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单细胞测序是针对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进行测序,能更好地认识细胞之间的差异,解决了普通测序带来的异质性问题。头颈部恶性肿瘤已经成为癌症相关疾病死亡的第六大病因,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于揭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异质性、描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微环境、评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抵抗、探究循环肿瘤细胞的作用等方面。
157
0
弥漫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WHO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瘤、Ⅱ级和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的准确分级是做出诊疗计划及评估患者预后的前提[1]。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通过分析随时间推移组织中造影剂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肿瘤微循环的改变,可用于脑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和疗效评估等。
68
头颈部鳞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其生存时间的中位值在10~13个月之间,5年总体生存率在50%左右,预后较差[1]。当今,头颈部鳞癌治疗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头颈部鳞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准确的预测模型来指导治疗。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不仅决定了肿瘤的生长行为,还影响着肿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111
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与该肿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明确MB的分子病理,进一步确定分型,并依据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判断预后。本文从MB的遗传(分子)群入手,根据MB发生发展中的细胞、基因、分子变化,综述MB的分子分型、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140
同步放化疗是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该法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引起多种症状,且症状强度通常在治疗的最后1周达到顶峰。除了同步放化疗毒性反应带来的特异性症状(如口干、唾液黏稠、味觉障碍等)外,治疗过程会产生许多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悲伤、痛苦、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能导致治疗中断。
29
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颅内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单纯手术无法彻底根除,术后需要辅助放射治疗并联合化疗。放射性脑损伤是放疗常见的并发症,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与放射性脑坏死及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设计放疗计划时应在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尽量降低正常脑组织受量。
35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术前误诊率较高,最常被误诊为脑膜瘤,其起源于毛细血管的外皮细胞,并非脑膜细胞,有多向分化潜能。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两种肿瘤的主要方式,其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上有相似性,易误诊,不易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21例及Ⅱ级脑膜瘤39例。
33
脑肿瘤病人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往往表现出更差的社会、情感、认知、躯体功能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以往传统对脑肿瘤病人的病情评估主要依赖于CT、核磁共振成像(MRI)、实验室检查等客观评价指标,而这些指标无法反映病人的主观感受和HRQoL。
209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传统分类方法将胶质瘤根据恶性程度分为高级别与低级别两大类,不同级别胶质瘤治疗方案及预后差别较大。随着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标记物检测的广泛应用以及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胶质瘤治疗及预后与某些特定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密切相关;
77
在头颈部肿瘤疾病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背景下,多数肿瘤病人处于慢性带病生存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头颈部肿瘤疾病本身导致了众多功能障碍,且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所致头颈部副作用与并发症众多,病人需要的持续性支持照护类型繁多复杂。
122
喉癌是发生于头颈部的恶性肿瘤疾病,生活习惯、环境同样也是影响喉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存在长期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的患者,罹患喉癌的风险相对较高[1]。喉癌的临床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大小、范围以及有无原处转移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2]。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的应用,可以在镜下观察病变的发生情况,进而做出判断,医生的专业能力、临床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89
头颈部肿瘤包括鼻腔、副鼻窦、口腔、咽和喉部的恶性肿瘤, 这些肿瘤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目前位居全球高发癌症第6位; 2018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全球新增病例约89万, 死亡病例高达45万, 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 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增加30%[1]1]。
79
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发病原因为垂体前叶细胞分化异常。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治疗包括显微镜切除术、神经内镜切除术。神经内镜切除术的术野清晰、创伤较小、没有盲区,还会降低并发症。所以,本研究就对此技术切除垂体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55
颅内肿瘤是发生于颅内组织的肿瘤,病因尚未明确,电离辐射被认为是其危险因素,病人常出现头痛、呕吐等临床表现,需及早进行治疗。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切除病灶,降低颅内压,减轻肿瘤负荷,进而缓解病人症状。
85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tumor,HNT)发病率位居人类所有肿瘤疾病的第7位[1]。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HNT患者83万例、死亡43万例[2],我国每年新增37.2万例、死亡8.8万例[3]。其临床类型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依次为甲状腺癌、鼻咽癌和口腔癌[3]。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HNT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更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4]。
87
影响因子:0.203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201
影响因子:0.319
影响因子:1.168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