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CD40/CD40L影响

  2024-10-31    2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和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膜表面和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CD40L水平,使用ELISA检测血浆sCD40和sCD40L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 <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血浆s CD40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CD3+、CD4+、CD4+/CD8+、血浆sCD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L+细胞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高于对照组,CD40L+细胞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不良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率(22.50%),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ITP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良好。

  • 关键词:
  • CD40
  • CD40L
  • 慢性心力衰竭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 加入收藏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临床综合征,会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治疗方案较为复杂[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在身体、认知和情绪方面出现各种症状,给患者和卫生保健系统均带来巨大的负担[2]。目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最佳管理,包括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3]。自我护理被定义为一种自然的决策过程,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治疗方案、监测症状等自我护理维持行为及识别健康变化、实施治疗策略、评估所实施的治疗等自我护理管理行为,影响患者在维持生理稳定、管理症状方面的行为。然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普遍不足[4]。因此,确定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因素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中的诊断标准,(2)确诊3个月以上,(3)左室射血分数≤40%,(4)心功能分级Ⅱ~Ⅲ级[6],(5)病情稳定,(6)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难治性心力衰竭,(2)存在认知、精神障碍,(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合并恶性心律失常,(5)伴有严重躯体障碍。

1.2方法

1.2.1资料调查方法

自制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详细调查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居住地、病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次数、健康素养、焦虑、抑郁等资料。采用孙浩林等[7]修改的Jordan教授编制的健康素养管理量表对患者的健康素养进行评估,包括4个方面24个项目,评分范围为24~12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素养越高,得分≤96分判定为健康素养不足。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8]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其中焦虑、抑郁分量表各包含7个项目,每项计为0~3分,分量表评分范围均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得分≥8分判定为焦虑、抑郁。

1.2.2自我护理行为评估和分组方法

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9]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进行评估,SCHFI由美国Riegel教授编制,包括3个分量表,即自我护理信心量表、自我护理管理量表、自我护理维持量表,共22个项目,各分量表最终得分由原始评分转化为百分制,SCHFI得分>70分为自我护理行为充足,SCHFI得分≤70分为自我护理行为不足,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行为越好。根据量表得分情况将1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自我护理行为不足组51例和自我护理行为充足组115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自我护理行为不足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低、NYHA分级Ⅲ级、住院次数少、焦虑抑郁的占比均高于自我护理行为充足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2.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文化程度低、NYHA分级高、住院次数少、焦虑抑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高,尽管早期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进展,但由于心力衰竭具有不可逆转性、进行性及衰弱性的特征,导致长期管理的负担过重,会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努力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0]。

表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从医院过渡到社区的过程中应坚持自我护理行为,即应用其在住院期间学到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以减少其住院率、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坚持自我护理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组成部分[11]。然而,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自我护理依从性差的问题,许多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仍不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1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自我护理行为不足患者占30.72%,说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有待改善,有必要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文化程度低、NYHA分级高、住院次数少、焦虑、抑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1)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学习领悟能力相对较高,能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学习慢性心力衰竭相关基础知识和护理知识[12]。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学习领悟能力相对较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有限,难以意识到自我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且与医护人员的交流障碍相对较多,不易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不利于患者主动采取自我护理行为[13]。然而,本研究中文化程度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重较大,针对此种情况,医护人员应更加关注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讲解相关知识,进而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2) NYHA分级高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较高,伴随明显的大脑血流灌注量减少和部分缺氧症状,患者的活动行为受到较大限制,难以独立完成规律服药、运动等自我护理行为。同时,NYHA分级高的患者需服用的药物相对较多,药物管理难度较高,不利于患者主动采取自我护理行为。NYHA分级高的患者容易合并重度并发症,引发多种症状,增加症状区分难度,对患者症状监测造成阻碍,从而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14]。因此,对于NYHA分级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给予其个性化的自我护理行为教育,如教授患者服药、监测症状及识别症状恶化等,而不仅仅是增强心力衰竭知识的单一教育。(3)由于医院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住院次数多可能意味着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更多,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度,增加其对症状管理的相关经验,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15]。但是,反复入院可能会削弱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对自我护理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依从性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应对首次住的院患者尽早开展健康教育,同时,通过病友支持、动机访谈等方式,增强反复住院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4)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心理状态较差,以致于无力、无心学习自我护理技能。因此,医护人员应关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低、NYHA分级高、住院次数少、焦虑抑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2]黄艳玲,顾则娟,孙国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信息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0):105-110,119.

[3]李婷茹,王素英,高春红,等.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9):982-985,990.

[4]杨玉辉,葛金菱,姚玉梅,等.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9):193-196.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7]孙浩林,彭慧,傅华.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信效度的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3):268-272.

[8]马莹,刘艳军,李春燕,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用于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的调查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0,33(6):519-524.

[10]陈江英.院外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心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2,51(S1):399-401.

[11]田焕,蔡建平,赵兰兰,等.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9):1206-1210.

[13]李涤凡,尹德荣,黄文伶,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现况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3):360-366.

[14]郭凤娟,谢梦珂,延明鑫,等.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6):5-8.

[15]万春华,彭幼清,陈静,等.内蒙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9):3761-3764.


基金资助: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编号:20A200117);


文章来源:吉训琦,李佳,张凝,等.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CD40/CD40L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4,40(20):2918-292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实用医学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期刊人气:439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会,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0800

国内刊号:33-1268/R

邮发代号:32-121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