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夜尿症状改善及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7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OG)87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PSA、最大尿流率,比较2组术后夜尿及尿频次数,比较2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PABSS评分。比较2组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2组患者术后PSA、最大尿流率得到改善,术后夜尿及尿频次数显著降低,患者术后IPSS评分、OABSS评分、QOL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尿频、夜尿次数、IPSS评分过高、OABSS评分过高是影响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而年龄、尿频夜尿次数过多、IPSS及OABSS评分过高是术后影响夜尿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成年男性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前列腺过渡区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增生[1-2]。前列腺增生通常发生在尿道附近的小区域(过渡区)[3]。临床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对干预的需求也随之增加[4]。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观察、等待和手术治疗[5]。然而,手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很多,因此选择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新科技手段的发展,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采用了更先进的外科技术[6-7]。其特点是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认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更适合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前列腺体积>80 mL的患者,避免了前列腺增生体积和时间的限制[8]。其他研究表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在降低传统前列腺增生手术并发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9]。Hu等[10]研究表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手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显著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术后尿道狭窄和再手术率较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伴有夜尿症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随着夜尿症频率的增加,睡眠中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疲劳、肌肉僵硬和注意力下降[11]。夜尿症有多种原因。临床结果显示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夜尿症可能表现出与其他下尿路症状不同的临床过程[12]。因此,夜尿症的改善常被视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观察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改善情况。对治疗后患者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夜尿症的危险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7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OG)87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OG组与CG组在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前列腺大小、病程、居住地、学历、吸烟史、饮酒史、饮食、收缩压、舒张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OG和CG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2组患者均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1],依从性好,临床资料完整,均符合手术指征;②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研究;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泌尿系统感染;②肝肾功能异常;③中途退出试验者;④有精神病史者;⑤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者;⑥未受访者。
1.3手术方法
术前严格准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采用截石位。(1)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调整手术姿势,电切割功率设定为120 W、电凝功率40~80 W,采用5%葡萄糖溶液进行连续低压灌溉。(2)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电凝功率100 W,电切功率160 W,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连续低压灌洗。2组手术方法相同,扩张尿道后插入电切镜后,观察前列腺。在5点钟和7点钟,从膀胱颈到精丘,深至“前列腺外科包膜”进行切除。切除左、右叶前列腺组织。电切手术迅速,范围由内向外,不超过精阜。切除后修复前列腺尖、膀胱颈部、前列腺窝等创面,并将前列腺切除组织从膀胱中冲出并仔细止血。
1.4观察指标
(1)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2)记录最大尿流率(Qmax)。(3)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共有7个维度,包括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尿不尽感、排尿中断、尿线变细、排尿等待等,每项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分0~5分,以高者为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13]。(4)生活质量(QOL)评分标准包括12个项目(食欲、精神、睡眠、疲劳、疼痛、家庭理解与合作、同事理解与合作、对自身疾病的知识与认知、治疗态度、日常生活、治疗不良反应和面部表情)[14]。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每项评分1~6分,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膀胱过度活动症状量表(OABSS)共有4个维度。0~5分表示轻度膀胱过度活动,6~11分表示中度膀胱过度活动,12分以上表示严重膀胱过度活动[15]。(6)分析影响夜尿症的危险因素。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夜尿症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术后指标的改善
2组术前PSA、Qmax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PSA、Qmax表达均改善(P<0.05)。术后OG组PSA表达低于CG组,Qmax表达高于CG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指标改善情况
2.2 2组患者术前、术后IPSS评分比较
2组术前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组IPSS评分均改善(P<0.05)。术后OG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前、术后IPS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术后OABSS评分比较
2组术前OAB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组OABSS评分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OAB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OABSS评分改善情况分,
2.4 2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术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分,
2.5影响夜尿症症状改善的因素分析
通过比较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临床参数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发现2组共有43例患者经治疗后夜尿症状改善不明显,115例患者经治疗后能有效改善夜尿症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PSA、Qmax、排尿症状、梗阻症状、IPSS评分、OABSS评分、QOL评分、治疗方法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前列腺肿瘤标志物(PSA)(P=0.005)、Qmax(P=0.002)、IPSS评分(P=0.003)、OABSS评分(P=0.004)、QOL评分(P=0.001)和治疗方法(P=0.001)是夜尿症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PSA高、Qmax低、IPSS评分高、OABSS评分高、QOL评分低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出现夜尿症症状的风险增加。见表6、7。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逐渐成为泌尿外科最受关注的疾病之一[16-17]。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良性疾病[18]。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无止境、等待排尿等下尿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本研究对部分接受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疗效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是经尿道手术领域的一种新方法,它将等离子切割技术应用于泌尿内镜系统,以达到前列腺切除的目的[20]。本研究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发现经治疗干预后,患者的排尿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AS水平显著升高,而Qmax显著降低[21]。结果显示术后OG中PSA的表达明显低于CG,而Qmax的表达明显高于CG,这与Pahwa等[22]研究的结论一致,表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手术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能造成更小的伤口,而且操作相对简单。因此,术后患者PSA、Qmax表达等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研究表明,单级电极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逐个切除肥大的前列腺组织,具有长期疗效,显著改善Qmax、IPSS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23]。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吻合。在本研究中,OG的IPSS评分改善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感、间断排尿、尿线变细、排尿等待)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创伤较小,局部炎症刺激反应较易恢复,尿频增加和夜尿症症状较轻,尿道越直,尿道阻力越小,膀胱残余尿量减少,从而减少术后夜尿症症状,提高IPSS评分。
表6影响患者夜尿症症状改善的因素分析[n(%)](平均值±标准差)
表7影响夜尿症改善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长期进展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如果梗阻持续存在,会导致膀胱功能下降,导致膀胱过度活动,从而导致OABSS评分升高。膀胱过度活跃会导致尿频、尿急或夜尿症增多[24]。本研究结果显示,OG患者术后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Hu等[25]研究的结果相似,说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能使膀胱出口松弛,术后患者逼尿肌功能恢复迅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虽能改善术后夜尿症症状,但多数患者在解除膀胱出口梗阻后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尤其是术后3个月内,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6]。但本研究结果显示,OG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尿症状,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7]。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夜尿症状改善的独立因素,年龄越大,术后夜尿症症状改善越差,夜尿症的进展与夜尿症的进展呈正相关[28]。本研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夜尿症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0岁、PSA高、Qmax低、IPSS评分高、OABSS评分高、QOL评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出现夜尿症症状的风险增加。
尽管这项研究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更为有利,但本研究仍有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7]孟亚莉,郑松柏.老年人夜尿症的危害及其治疗和管理策略[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18,5(3):19-23.
[20]陈延,孙超,甄福康,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夜尿改善情况研究[J].河北医药,2020,42(19):2931-2934.
[28]王伟,陈山,闫伟,等.北京50岁及以上男性夜尿患病率调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4):3947-3950.
基金资助:石家庄市科学技术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191460423);
文章来源:陈延,孙超,甄福康.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夜尿症状改善的多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24,46(18):2804-2808.
分享:
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体增大,导致尿道受压、膀胱出口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高危患者群体中,如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治疗难度和风险均显著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5-04-02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2]。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3-4]。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CP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4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 - 2]。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 CP) 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 CP 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2中医药治疗CP在改善排尿症状、局部疼痛症状、焦虑抑郁状态、性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属下焦精室,易受湿热之邪侵扰,“慢性”二字又指出该疾病病程较长,从中医学的角度,久病血瘀入络,瘀血、湿热壅塞精室,胶结难清,导致症状频出、缠绵难愈。
2025-02-06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或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盆底不适或疼痛,伴随下尿路症状,可伴有失眠、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同时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及生育功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25-01-15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临床常见的男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由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以盆腔疼痛或不适、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人群广泛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025-01-07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疾病,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区长期反复疼痛,可伴随尿痛、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尿线变细等排尿异常以及早泄、遗精、射精后疼痛等性功能异常,严重可引起膀胱刺激征、血尿及阳痿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乏力、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
2024-12-23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以尿频、尿道刺激症状、排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并可伴随性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1]。目前,CP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常使用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和物理技术治疗,但疗效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治疗更为困难[2]。
2024-11-26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男性尿道周围区域的基质和上皮前列腺细胞增殖导致的一种最常见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并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相关研究调查显示,BPH在40岁以后患病率迅速升高,50~60岁BPH发病率超过50%。
2024-11-15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也是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中医称之为“精癃”“癃闭”。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肾积水,损害肾功能。该病通常发生于40 岁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BP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24-10-31人气:22394
人气:13037
人气:11569
人气:10693
人气:99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1736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708X
国内刊号:42-1815/R
邮发代号:38-152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