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1]。
255
0
冠状病毒是一类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属套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外形如皇冠而得名,可以感染禽类及多种哺乳动物.病毒在不同宿主上的重组变异产生新型冠状病毒,隔若干年在人群中暴发一次[2],如2002/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症以及COVID-19,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重大疫情的典型代表。
257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β-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新型传染病。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全国粗死亡率为2.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序列及其S蛋白结构已被科学家发现,但由于其流行时间短和传播力强等因素使得学者们对该病毒的致病机制还未全面掌握。
462
SARS-CoV-2核酸阳性是COVID-19病例确诊的“金标准”,而核酸检测方法由于受采样部位、采样手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假阴性的结果。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治愈出院患者也逐步增多,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出院患者复检SARS-CoV-2核酸阳性的报道。LAN等报道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复阳病例。
79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肺炎,该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40nm,其基因特征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有明显区别。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潜伏期1~14d,多为3~7d,GUAN等研究显示,有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24d。
370
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该病的暴发和流行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生化检验作为常规临床检验的主要组成部分,可直接反映人体生理状态及心脏、肝脏、肾脏等多种器官的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可了解有关疾病的生化基础,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变化。
348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趋于基本控制,但在全球多地COVID-19疫情仍持续蔓延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严重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者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CIC),且具有传染性。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ACIC给疫情防控及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带来极大挑战。
35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β属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具有较强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能引起人类严重的呼吸综合征。该肺炎已被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管理措施。由于本病传染性强且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COVID-19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赵倩等学者对106例COVID-19患者进行抑郁症及焦虑症量表筛查,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各种心理症状。
582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暴发流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较为严重的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20-05-1610:00,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约440万,死亡病例超过30万,且全球新增确诊COVID-19病例数量仍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25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传染性强等特点,已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目前,COVID-19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主要治疗方案仍是以抗炎为主的辅助性治疗。
468
中医学理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肺脾亏虚为本,痰湿、燥结、瘀血为标。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故认为该方法符合COVID-19恢复期的主要治则。
272
“新冠肺炎(NCP)”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557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依据仍为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病毒基因测序。但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首次将血清SARS-CoV-2特异性抗体作为COVID-19确诊的指标之一。
322
目前,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在全世界流行。由于COVID-19为新发传染病,相关的诊断试剂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仍在研发中,相应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虽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实现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236
庚子鼠年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凶猛,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采取了坚决有力的措施,科学有效防控疫情,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2135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767
影响因子:0.635
影响因子:1.820
影响因子:1.16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