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利用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出可抑制新冠病毒变异体XBB.1.5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从而阻断新冠病毒对宿主的识别。方法 在Mcule小分子数据库中下载486387个配体小分子。使用Jarvis-Patrick聚类后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基于质心的分子对接。结果 确定了XBB.1.5RBD蛋白与ACE2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深入分析了5个候选物小分子与XBB.1.5RBD蛋白的结合模式,化合物1与XBB.1.5 RBD蛋白的TYR489和SER490残基形成π-π堆积和氢键相互作用;化合物2与TYR449、SER494和TYR501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结合;化合物3主要与TYR451形成氢键;化合物4与TYR427通过π-π堆积结合;化合物5则与ARG381、GLN387和ASN395残基形成π-阳离子堆积和氢键。上述相互作用均干扰了XBB.1.5RBD与ACE2的结合,起到抑制作用。通过ADMET模拟分析,预测了候选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最终得到了潜在的抑制剂分子。结论 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XBB.1.5RBD蛋白的小分子结构,进而阻断S蛋白与ACE2之间的结合,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及处方筛选提供参考。
近几年来,全球都在遭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的猛烈袭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导致全世界遭受前所未有的持续性传染。尽管专家们研究出多种疫苗,但由于多种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病毒仍然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威胁。在美国,由于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1-2]的迅速增长,目前已超越“地狱犬”成为美国的“头号毒株”。从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可知,截至美国时间2022年12月31日,感染XBB.1.5毒株的患者占美国当周感染新冠病例的40.5%。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2月15日发布的数据得知,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1例XBB.1.5变异毒株。
SARS-Co V-2突变体奥密克戎XBB.1.5是由BA.2血统的两个后代变异株[3]重组而成,由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结构不稳定的单链RNA,因此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变异频率增加。由于SARS-Co V-2 XBB谱系独特的S蛋白突变,使其具有较高的抗体逃逸能力。其谱系中XBB.1.5变异毒株表现出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4]结合的亲和力更强,导致免疫逃逸能力进一步增强,感染率也进一步增加[5]。XBB/XBB.1已被证明对接种疫苗或恢复期个体的血浆/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 Abs)的中和具有极大的规避作用,与XBB.1相比,XBB.1.5在刺突蛋白上携带了Ser486Pro突变,与原始株相比,这是一种罕见的2-核苷酸取代。XBB.1.5快速传播的潜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Ser486Pro的影响。XBB.1.5和XBB.1相比,其显著的生长优势可能是因为XBB.1.5通过Ser486Pro突变获得了更高的ACE2结合亲和力,同时保持了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6]。该突变位于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它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进入的有效率来影响传播,并可能改变对抗体介导的中和的敏感度[7]。严重的中和逃逸和增强的宿主细胞进入是快速传播的SARS-Co V-2谱系XBB.1的特征[8]。因此,RBD蛋白是抗SARS-Co V-2药物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可以极大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作为一种RNA病毒,SARS-Co V-2具有不断演变的性质。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发生流感感染或交叉感染,依然存在病程进展到危重症的可能[9]。为了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的健康生存,积极筛选出SARS-Co V-2的抑制剂是目前医药研发的当务之急。
1、方法
1.1识别正确的对接位点
S蛋白是一种三聚体结构,包含三条相同的链,每条链包含7个亚基。对于如此庞大的蛋白质,正确识别配体对接的位点非常重要。经过深入分析蛋白质结构,最终选择S蛋白单链中的RBD蛋白。进一步在PDB数据库中检索与ACE2蛋白形成相互作用RBD蛋白的构象,最终选择突变体XBB.1.5的RBD结构(PDB ID:8SPI)[10]。此蛋白的RBD结构属于开放状态,即可以直接获得XBB.1.5 RBD识别宿主ACE2蛋白的重要残基。上述重要残基被识别之后,选择它们所在的空间区域对小分子库进行后续筛选对接。
1.2配体分子的准备
在Mcule小分子数据库(https://mcule.com/database/)中下载486 387个配体小分子。由于配体的数据库比较庞大,需要将配体预处理进行聚类后,根据配体之间的相似度归类,达到70%的阈值归为一类,最终得到了35 160类配体。再从每一类中抽出一个代表性分子,使用Openbabel v.2.1.1分离为单个小分子,将初始的2D格式文件批量转换为3D的格式文件。转化完成后,用MMFF94力场对每个配体分子进行优化,作为虚拟筛选的输入文件,至此配体的准备完成。
1.3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过虚拟筛选来预测配体结合模式和结构的建模工具。这种方法可以展示配体小分子和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推测出化合物的亲和力及活性[11]。本文采用Auto Dock Vina软件[12]进行两次分子对接。第一次对接采用了基于质心的分子对接,采用Jarvis-Patrick算法对整个数据库聚类,之后对每个聚类代表分子做对接;第一次对接后得到候选化合物连同其相似分子进行第二次分子对接,两次对接的参数相同,程序如下。
利用MGLTools软件将化合物加工成质子化态和PDBQT文件进行对接。RBD蛋白结合区域和配体被认为分别是刚性和柔性的,所以采用半柔性对接模式。通过使用Auto Dock Vina软件与已经准备好的RBD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基于结构的分子对接,第一步要把蛋白分子RBD和准备好的配体小分子转化为PDBQT文件格式,这是Auto Dock必要的文件格式要求。对接时使用了30Å×100.8Å×31.5Å网格的三维周期性对接盒子,以XBB.1.5的RBD蛋白为对接中心,对接盒子的中心坐标是(99.586,144.588,193.563),格点间距为0.375Å,其他参数保持默认。根据预测的结合能对得到的对接结构进行排序。
进行初始筛选时,从聚类后得到的3万多个代表化合物的对接打分结果排序中,选择前1000个进一步筛选。进行第二次筛选时,从中根据结合能和对接构象选出前10个作为候选分子深入分析结合模式。选取对接结果中亲和度最高的结合构象作为模拟初始复杂构象。评分软件的对接评分结果越高,化合物与受体蛋白的结合越好。
1.4 ADMET分析
使用中南大学团队开发的ADMETlab 2.0(https://admetmesh.scbdd.com/)[13]对筛选中排名前10位的对接化合物进行ADMET性质分析。计算了体内吸收参数:体内Caco2细胞渗透性(人结直肠癌)、人类肠道吸收渗透性(HIA,%)、体内P-糖蛋白(P-gp)抑制剂和P-糖蛋白底物。分布特性包括血脑屏障(BBB)穿透性、容量分布(VD)等。代谢参数测定包括体内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抑制、体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抑制、体内细胞色素P450 2D6(CYP2D6)抑制、体内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排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许多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往往因为肾脏清除率较差而被撤回。在这项研究中,纳入了全肾清除率(CL)和半衰期(t1/2),以确定所提出的代谢物的排泄功效。为了获得所研究化合物的毒性,计算了一系列重要的终点,Ames试验、致癌性、大鼠口服急性毒性(ROAT)、呼吸道急性毒性(RT)等。使用Lipinski规则[14]、Pfizer规则[15]、Golden Triangle规则[16]评判化合物的成药性。
2、结果
2.1识别正确对接位点
本文的目的是用候选小分子“遮蔽”新冠变异体XBB.1.5的S蛋白开放的RBD,以抑制其与宿主ACE2蛋白的结合。要选择的PDB条目应该是属于XBB.1.5变异体、具有开放RBD区域、保持与ACE2相互作用,因此,选择PDB ID为8SPI的蛋白。ACE2蛋白和RBD的开放构象被用来进行分子对接。相互作用在截止值为3.5Å时RBD蛋白表面与ACE2相互作用的重要残基有ARG439、TYR449、TYR453、PHE456、ALA475、GLY476、ASN477、ASN487、TYR489、SER490、GLN493、ARG498、THR500、TYR501、GLY502、HIS505。上述残基坐标所在的空间为候选小分子进行对接区域(图1)。
2.2虚拟筛选结果
486 387个化合物分子经过聚类,获得了合理的聚类数量(35 160个)。35 160个类别代表化合物经过第一次对接后,选择对接结合能大于等于–8.0 kcal/mol的代表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进行第二次对接。其中对接结合能排名前5的化合物信息如表1所示。
2.3对接结合模式分析
对排名前5的化合物与RBD蛋白的结合模式进行观察发现,化合物与RBD蛋白之间存在的主要非键合作用为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
化合物1~5均和XBB.1.5变异体S蛋白的RBD形成了很好的空间匹配,并且结合位置正是用于识别人ACE2蛋白的区域,因此能很好地“阻断”两者的接触。
对于化合物1,主要存在和两个残基的相互作用,来稳定与RBD蛋白的结合(图2A)。残基TYR489芳香环与化合物1形成了“T型”π-π堆积相互作用,残基SER490酰基上的N原子与化合物1形成了氢键。并且TYR489和SER490均是XBB.1.5 RBD识别ACE2的重要残基,这对于两者结合的抑制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化合物2与XBB.1.5 RBD蛋白上3个残基存在密切接触(图2B)。残基TYR449作为供体与化合物2的双键氧原子形成了氢键。除此之外,令人感兴趣的是,残基TYR449的苯环还与化合物2形成了“T型”π-π堆积相互作用。那么可以推断,残基TYR449对于XBB.1.5 RBD蛋白和化合物2的稳定结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残基SER494侧链的羟基提供质子与化合物2形成氢键。残基TYR501也作为供体和化合物2形成氢键。其中残基TYR449、TYR501也都属于RBD蛋白结合人ACE2的重要残基,这些残基与候选化合物形成了密切的接触,会大大干扰XBB.1.5RBD蛋白和ACE2的结合。
化合物3主要和RBD蛋白上1个残基(TYR451)保持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图2C)。残基TYR451苯环上的羟基与小分子形成了氢键相互作用。
化合物4和RBD蛋白上的残基TYR427存在相互作用,TYR427的苯环与其产生“P型”π-π堆积相互作用,这个残基属于S蛋白和ACE2蛋白结合的重要残基(图2D)。
化合物5和残基ARG381、GLN387和ASN395存在相互作用(图2E)。残基ARG381的侧链和小分子苯环形成了π-阳离子堆积相互作用。残基GLN387侧链N原子作为供体和化合物5形成了氢键。残基ASN395作为供体和化合物5形成了两个氢键。
图1 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与ACE2相互作用界面(红色残基为RBD侧参与相互作用的残基)
表1对接结合能排名前5的化合物
2.4 ADMET分析
从数据库中筛选出的前5个化合物的ADMET特性如表2所示。任一小分子作为口服药物的重要特征是其可以穿过肠上皮细胞膜,这对于人体吸收程度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其生物利用度。根据计算模型,化合物1~5都具有较高的Caco2渗透性。对本研究的5个化合物的人类肠道吸收渗透性进行预测,其值均大于30%,表明吸收良好。P-gp是ATP结合盒转运体的组成部分,可用于预测化合物是否可以通过ATP结合盒超家族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ABC)跨细胞膜运输。本研究中化合物2、3都被预测通过ABC转运蛋白转运。分布容积(VD)是指血液中需要均匀分布的药物总量,该模型中合理的分布范围在0.04~20 L/kg。化合物1~5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可以表征化合物是否有能力到达大脑。所有5个化合物在预测中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这对于ACE2抑制剂的筛选是有利的。因为血脑屏障通透性不是靶向S蛋白所需要的,不是当前目标的理想特性。代谢预测表明,化合物1、2对细胞色素功能没有主要影响,其余的化合物会对细胞色素的功能有一定影响。化合物1~5的肾脏排泄各不相同,都处于比较正常的范围之内。对于遗传毒性,化合物1、2、3、5表现良好。化合物1~5均被预测为不具有致癌性。除化合物4外,其他化合物都被预测为不具有呼吸道毒性。对于成药性预测,只有化合物1、2、5同时符合Lipinski规则、Pfizer规则和Golden Triangle规则。
图2化合物1~5 (A~E)和RBD蛋白相互作用模式图
表2化合物1~5的ADMET特性
3、讨论
冠状病毒是一组RNA病毒,可以感染许多宿主,包括人类和动物。SARS-Co V-2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从2019年底开始在全球肆虐,至今仍然出现新的变异体能够逃避人体的免疫,影响人类健康与正常生活。新冠病毒变异体XBB.1.5是如今全球最广泛流行的毒株之一,属于奥密克戎的分支,在RBD蛋白上出现的新的突变(Ser486Pro)赋予其更高的亲和力和逃逸属性。针对XBB.1.5 RBD蛋白筛选设计的候选物小分子可以更精准地阻断其传播。
首先分析了新冠变异体XBB.1.5的S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区域与宿主ACE2蛋白的结合模式,特别是确定了结合过程中的重要氨基酸残基。将这些重要残基纳入对接位置,并使用基于质心的分子对接的方法完成了数量庞大的数据库的筛选,通过多次筛选获得了更加合理的结合新冠变异体XBB.1.5 RBD的5个候选物,深入分析了候选代表化合物与RBD蛋白表面的相互作用模式,5个化合物主要通过与RBD蛋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等相互作用,进而与RBD蛋白结合,从而阻断S蛋白与ACE2之间的结合。另外,本研究还对候选化合物的ADMET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从生物利用度、分布容积、血脑屏障的渗透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方面对候选化合物进行评估,最后得到了潜在的抑制剂分子。这为后续的药物开发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希望为新冠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的治疗提供更多新线索。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373767);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2-RW180-01);
文章来源:吕瑞杰,王晨宇,唐梦佳,等.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XBB.1.5 RBD抑制剂[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19(04):308-314.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1-3]。随着SARS-CoV-2的进化和变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全球感染人数不断激增,但致病力明显下降,90%以上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和轻型[4-6]。
2024-11-08近年来,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呈高发、突发态势,一再以其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和不可预测性引起世界关注。现有的单一靶向病毒的化学药物及滞后于病毒快速突变的疫苗研发,均不足以应对此类传染病给人类公共健康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中医与传染病作斗争已有数千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2024-10-11202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因现阶段全球流行优势株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急性期(1~2周)过后数月,许多患者仍会出现多种与病毒感染有明确相关性的不适症状,称为“新冠后遗症”。
2024-09-26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是全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类身心健康[1]。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随着时间推移,滴度逐渐下降,对人体保护作用减弱,再次接触病毒机体存在再感染的风险,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测信息表明,既往感染者会发生再次感染[2-6]。
2024-09-262022年12月以来,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流行,12月上旬患者早期症状以发热为主,12月中下旬患者早期症状以咳嗽为主,且病毒性肺炎患者逐渐增加,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呼吸科门诊日均接诊100人次。
2024-08-28近几年来,全球都在遭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的猛烈袭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导致全世界遭受前所未有的持续性传染。尽管专家们研究出多种疫苗,但由于多种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病毒仍然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威胁。
2024-08-12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属于β属冠状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78%,与MERS病毒的同源性约50%,于2019年12月首次被报告后,引起全球大流行。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体呼吸道、黏膜、结膜上皮组织等入侵人体,可对人体多个器官造成感染。
2024-08-022020年1月20日—2023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第1号、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1-2]。此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划定风险区、强化学校/大型企业等重点机构防控、强化个人防护等)在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同时,也对其他传染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3-5]。
2024-07-31多模态心脏磁共振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是发现心肌损伤最为敏感的无创影像检测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安全性、可测量性及精确度[7-8]。目前关于多模态CMR功能、组织、灌注等量化影像学评价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
2024-07-2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其高传染性、特效药缺乏,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2]。奥密克戎毒株BA.7、BA.5.2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毒株[3]。年龄>6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是罹患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4]。
2024-07-12人气:15272
人气:14761
人气:14664
人气:13170
人气:130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人气:156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713X
国内刊号:11-5512/R
邮发代号:80-622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10
影响因子:0.758
影响因子:0.481
影响因子:0.732
影响因子:1.15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