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药分析课程是中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将其“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中药分析课程建设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文章介绍了中药分析课程建设中“思政元素”挖掘与实现形式,发现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分析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对专业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是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来,再次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重要指示。[2]中药分析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师将自身政治素养融入中药分析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传递给学生,在创造社会价值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
与思政课程相比,中药分析是中药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综合运用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和分析化学等分析理论和方法,对中药材及其制剂进行质量研究的应用性学科。本文通过探索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中思政元素融入该专业课程建设中,采用课堂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提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课程讲授过程中,将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建设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药分析人才。
一、中药分析的特点
中药分析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技术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内容[3,4]。由于内容琐碎、知识点多,如果教师仅讲解课本理论知识,学生课堂兴趣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引入案例教学法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选取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发表对案例的观点,引发课堂讨论,实现课程“现象—问题—方法—理论—创新”,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二、中药分析课程建设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强化课程建设,突出全过程育人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都开设思政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学生每学期课程较多,而思政教育未能辐射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且学生多关注于专业课的学习,认为思政教育与就业或考研关系不大,使得思政教育受到忽视。因此,有必要在中药分析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思政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中药分析课程建设内在需求
中药分析课程内容,涉及中药的很多领域,比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是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线,融入中医药文化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新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等国家政策,也有“同仁堂过期蜂蜜”“御生堂减肥胶囊”“中药饮片掺假使假”等社会热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掌握专业知识的意义和责任,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中药分析课程建设外在需求
中药分析课程的开设时间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第七学期,学生即将进入中药学相关的工作岗位。而工作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工作环境相对危险,如中药提取、蒸馏车间的蒸汽使用和减压装置使用等;有的岗位相对乏味,如中药饮片或制剂的包装车间等。根据中药饮片及制剂生产过程特点,中药分析课程建设实时融入理想信念与道德观念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在各种工作环境中临危不惧、工作态度专心专注,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
三、中药分析课程建设思政要素的挖掘
(一)中医药文化唤起民族文化骄傲与认同
在讲授“中药质量分析”内容时,可以介绍在过去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传统经典名方是将经长期临床应用验证而形成的经方、时方、验方,随着现代剂型的发展出现了中药颗粒剂、片剂、胶囊等,这些剂型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剂型生物利用度低,但是其临床疗效是否与传统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等一致。在“第八章各类中药制剂分析”,给出中药成分和剂型分析,用实验数据解释了传统剂型和现代剂型的生物一致性评价,进而使中药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将实现中药快速健康发展。“第五章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部分的内容,同样可以融入“中药传承与创新”的思政元素,如中药制剂清开灵注射剂,在我国有10余家企业在生产,如何保证企业间的生产质量。中药指纹图谱在保障传统医药现代剂型质量和疗效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中药创新的重要保障。通过向学生介绍课程中蕴含的“中药传承与创新”思政元素,可以激发大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二)增强职业素养,为生命健康护航
唐大医家、药王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是对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员提出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即医术精湛和高尚医德,只有才能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然而,总是有些素质低下的个人或企业,在从事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事情。如同仁堂过期“蜂蜜”、中药材市场出现的中药掺假使假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中药或制剂的质量,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入类似例子作为案件背景,可培养学生“中药的检查和鉴定”知识的运用,也可构建学生“大医精诚”的职业素养,为人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三)名人事迹,强化质量意识
在“中药质量标准”授课中,引入自古对于中药及其制剂质量非常重视,有像同仁堂乐凤鸣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坚持做好药、良心药、放心药。作为我国药品评价标准《中国药典》对于药品质量要求,不符合标准的药品,不准出厂、不准销售、不准使用。如何评价药品质量的好坏,需要通过检测分析才能确定,本章内容通过科学方法建立了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如中药或制剂的性状、鉴别、浸出物、含量等内容需要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避免像小柴胡汤“肺炎”、马兜铃酸“肾衰”、鱼腥草注射剂“过敏性休克”和双黄连注射剂“中毒死亡”。
四、结语
中药分析课程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传统授课进行持续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分析授课过程,有助于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热情,提高了对专业的自信,能够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建平,朱东岳,王建国.浅析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入贯通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
[2]赵宇寒,田宗远.基于思政视角的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1):115-117.
[3]张妍,李根林,李宁,等.基于中医药文化基因传承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48-49.
[4]宋丽军,赵文昌.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0):23-25.
马东来,孙会改,郭慧,刘惠娴,厉博文,左赛杰,李菁.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2.
基金:2019年河北省专业学位研究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KCJSZ2019061);河北省教育厅中药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15052265);河北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7yb-35,17ba-25)
分享:
军医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涵盖军人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这一职业既要有兵者的勇武和担当,又应有医者的仁心和使命。就军人身份而言,一不怕苦、二 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镌刻在军旅生涯中的血性基因, 必须代代赓续传承;就医生身份而言,救死扶伤、敬 畏生命的永恒誓言是铭刻于医学职业中的精神密码, 需要时刻谨记践行。
2024-12-24“第二个结合”克 服了国内外长期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轻视和 对中华文明的偏见,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和理论论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为科学 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理论指 导,也为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 支撑。
2024-12-24随着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互联互通成熟度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医疗大数据利用与共享日益频繁,数据已成为医院等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资产。医疗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医疗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或泄露,势必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及医患双方的隐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2024-12-03服务对象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范围,是综合性的防治保健基层医疗系统[1]。中医全科医学是以中医学为核心,结合全科医学的特点,融合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中医临床医学学科。
2024-11-22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医药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2024-09-23新入培住院医师从院校医学教育阶段进入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需要适应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岗前培训对他们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岗前培训又称始业教育,主要包括入院教育和入专业基地教育,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分层递进[2-7]。其中,入专业基地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024-08-15口腔医学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和演示技能操作,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口腔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知识点多、操作困难等特点,因此学生常常反映课程知识抽象、零碎、难以掌握。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2024-08-06护士核心能力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是护士最基本、最重要的综合能力[1],也是当今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产科护士作为医院产科的重要力量,其核心能力对于护理团队、护理学科及产科事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2024-08-052023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强调,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不断健全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2024-07-30人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是反映所在地区和国家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均衡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并引导医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是关键。
2024-07-29人气:12885
人气:6861
人气:4034
人气:2682
人气:258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人气:1759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6763
国内刊号:12-1206/G4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