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理县包虫病流行病学的现状以及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对理县辖区13个乡镇进行样采集,分析包虫病流行病学现状及特性。结果:对6-12岁儿童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1例呈阳性反应,检出率为2.04%(男,1/49),对19岁以上居民进行B超检查显示有4例呈现阳性反应,经血清学进一步检验,检出率分别为3.70%(男,1/27)、4.55%(女,1/22)、16.67%(男,1/6)、0.56%(男,1/180);500份问卷反馈显示,2018年我县居民在包虫病防治知识评分上均高于2017年评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随着人们对包虫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理县包虫病发生率呈现的是下降趋势,通过对居民生活习惯的指导,有效的预防包虫病的发生,应进一步加强包虫病的宣传和控制力度,巩固包虫病防治成果。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重大疾病防治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的规定,2018年我们对全县2-18岁幼儿及学生、农牧民和干部职工开展了包虫病的现况调查,以分析包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客观的、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数据参考[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取样本的形式,对理县13个乡镇2-18岁幼儿及学生、农牧民和干部职工进行B超影像结合血清学调查。
1.2 方法 在13个乡镇按照《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采用腹部B超和血清学方法,对农牧民、学生、居民、干部职工及援助藏区工作人员开展人群查病。同时抽取全县13个乡(镇)的农牧民和17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各50名以及4所寺庙20名宗教人士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要求当场回收,对文化水平低的农牧民工作人员可代为填写,漏填项当场补填。
1.3 评价标准 采用《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相关规定作为评价指标,并用同一台B超影像进行检查,针对疑似病例借助血清学方法进一步进行检验,统计病患例数及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项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x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6~12岁检查阳性反应,见表1。
表16~12岁检查阳性反应[n/%]
2.2 19岁以上检查阳性反应,见表2。
表219岁以上检查阳性反应[n/%]
2.3 2017年与2018年疾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显示,总发放5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2018年居民在疾病知识及预防知识评分上均高于2017年评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
表22017年与2018年疾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显示[x±s,分]
3、讨论
包虫病主要由于感染棘球绦虫为主的感染性疾病,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皮疹、红斑、腹部不适,疾病进展较快,病程长,疾病发展到后期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腹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黄疸,伴有极高癫痫发作几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包虫病易发于牧区,由于当地居民疾病防范意识降低,防疫功能落实不到位,导致包虫病发生率较高[2-3]。理县位于省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为藏族、羌族聚集地,当地居民半农半牧,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导致我县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包虫病给我县农牧民健康及畜牧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加强包虫病防治宣传力度,制定有力的防治措施,提高农牧民和学生对包虫病的认知,大程度降低疾病发生[4-5]。本项调查数据显示,对6~12岁儿童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1例呈阳性反应,检出率为2.04%(男,1/49),对19岁以上居民间B超检查显示有4例呈现阳性反应,经血清学进一步检验,检出率分别为3.70%(男,1/27)、4.55%(女,1/22)、16.67%(男,1/6)、0.56%(男,1/180),患者主要分布在薛城镇、古尔沟镇、杂古脑镇等三个地区,应加大此区域健康宣传工作;从500份问卷反馈得知,2018年居民在疾病知识及预防知识评分上均高于2017年评分,随着对包虫病预防知识的普及,理县包虫病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对居民生活及饮食的指导,有效提高居民疾病防范意识,应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力度,巩固包虫病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雨,王晓英,董浩等.牛羊包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36(1):49-52.
[2]王芳.康定市包虫病流行病学的现状和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205-3206.
[3]张翠花,王得文.家畜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18,37(1):42-43.
[4]何伟,尚婧晔,喻文杰等.四川省石渠县包虫病流行病学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9):850-854.
[5]史映红,陈正杨.四川江油市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6,14(4):198-200.
张庆茂.四川省理县包虫病流行病学现状调查[J].养生保健指南,2019,(50):2,44.
分享: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坏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自1990年开始对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来,乙肝的报告发病率一直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居于前列。我国乙肝防治任务依然严峻,疾病负担较重。
2024-11-04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较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结核菌以后容易发生结核病,校园内人群密集,一旦存在传染源,容易造成传播。学校结核病流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危及当地的社会稳定。
2024-10-31聋病是导致人类感觉功能障碍的最重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社会交往,有超过一半的聋病与遗传有关。研究表明,非综合征型耳聋是单基因遗传病,因此针对聋病基因的研究对于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价值。随着聋病三级预防关口的前移,目前逐步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有可能实现对耳聋的病因预防。
2024-09-26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以播散性(全身性)斑丘样小疱疹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人群聚集的集体单位暴发或流行。水痘会因为疱疹抓破等因素造成细菌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有研究发现水痘疱疹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57.64%。
2024-09-09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由正粘病毒科中的负链RNA病毒引发,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3种,其中甲型流感是引起流感暴发的最主要原因。流感起病急,易大范围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流感已引发超过5次全球大流行,对全球健康和经济产生巨大压力和负担。
2024-09-03东盟连续4年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人员来往更加密切。东盟国家地处热带地区,多种传染病高发,从东盟国家传入流行性感冒风险也随之增大。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各地都发生过流行或大流行。
2024-08-02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病原为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在以食肉动物为终末宿主、多种哺乳动物为中间宿主中维持其生活史循环,可引起囊型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和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
2024-08-02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健康人群携带率为0.0%-15.5%。根据荚膜多糖,Nm可分为12个血清群,绝大多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由A群、B群、C群和W群Nm引起。Nm通过定植在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而导致流脑,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隐性感染率高等特点。
2024-07-0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截至2023年6月23日,全球累计报告了COVID-19确诊患者共计767 518 723例,其中死亡患者6 947 192例。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持续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变异,至今已经演化出多种变异株,且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致病性。
2024-06-2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又名“恐水症”,病死率几乎100%,全球每年约5.9万人死于该病,其中95%以上人因犬伤所致,我国每年约2 000人死于该病,居全球第二位,近年监测显示全国的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威海市2002—2022年累计报告狂犬病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已死亡。
2024-05-20人气:15282
人气:14816
人气:14678
人气:14462
人气:1319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12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49
国内刊号:33-1340/R
邮发代号:32-29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40
影响因子:1.212
影响因子:0.321
影响因子:3.24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