纪月岭,王丽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5):594-596.

[5]李瑞泽,武云霞.口腔溃疡致病因素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07-909.

[6]王文梅,段宁,王翔.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96-151.

[7]鲁海燕,张龙,冯锁民,等.中药治疗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9):2428-2429.

[8]黄思榕.中成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2):178-179,180.

[9]朱永福,梅丽君,谢志军.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4(6):69-70.

[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周曾同,程斌,王小平,等.口腔黏膜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67-68.

[12]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

[1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3-337.


文章来源:周巧玲,金杭英,杨刚.自拟口腔溃疡散联合滋阴清胃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31(06):1141-114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中医药科技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期刊人气:308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7072

国内刊号:23-1353/R

邮发代号:14-240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