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成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54例,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围手术期护理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能够使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全身恶性肿瘤中,口腔颌面肿瘤占8.2%的几率[1]。目前,临床医学上,手术治疗是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最佳治疗方式,在手术中,除有效切除原发肿瘤,还需对区域性颈淋巴结进行清扫。这种联合性手术有范围广、病程长、损伤大等特点[2]。临床经验表明,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充分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将浅谈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54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为45~73岁,平均年龄62.35岁;舌癌15例,牙龈癌7例,口底癌3例,软腭癌2例;19例无淋巴结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对照组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60.35岁;舌癌13例,牙龈癌6例,口底癌4例,软腭癌4例;20例无淋巴结转移,7例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心理压力很大,对疾病及手术常常会产生焦虑、害怕、紧张的心理。因此,在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需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讲解颌面部肿瘤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及引导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其次,由于口腔癌患者的口腔自洁能力差,因此,护理人员需指导和监督患者的口腔清洁,要求患者用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漱口,每次10毫升含漱3分钟,每日4~5次。最后,在手术前1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术前12小时内禁食,4小时内禁饮;戒烟戒酒;嘱咐患者术前晚间沐浴清洁全身,保证睡眠;根据规定对手术区皮肤做好消毒准备、备血、药物皮试等,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 术中护理
通过关注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电图等身体变化,常规准备氧气、吸痰器等,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1.2.3 术后护理
呼吸道护理: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术后护理的最重要环节即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由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手术产生巨大创伤、手术的特殊包扎、手术创面的渗出物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出现异常。因此,在手术完成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音、呼吸节侓、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对患者的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有效清洁,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地低流量吸氧,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95%。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当出现舌后坠时,用拉舌钳将舌拉出口外,防止气道堵塞气道。颈部护理:本院采用放置硅胶引流管连接负压球的方式来及时吸出皮下积液、积血及气体,从而防治颈部肿胀及感染。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观察颈部肿胀情况,观察负压球状态。当负压球充盈50%左右,则及时倾倒引流液;当颈部肿胀明显,引流液颜色鲜红易凝固,则立即汇报医师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饮食护理:为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同时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常规在手术后的1天,开始采用胃管鼻饲的方式注入流质食物,选择如米汤、鱼汤、牛奶等新鲜无污染的流质饮食。手术后7~10天拔除胃管,采用口进食流质饮食的方式,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饮食切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颈部感染,无呼吸衰竭现象出现,且平均住院时间为12.1天;对照组中患者7例出现肺部感染,4例出现颈部感染,2例出现呼吸衰竭,平均住院时间为21.3天。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及住院时间比较
3、讨论
对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志秀,王新兰.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2:78-80.
[2]端莉梅,姚志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口腔医学,2012,12:758-759.
吴艳.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23):174.
分享:
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 SDC)是一种高侵袭性涎腺上皮恶性肿瘤。形态似乳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约占全部涎腺肿瘤的1.8%和涎腺恶性肿瘤的10%[1],临床表现为生长迅速的肿块,常导致面神经麻痹、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中老年男性多见,病变部位以腮腺多发。
2024-11-27在医学领域,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医生的经验不足或医疗资源有限等原因,误诊和误治情况时有发生[1],且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诊断中尤为突出。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是发生在口腔、颌骨、唾液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
2024-11-26前者是一种不受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被动的生物过程;后者作为一种程序化调节发生,其特征是受控的信号通路和精确的效应机制,可分为细胞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和铜死亡等[4]。其中铜诱导细胞死亡机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2024-11-22口腔癌是一类可预防,易控制但常忽视的一类恶性疾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而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口腔癌的检出率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尽管目前医疗发展先进,治疗方法多样,在治疗效果上有一定的提升,但口腔癌的预后生存情况仍不乐观。
2024-11-22口腔白斑(OL)是常见的口腔癌前病变,其自然史的特征仍然不明确[1-2]。对OL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述报告了其恶性转化率为1.1%~40.8%[3-4]。已有研究表明,吸烟和免疫微环境与OL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5-6];但两者的关系尚未阐述清楚,例如,OL的微环境是否因吸烟状态而异。
2024-11-20口腔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积极寻找口腔癌的防治措施是目前临床研究者的主要任务。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口腔癌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探究,确定了许多口腔癌的影响因素,但这些研究还存在如样本量较少,研究结论不一致等问题。
2024-11-18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s),由细胞质膜向内出芽产生的早期核内体逐渐演化,在聚集形成多囊体后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形成了外泌体这一具有脂双层结构的小泡,因其内包裹有核酸、蛋白质等细胞内物质,而在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及细胞间通讯的信号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2024-10-29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由于术后卧床时间长、手术损伤血管内皮及恶性肿瘤细胞的影响,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4]。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口底癌伴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在肿瘤切除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手术复杂且风险大,术后出现伤口肿胀、间歇性渗血、伤口延迟愈合,进一步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
2024-09-23口腔癌指发生于唇、舌、牙龈、颊部、口底、口咽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常伴有淋巴结转移,是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2020年我国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联合测算数据显示,我国口腔癌新发病例约6.51万,总死亡人数约3.52万[2]。其中舌癌在口腔癌中占比约1/3~1/2,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3]。
2024-09-10口腔癌是发展中国家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牙龈、颊部、舌部等部位,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一般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或放化疗治疗该病,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5年内生存率高达60%,且越早治疗预后生存期越长[1]。因此,寻找有效的血清指标对口腔癌早期诊断、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024-08-28人气:10641
人气:9902
人气:8871
人气:7441
人气:642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
期刊人气:1680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5245
国内刊号:44-1407/R
邮发代号:46-225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8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