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HCG22在皮肤鳞癌(S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宫颈癌诊断及高危HPV感染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5例SSCC患者,其中包括78例高危型HPV(HR-HPV)患者,同时选取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RT-qPCR检测SSCC患者和对照受试者血清中HCG22的表达,ROC曲线分析HCG22对SSCC的诊断效能。根据SSCC患者血清中HCG22表达水平的中位值将SSCC患者分为HCG22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其与SSCC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HCG22与SSCC患者的病理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HCG22是否与高危型HPV感染SSCC具有独立相关性。结果和健康受试者相比,SSCC患者血清中HCG22表达显著降低,其诊断S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9394,截点值为0.3850,灵敏度88.18%,特异度92.00%。
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可以防止物理损伤、化学刺激和微生物入侵,然而,化学物质、紫外线辐射、烟雾和污染物等多种危险因素会导致皮肤损伤甚至皮肤河北医药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第二大常见原因[3]。CSCC是皮肤上皮的恶性增生,占所有皮肤癌的20%~50%[4]。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各种生物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癌症干性和肿瘤发生[5],它们在CSCC细胞行为中的作用也已被广泛研究[6-8]。LncRNAHCG22(HLAcomplexgroup22)是常见lncRNAs的一种,已被报道在食管鳞癌、口腔鳞癌等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下调且发挥一定抑癌作用,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新靶点[9-10]。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11]。据报道,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12]。宫颈癌的发展过程是从正常宫颈上皮通过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发展为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浸润性癌。根据致癌能力,HPV可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HPV(HR⁃HPV)类型,其中HR⁃HPV16/18占侵袭性宫颈癌感染的70%,是最常见的致癌HPV类型[13]。大多数HPV感染是短暂的,个体免疫功能强的人大概会消除感染[14]。但是,免疫特性受损会降低清除HPV感染的能力,并且宫颈内持续存在HR⁃HPV感染会增加宫颈癌发生危险[15-16]。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侵袭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有所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实施了筛查计划[17],HPV检测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筛查策略[18]。本研究探讨HCG22在S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宫颈癌诊断及高危HPV感染预测的临床价值,为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皮肤鳞癌患者125例(SSCC组),年龄26~57,平均年龄(38.04±6.61)岁。125例皮肤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期50例,Ⅱa期41例,Ⅱb期34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01例;浸润深度≤1/2肌层86例,<1/2肌层39例;高危型HPV(HR⁃HPV)感染阴性患者47例,阳性患者78例。另取同期体检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确诊为皮肤鳞癌者;②术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疗、化疗或生物免疫治疗者;③能配合本次研究及病历资料完整者。
1.2.2排除标准:
①下生殖道非HPV相关癌症,如与HPV无关的黑色素瘤;②术前已行放疗、化疗或生物免疫治疗者;③术前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3方法
1.3.1HR⁃HPV检测:
RocheCobasHPV实时PCR检测(Switzerland,Roche,Cobas4800)按照制造商的检测HR⁃HPV感染的方案用作本研究的主要检测方法。该检测可检测14种HR⁃HPV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和68。当机器判断为其中任何一种HPV为阳性时,判断该疾病为HR⁃HPV阳性。
1.3.2RT⁃qPCR:
所有受试者在入组时采集空腹静脉血,2h内分离血清,并储存在-80℃冰箱中保存。使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美国)从血清中提取总RNA,然后使用反转录试剂盒(Invitrogen,美国)反转录合成RNA的第一链cDNA。使用SYBRGreenPCR试剂盒(日本TaKaRa)进行实时PCR。GAPDH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以GAPDH的表达为标准,计算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见表1。
表1引物序列
1.4统计学分析应用
SPSS21.0和GraphPadPrism8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2组比较采用Fisher检验,多组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价值,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评估HR⁃HPV感染阳性CC患者的影响因素,采用Enter法筛选自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LncRNAHCG22
在皮肤鳞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且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本研究共纳入125例SSCC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受试者,RT⁃qPCR检测血清中HCG2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SCC患者血清中HCG2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为进一步探讨血清HCG22表达水平对SSCC的诊断价值,绘制以HCG22表达量区分SSCC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的ROC曲线(P<0.0001),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9394,截点值为0.3850(灵敏度88.18%,特异度92.00%)。表明血清HCG22水平对SSCC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见图1、2。
图1RT⁃qPCR检测血清中HCG22的表达
图2ROC曲线分析HCG22对SSCC患者的诊断效能
2.2血清HCG22表达水平与皮肤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以SSCC患者血清HCG22水平的中位值将SSCC患者分为HCG2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进一步分析血清HCG22水平与S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HCG22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深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见表2。
2.3HCG22低表达可辅助鉴别皮肤鳞癌HR⁃HPV感染
根据HPV检测结果,将SSCC患者分为HR⁃HPV阴性组(n=47)和HR⁃HPV阳性组(n=78)。RT⁃qPCR结果显示,在HR⁃HPV感染阳性SSCC患者血清中,HCG2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R⁃HPV阴性SSCC患者(P<0.001)。进一步绘制以HCG22表达量区分HR⁃HPV阳性SSCC患者和HR⁃HPV阴性感染SSCC
表2皮肤鳞癌患者血清HCG2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例项目HCG22低表达组高表达组χ2值P值年龄(岁)0.07239-<35(n=62)3230≥35(n=63)3132肿瘤大小(cm)0.3972-≤4(n=65)3134>4(n=60)3228临床分期19.78<0.0001Ⅰ期(n=50)3515Ⅱa期(n=41)2120Ⅱb期(n=34)727分化程度9.6320.0028高分化(n=36)2610中低分化(n=89)3752淋巴结转移13.520.0002有(n=24)420无(n=101)5942浸润深度27.80<0.0001≤1/2肌层(n=86)5729>1/2肌层(n=39)633
患者的ROC曲线(P<0.0001),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7381,截点值为0.3150(灵敏度83.33%,特异度68.09%)。见图3、4。
图3RT⁃qPCR检测血清中HCG22的表达
2.4HCG22与皮肤鳞癌高危型HPV感染具有独立相关性
2.4.1比较分析
HCG2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SSCC患者中HR⁃HP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在HCG22低表达的SSCC患者中,HR⁃HPV感染阳性患者52例(82.54%),显著高于HCG22低表达者(P<0.01)。表明HCG22低表达SSCC患者有更高的HR⁃HPV感染发生率。见表3。
2.4.2进一步探究
HCG22是否与HR⁃HPV感染阳性SSCC患者具有独立相关,我们首先通过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对SSCC患者各临床指标与HR⁃HPV是否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单因素回归分析
图4ROC曲线分析
HCG22对HR⁃HPV阳性SSCC患者的诊断效能表3HR⁃HPV阳/阴性SSCC患者HCG22表达例HR⁃HPV感染HCG22高表达(n=62)HCG22低表达(n=63)阴性(n=47)3710阳性(n=78)2652χ2值24.17P值<0.001结果,将P<0.01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HCG22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后,血清HCG22与皮肤鳞癌患者HR⁃HPV⁃感染具有独立相关性(P=0.019,OR=2.587,95%CI=1.168~5.733)。以上结果表明,HCG22低表达SSCC患者相较于HCG22高表达SSCC患者而言,由HR⁃HPV感染的风险更高。见表4。
表4HCG22与皮肤鳞癌高危型HPV感染具有独立相关性项目
3、讨论
近年来,SS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预后通常是有利的,大多数患者通过局部治疗治愈,除了一小部分(<10%)远处转移或复发不适合手术或放疗。初始病变最常见于(80%)头颈部(H&N):转移可能发生在淋巴结、肺、肝脏或骨骼[20]。化疗(CT)适用于以姑息治疗为目的的复发性或转移性(R/M)疾病,最常用的药物方案是以顺铂为基础[21],可是其临床缓解效果有限。因此,确定R/MSSCC的有效治疗方法及靶点是迫切的需求。本研究发现LncRNAHCG22在皮肤鳞癌中低表达,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这或许能为该病在临床上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人乳头瘤病毒作为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DNA病毒,具有高度组织和宿主特异性,可以引起黏膜增生到恶性肿瘤的多种病变。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发生改变,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或细胞因子,造成机体出现炎性反应及组织损伤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22]。HPV根据致病能力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临床病理研究证实,除了在宫颈癌中被广泛(>90%)检出,HPV也可以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以及消化道癌、膀胱癌、肺鳞状细胞癌和阴茎癌等人类多种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中被检出[23-24],提示与HPV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到HCG22低表达组的皮肤鳞癌患者HPV高危型发生较多,这提示HCG22在临床也具有一定成为HPV高危型皮肤鳞癌的诊断标志物。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究HCG22在皮肤鳞癌中对HPV亚型致病的影响,例如HPV16是HPV家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高危致病型,HPV16E7已被确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原癌蛋白,能够绕过细胞周期检测位点,破坏细胞周期的负调控最终诱导恶性肿瘤的发生[25]。以期进一步为皮肤鳞癌的诊断及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尤其,郭辉,孔凡慧,等.联氨基姜黄素诱导DC细胞成熟抑制小鼠皮肤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39-42.
[6]卞坤鹏,徐保来,李伟栋,等.LncRNARP11-789C1.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向miR-558调控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1731-1735.
[7]许文,刘绪宏,刘华.下调HOXA-AS2/miR-20a通路促进皮肤鳞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0,42(20):2003-2011.
[8]郑云鹏,蔡丙杰,李旭阳,等.lncRNADLX6-AS1通过靶向miR-16-5p/NUCKS1调控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8):607-615.
基金资助: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2019020130-418);
文章来源:才曼,刘迎春,李冰.LncRNAHCG22在皮肤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药,2024,46(23):3529-3533.
分享:
基底细胞癌(B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其好发于颜面等皮肤暴露部位,尤其在鼻部较为常见[2]。我科自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使用双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患者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2025-04-10NMSC临床多见,预后相对较好[1]。BCC发病率一般大于cSCC,二者发病率比例据多项研究估算大致为1∶1至4∶1[2-3];但BCC由于恶性程度较低,侵袭及转移能力较弱,所以死亡率显著低于cSCC[4]。黑色素瘤临床少见,但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远高于其他皮肤恶性肿瘤[5]。
2025-03-24黑色素瘤通常来自皮肤和黏膜等部位,是一种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有很大差别,白人群体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发病率较低[1]。一旦黑色素瘤细胞获得侵袭性并开始扩散,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治疗和预后,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5%~20%[2]。
2025-02-24巨噬细胞分化抗原(Mac)-1可参与机体免疫反应、防御作用,且可对白细胞浸润、迁移等造成影响,而白细胞对肿瘤生长、转移具有促进作用,其表达缺失可造成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2]。缝隙连接及通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
2025-01-09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可以防止物理损伤、化学刺激和微生物入侵,然而,化学物质、紫外线辐射、烟雾和污染物等多种危险因素会导致皮肤损伤甚至皮肤河北医药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第二大常见原因。CSCC是皮肤上皮的恶性增生,占所有皮肤癌的20%~50%。
2024-12-24外毛根鞘囊肿(trichilemmal cysts, TC)是临床中相对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临床大多数表现为表面光滑,质地坚实的皮下结节,凸起或与皮肤平齐,活动度可,通常无自觉症状;原称皮脂腺囊肿,随后发现其囊壁细胞与皮脂腺无关,而是来源于毛囊峡部的外根鞘,其角化属于毛鞘角化型,故称之为毛根鞘囊肿。
2024-11-04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aneurysmal fibrous histiocytoma, AFH)在1981年由 Santa-cruz 和 Kyriatos首先报道,其作为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种特殊变异类型, 是极少见的病理亚型[2],现将笔者诊治的5例AFH报道如下,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5例患者均为2020 年8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笔者诊治的门诊患者,具有详细病史资料,5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皮损分析。
2024-11-04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或其附属结构的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常出现在部分皮肤病之后,或由各类癌前病变进展形成,常好发于头面部,其次为上肢及下肢,通常表现为结节或溃疡,5年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8%及5%,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定位诊断具有明显优势,而CT用于评价骨质破坏较敏感。
2024-11-01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或其附属结构的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常出现在部分皮肤病之后,或由各类癌前病变进展形成,常好发于头面部,其次为上肢及下肢,通常表现为结节或溃疡,5年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8%及5%,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2024-10-30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皮肤所致,常常表现为数目多的顶部扁平的小丘疹,多发面部、手背及前臂部位,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扁平疣一般病程长,易复发,如皮损位于颜面部将会严重影响美观,患者身心健康受影响,目前无特效疗法。
2024-09-23人气:18558
人气:16684
人气:16022
人气:15584
人气:1530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期刊人气:8704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7386
国内刊号:13-1090/R
邮发代号:18-3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