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疫病的启示主要为:气候反常是疫病发生的重要预警和外在条件;同气相求,伏邪与新感病邪性质相关,易内伤太阴,脾虚湿聚则成“伏湿”;从伏邪理论防治疫病,有助于辨识证候重点,制定针对病机的核心治法,截断病情。基于伏邪理论,针对伏湿的祛湿法为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治法。该课题组以燥湿、化湿、利湿、健脾等多种祛湿法组方,拟定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方“五指防冠方”(由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火炭母、苍术、广藿香、甘草组成),该方可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祛湿法的疗效机制主要与改善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恢复机体抗病能力有关。
近年来,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呈高发、突发态势,一再以其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和不可预测性引起世界关注。现有的单一靶向病毒的化学药物及滞后于病毒快速突变的疫苗研发,均不足以应对此类传染病给人类公共健康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中医与传染病作斗争已有数千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相当程度上来源于中医药防治各种传染病的过程。
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的突发重大病毒性传染病可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温病是指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伏邪理论是温病的重要病因病机学说,对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温病理论及诊治方法用于应对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包括2009H1N1甲型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等,已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以下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实践。
1、伏邪与温病(疫病)的发病
伏邪理论是温病的重要病因病机学说,肇始于《黄帝内经》。《素问》[1]、《灵枢》[2]中的多篇论述展现了清晰的“伏邪”“伏气”思想,如记载了“故邪留而未发”“邪气不能自出”“久留而不去”等内容。《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还认识到,人体受到四时之气侵袭不一定即刻发病,有一个“邪气留连”的过程。伏邪性质不同,会在特定时节出现特定病症,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并指出伏邪发病,有“新感引动”和“正虚自发”两种类型,如“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灵枢·岁露论》[2]),“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素问·疟论》)。《黄帝内经》中的伏邪思想影响深远,已成为后世伏气温病学说创立和发展的理论渊源。
1.1 伏热与温病(疫病)的发病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3]论述体质学说时认为,木火质、阴虚质、湿热质与温病关系较为密切。木火质与阴虚质均可见火旺与阴伤,其区别在于火旺与阴伤的程度不同。木火质属里热之体,若复感温邪,内外相合则呈现表里俱热,传变迅速,历代不少医家认为这是基于“病发于里”而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的基础。从此开始,后世有关于“伏邪”的温病病因学说。
后世医家对温病伏邪学说多有阐发,并据此指导临床实践。岭南医家则从体质的角度阐述“感邪不即发,逾时而发”的病机。如近代岭南著名温病学家陈任枚在其《温病学讲义》篇首即论“伏气”为温病病因,认为伏气为人身阳热之气,而“阳热之气,乃人所固有之正气也,无时不假道于毛窍,以宣洩于外”,否定了前人伏邪后发的观点。在进一步论述伏热体质特点时指出:“阳热之气,郁伏于人身之内,而不得外洩者也,但伏气未外洩时,不觉有病”,“其郁伏尚浅,而无外邪触发者,仍可随春升之气,缓缓渐散于外,或不为病,即病亦不甚剧”;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其伏匿深沉,郁极而发,或为外邪刺激而发,或为饮食嗜欲逗引而发,其发也多致内外合邪,势成燎原,不可向迩,此则所谓温病也”;又谓:“阳热蕴蓄欲发者,尤感之则病”,“一有所感,皆足以触发内伏之阳热,而为温病”,指出阳热之体更易招致温邪为患[4]。阳热与阴虚又互为因果,往往同时存在,阳热偏盛者阴液多亏损。
综上,“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
1.2 伏湿与温病(疫病)的发病
伏邪与新感病邪性质相关,易同气相求。太阴内伤,脾虚湿聚则成“伏湿”。清初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热湿暑三气门》[5]中提出:“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受其炎热,无隙可避。”湿证多发于夏秋之交,此时气候炎热,雨量较多,热蒸湿动,弥漫空间,形成湿热病邪,人体感之容易发病,易成为湿热之证。湿邪之所以能侵犯人体,不仅与病邪本身的强弱有关,而且与脾胃之运化功能状态亦有密切关系。脾胃素虚或脾胃湿困之体是湿证产生的内因。清代医家薛生白在其《湿热病篇》(收录于《温热经纬》[6])指出,湿证“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不挟内伤,由气实者,其病必微”,“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饮食失节、饥饱失常、过食肥甘等可伤脾碍胃;脾为汗源,夏令汗泄过多,气阴亏耗,脾之运化亦会受损,均可酿成湿困脾胃状态,则更易招致湿热之邪为患,或者即使感受温热之邪,亦易形成挟湿之证。正如章虚谷在《医门棒喝》[7]所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湿邪的寒化或热化与脾胃功能状态亦有密切关系,即“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表现为湿热或寒湿证候。湿邪致病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同时亦可波及其他脏腑,弥漫三焦。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伏邪”状态可能与某种免疫功能紊乱、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的状态有关,而改善这种“病前状态”,对于提高抗传染病能力、降低易感性、减轻发病后的机体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前期采用外湿(高湿环境)加内湿(高脂饮食)多因素复合造模,构建了伏湿小鼠模型,发现伏湿证小鼠出现肠道微生态改变,肺组织病理无明显改变;伏湿小鼠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更易感,感染后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更明显[8]。
由此可见,伏湿可能通过肺-肠轴、脑-肠轴影响机体免疫状态。
2、伏邪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病与证治
伏邪理论对中医疫病防治的主要启示包括:第一,气候反常是疫病发生的重要预警和外在条件,例如冬季当寒反暖就容易发生重大传染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其病温厉”;王叔和认为,“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均发生在暖冬。第二,伏邪与新感病邪性质相关,同气相求,内外相引。何廉臣在其《重订广温热论》[9]中指出:“伏气病也,通称伏邪,病之作,往往因新感而发,谓新邪引动伏邪也”;薛生白《湿热病篇》论述伏湿:“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指出脾虚湿聚形成的“伏湿”受湿性外邪引动,内外合邪而产生湿热类温病。第三,从伏邪理论防治疫病,有助于辨识证候重点,制定针对病机的核心治法,截断病情。何廉臣指出:“医必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9];明末清初的传染病学家吴又可提出,瘟疫病是“邪伏膜原”,治疗上主张“疏利膜原,扭转病位”,“早拔去病根为要”。两位医家均强调将伏邪作为疫病的治疗核心,逐邪需早,且需直达伏邪病所,才能不受复杂兼夹证候的干扰,制定有效的防治方药。
外湿与里湿相合是新冠病毒感染、发病及病情进展的核心病机。临床观察新冠肺炎患者,初期多见低热或无发热或身热不扬,乏力困倦,恶心,大便黏溏,舌苔白腻或淡黄腻[10],提示湿邪的表现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出湿性重浊、缠绵,累及三焦,以及“病虽缓而实重”的特点。学界基本认同本病的病因以“湿”邪为重要特征[11],病机特点为湿毒疫、疫毒夹湿[12-13];发病与内外湿邪相合有关[14-15],在不同的地区、不同体质的患者,可表现为“湿热疫”[10]或“寒湿疫”[11]。在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16],新冠肺炎的医学观察期、轻症、普通型、重症期等分期论治均以寒湿或湿热作为主要证型,均注重祛湿化浊。祛湿有化湿(浊)、燥湿、渗湿和健脾之法,常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达原饮、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麻杏薏甘汤等。推荐的“三药三方”中的“三方”,包括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方、化湿败毒方,均体现了以祛湿化浊为主要治疗原则。
为探索“伏湿”对新冠病毒感染发病的影响,本课题组在构建伏湿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冠状病毒HCoV-229E易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中滴度感染的伏湿模型组较非伏湿组小鼠肺指数升高,肺泡腔内及肺间质内多见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或呈现弥散性浸润,间质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明显,肺组织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可见伏湿状态下对病毒更易感[8]。
3、伏邪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
中医的预防思想和理论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等论述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7]提出,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对于瘟疫病的预防,需遵循《素问·刺法论》所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即原则为提升正气、避其毒气。后世据此发展出多种预防瘟疫的具体方法,包括隔断病源、水源和空气消毒、内服药物、行气导引、针灸、预防接种等[18]。
张伯礼院士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发病和病变特点,认为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19]。有18个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公布了中医药预防措施,预防类中药处方中除用到“益气法”(如玉屏风散、黄芪等中药及方剂)和清热解毒法(如金银花、连翘、贯众等中药),大部分都应用了祛湿法(如苍术、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类中药)[20],中医药早期干预的效果得到充分肯定。
岭南中草药凉茶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岭南人体质中的伏热、伏湿,采用清热祛湿药物组成凉茶方,可在大众保健和温病预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基于伏邪理论,针对伏湿,本课题组以燥湿、化湿、利湿、健脾等多种祛湿法组方,拟定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方“五指防冠方”(由五指毛桃20 g、薏苡仁20 g、茯苓15 g、火炭母15 g、苍术6 g,广藿香6 g、甘草6 g组成),作为新冠肺炎的“治未病”的干预措施。该方被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推荐用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尤其用于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五指防冠方”中,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微温,善健脾补气、化湿行气,是岭南名药,有“南芪”(黄芪被成为“北芪”)及“广东人参”之称。与黄芪相比,五指毛桃微温不燥,不易助热,兼能利湿而切中“伏湿”病机。苍术味辛、苦,性温,燥湿运脾、祛风辟秽,开中焦湿浊阻滞,《本草经注》谓其能“除恶气,弥灾疹”。广藿香味辛,性微温,芳香化浊,和中、发表,能芳化湿浊,宣畅中上焦气机。茯苓甘淡渗湿;薏苡仁甘淡微寒,渗利湿热;火炭母为岭南草药,味辛、苦,性凉,能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全方以药食同源中药为主,善用岭南道地药材,侧重从中焦运化伏湿,并从上、中、下三焦分消湿浊,温凉合用,平和中正,适用于体质为湿(寒湿、湿热)的人群。运用五指防冠方干预伏湿模型小鼠,结果显示,该方可改善伏湿表征,调节湿证导致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下降[8]。
根据中医伏邪理论中内外合邪在温病(疫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未来中医药预防温病(疫病)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构建伏邪的动物模型,研究其现代生物学基础,如从“肺-肠轴”菌群-黏膜免疫-炎症网络阐释“伏湿”的现代生物学内涵,以及“伏湿”体质对病毒易感性、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中医药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二是构建病证结合的温病模型,开展温病(疫病)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作用及机制研究;三是在新发、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流行期间,开展中医药群体预防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为中医药预防温病(疫病)提供现代循证医学证据支撑,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为新发、突发的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佚名.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刘小斌.岭南名医陈任枚温病学术思想探讨[J].新中医,2001,33(2):8-9.
[5]喻昌.医门法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王孟英.温热经纬[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7]章楠.医门棒喝[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8]秦聖乐,杨子峰,赵瑾,等.伏湿小鼠模型构建及其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易感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11):1348-1355.
[9]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0.
[10]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中医杂志,2020,61(4):281-285.
[11]杨羽君,鄂秀辉,任红微,等.中医药治疗人类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V-2与SARS-CoV感染肺炎的思考[J].中草药,2020,51(6):1427-1434.
[12]陆云飞,杨宗国,王梅,等. 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4(2):17-21.
[13]杨洋,高培阳,黄青松,等.试从中医“疫毒夹湿”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思路[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2):66-68.
[14]邵灿灿,王豪杰,孟鹏飞,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现状[J].中医学报,2020,35(4):704-708.
[15]奚肇庆,周仲瑛.从《温热论》考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治[J].江苏中医药,2020,52(4):43-44.
[1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EB/OL].(2020-03-03). 脑出血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及血流感染的药学实践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
[18]李慧,李闻涓,侯宁宁,等.中医在瘟疫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0,17(2):14-20.
[19]高树明,马英,杨丰文,等.张伯礼: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过程发挥作用[J].天津中医药,2020,37(2):121-124.
[20]任伟钰,苏敬,宁艳梅,等.全国各省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疗方案分析[J].中草药,2020,51(5):1139-1146.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903957);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编号:2020ZYYJ06);第四批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粤中医办函[2023]108号);
文章来源:黄婉怡,薛亚静,林杰文,等.基于伏邪理论的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实践探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1(10):2576-2580.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1-3]。随着SARS-CoV-2的进化和变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全球感染人数不断激增,但致病力明显下降,90%以上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和轻型[4-6]。
2024-11-08近年来,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呈高发、突发态势,一再以其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和不可预测性引起世界关注。现有的单一靶向病毒的化学药物及滞后于病毒快速突变的疫苗研发,均不足以应对此类传染病给人类公共健康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中医与传染病作斗争已有数千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2024-10-11202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因现阶段全球流行优势株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急性期(1~2周)过后数月,许多患者仍会出现多种与病毒感染有明确相关性的不适症状,称为“新冠后遗症”。
2024-09-26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是全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类身心健康[1]。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随着时间推移,滴度逐渐下降,对人体保护作用减弱,再次接触病毒机体存在再感染的风险,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测信息表明,既往感染者会发生再次感染[2-6]。
2024-09-262022年12月以来,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流行,12月上旬患者早期症状以发热为主,12月中下旬患者早期症状以咳嗽为主,且病毒性肺炎患者逐渐增加,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呼吸科门诊日均接诊100人次。
2024-08-28近几年来,全球都在遭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的猛烈袭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导致全世界遭受前所未有的持续性传染。尽管专家们研究出多种疫苗,但由于多种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病毒仍然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威胁。
2024-08-12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属于β属冠状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78%,与MERS病毒的同源性约50%,于2019年12月首次被报告后,引起全球大流行。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体呼吸道、黏膜、结膜上皮组织等入侵人体,可对人体多个器官造成感染。
2024-08-022020年1月20日—2023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第1号、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1-2]。此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划定风险区、强化学校/大型企业等重点机构防控、强化个人防护等)在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同时,也对其他传染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3-5]。
2024-07-31多模态心脏磁共振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是发现心肌损伤最为敏感的无创影像检测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安全性、可测量性及精确度[7-8]。目前关于多模态CMR功能、组织、灌注等量化影像学评价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
2024-07-2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其高传染性、特效药缺乏,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2]。奥密克戎毒株BA.7、BA.5.2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毒株[3]。年龄>6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是罹患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4]。
2024-07-12人气:17917
人气:14664
人气:13170
人气:12486
人气:124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期刊人气:2804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519
国内刊号:12-1349/R
邮发代号:6-8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