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由于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近年来我国原发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下简称“脑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治疗期间,青年脑肿瘤病人多由其配偶进行照顾,配偶不仅需要承担病人繁重的照顾任务以及自身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还需要面对直接或间接医疗费用导致的支出增加和治疗期间夫妻收入减少等经济压力。
30
0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致命性肿瘤,病人的预后较差,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s, GBM)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6个月。目前,尚无恶性胶质瘤有效的预后或治疗靶点,因此,探索功能性肿瘤相关基因不仅可发现神经胶质瘤进展的新机制,还可识别治疗干预的可能靶点。
31
脑胶质瘤(gliomatosis cerebri,GC)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发病率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60%,5年存活率较低,仅为33%左右。GC的发病机制暂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染色体畸变、癌基因扩增、电磁辐射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神经功能异常、感觉异常、行为异常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34
胶质瘤是一种具有强侵袭性、致死性的恶性脑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发病率占所有胶质瘤的50%,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6%,若不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仅有6个月[3]。有研究报道,基因突变、环境变化等是诱发胶质瘤的重要因素。
70
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80%[2]。WHO分级为4级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预后最差。虽然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应用替莫唑胺(TMZ)化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部分患者的预后仍较差。这可能是由于胶质瘤手术方法的局限性,无法将病变与正常脑组织完全分离。
胶质瘤是大脑神经胶质细胞起源的最常见颅内恶性肿瘤,约占成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70%。根据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分类标准,分为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1]。这两种级别的胶质瘤在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手术前准确地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对制定手术和术后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4
脑胶质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脑胶质瘤目前的主要治疗策略仍是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但治疗效果并不乐观,因此,临床亟需探寻一种有效且特异靶向清除脑胶质瘤细胞的治疗策略,这对于全面提升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脑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脑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0%。它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1-3],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的原发性胶质瘤。手术切除实体瘤是目前脑胶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和转移病灶是减少肿瘤复发的有效方法。
17
微小RNA(miR)属于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可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结合,通过抑制靶基因的翻译过程或促使靶基因mRNA降解,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3]。有研究表明,miR-665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但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4-5]。
22
脑胶质瘤的主要临床特点有浸润生长、局部侵袭及过度增殖等,临床上无法手术全切,且容易复发,患者整体预后并不理想。因此,评估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并给予个性化治疗是神经外科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有学者提出,包括脑胶质瘤在内的肿瘤患者会表现出凝血功能异常。
目前针对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患者主要推荐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并通过定期复查监测疾病转归,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且2年内多数患者不会复发[4]。而部分手术治疗患者随访中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者,总生存期往往不足6个月[5]。目前替莫唑胺已逐渐被应用于脑胶质瘤治疗中并有着特殊作用机制。
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之一,由胶质细胞引起,良性瘤生长缓慢,患者病程较长;恶性瘤生长快,患者自症状出现到就诊多在半年之内[1]。脑胶质瘤具有典型的侵袭性和耐药性,尽管临床上已经尝试使用创新疗法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针对表观遗传变量的治疗及多模式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预后依旧较差[2]。
29
脑胶质瘤是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临床常见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可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认知能力异常、颅内压升高等症状。目前,这类患者主要通过显微镜下切除进行治疗,能够对瘤体进行精准切除,但对脑胶质瘤Ⅲ ~ Ⅳ级患者而言,接受最大限度地瘤体切除治疗后复发率、死亡率仍较高。
16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仅为5%[1]。手术切除作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虽然能够提供治疗机会,但伴随较大的创伤。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2]。微波消融(microwaveablation,MWA)作为一种新兴的热消融技术,在多种器官的局部肿瘤治疗中已确立了其重要地位[3-5]。
10
脑胶质瘤(glioma)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1],我国年发病率为5-8人/10万人[2],且男性多于女性。脑胶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颅压增高、功能障碍(神经和认知)以及并发癫痫等[3],呈浸润性生长,常影响脑功能区,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4
影响因子:2.985
影响因子:0.992
影响因子:0.444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0.943
影响因子:0.85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