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人民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已经从满足物质需求为主转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为主,新疆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内地一道共同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任务。在长期建疆过程中,文化润疆发挥凝聚功能、动力功能、启发功能、调节功能和导向功能,推进新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和生态良好。
1118
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进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已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化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弘扬、传承和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5G、VR、AR、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平台,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借助数字化形式重现其生命活力。
149
认真挖掘与利用苏州江南文化的红色基因,赓续苏州红色血脉,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融合。本文立足"场域—惯习"研究视野,对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宣传实践加以审视,展现红色江南内部巨大的生命活力和逻辑张力,突出长三角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传播价值和导向意义。
307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处于一个重要的数字化背景,各种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已在各个领域内进行运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保护工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诸多的限制,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也易出现损坏、遗失等等负面情况,而采用数字化技术就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以上诸多问题。
在全球本土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遗产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强,专家学者所发表的关于非遗的文章数量一直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非遗研究值得引起更广范围的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研究和分析温州非物质遗产在温州本土以及对外的传播现状。
201
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通过逐渐积累、沉淀的方式,形成了具有精神属性的文化。它一方面显示了创造这种文化的集体心理价值,另一方面展示了作为这种文化实践者的生活方式。陕西秦绣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通过文化产业化发展途径,获得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并且,形成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基本发展原则。
203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采访4位清远连南瑶族扎染传承人和文化馆工作人员、在网上收取了241份有效问卷这三种方式,了解瑶族扎染的历史文化、所面临的困境、扎染的制作流程以及销售情况等。根据获得的资料和数据,探索瑶族扎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建立数据库、构建"多元传播赋能模式"、旅游开发、创新和活化传承方式以及"非遗+科技"的新对策。
592
厘清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类型,阐述其存在状态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的对象、主体与经费;探索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这项研究回答了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以及"怎样保护"等颇具"纲领性"的几个重要问题。
512
拥有大量的革命遗迹的陕西省,目前仍然面临着革命遗迹红色文化不能进行有效传播的困境,同时由于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而无法对陕西革命遗迹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形成系统的认识。为弥补这些不足,本项目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陕西革命遗迹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并针对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6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本研究从阐释耕读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历史价值,探究乡村振兴视与耕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乡村振兴战略给耕读文化传承发展带来了机遇传承创新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从而理论上探索性提出耕读文化新发展的路径,注重顶层设计,赋能传统耕读文化。
318
陕西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现有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对陕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目标受众四个方面对陕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引发一些思考:传播传统民俗文化要以满足受众为前提,以内容制作为基础,以价值认同为核心,以媒介融合为路径。
269
傩文化又称鸾文化,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巫术活动,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变迁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的字形和读音与“雀”和“鸟”有关,“傩”为远古图腾祭祀之仪,而傩面具是傩戏表演中重要的道具,在仪式中充当着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纽带和媒介。黄朝斌先生的《傩言艺语———傩戏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著述,是作者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8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高尚精神与党性观念,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着重强调,要引导全党共同发扬红色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奋进精神与迈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134
当今时代,文化成为越来越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地区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四川省于2009年7月13日颁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将位于四川宜宾的苗族刺绣收录其中。川南苗族民间刺绣属于川黔滇型,其刺绣纹样的特点是以高度几何化纹样为主,既有自然纹样抽象化形成的几何纹(如涡纹、勾纹、十字纹),也有工艺限制形成的几何纹。
138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把研学旅行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加持下,研学旅行作为文旅融合发展下的细分市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快速发展,研究和建设热度极高,更成为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69
影响因子:0.3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75
影响因子:0.176
影响因子:0.208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