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在中国史学批评发展史上,唐代史学批评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时期。综上,可以认为,有唐一代的史学批评具有系统性、深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而本文所要进一步论述的,是有关唐代杂史、笔记中的史学批评,旨在揭示其中的“常态”和特点,以裨益于对唐代史学批评及其学术价值有更全面的认识。
631
0
时代精神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的时代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但不同时代的史学时代精神却有着共同特点:“优秀的史家大多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提出那个时代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或是反映那个时代人们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对于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解。”
22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国家分裂和民族矛盾尖锐,反映在这一时期史学的正统之辨上,则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其一,汉朝伊始的以五德言正统,在这一时期得到继承;其二,分裂并立政权正统之争的实质,乃为出自维护本朝正统的需要;其三,历史认同成为南北政权特别是北方民族政权争夺正统的主要方式,正统之争与血缘认同、中原认同和夷夏之辨紧密联系在一起。
611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侗族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悠久和文化绚烂的民族。侗族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民间曲艺和民族器乐)不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而且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宝库里的“侗族经验”,有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社会价值。
483
成都有个四川大学,那是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它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清末的尊经书院和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之一,早在尊经书院之后的存古学堂即设有经学、史学、辞章等科,其中史学科发展成为今天的历史文化学院,迄今已逾百年。
391
上海政治、经济和文化重要起源地的松江,曾经孕育出影响全国的书画流派“云间书派”“松江画派”,可谓是声名烜赫。而文人墨客更是聚居于此,在九峰三泖间泼墨唱和,留下许多珍贵的作品,除了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云间邦彦画像”汇集了历代名人画像外,鲜有书画名人的画像出现,但在松江区博物馆中就藏有这么一帧清代书法帝师沈荃的肖像画。
1578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中国因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由此进入了苦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许多不甘屈服的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矢志救亡图存,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是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西学东渐”。
412
孙中山和列宁是20世纪初中俄两国的革命领袖,对中俄两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孙中山(1866-1925)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理论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1。
546
赵凤昌本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近年来,由于其辛亥革命时期的表现而被重新发现,反复书写,给他戴上了“民国诸葛”“精神领袖”“山中宰相”“幕后推盘手”等种种高帽。但其实他读书不多,各方面条件一般,是普通幕僚出身,还因故受革职回籍严惩。
578
饥荒代表着粮食处于极端不安全的危机阶段[1]。饥荒和粮食安全风险一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据2017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全球粮食产量足以满足所有人口的需求,但仍有8.15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1%)处于饥饿状态,粮食安全形势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恶化[2]。
659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文献资料以供检索之用的工具书。它将经、史、子、集等文献资料进行离析,按照天文、岁时、地理、人事、典制等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编次排比于类目之下,以便省览、记忆和检索。自魏文帝曹丕延康元年(220年)令诸儒臣编成第一部类书《皇览》以来,类书的编纂日益兴盛。
371
元初蒙古大军中汉人将军郭昂(1228~1288年),是一位身份特殊又创作了颇多诗歌的诗人,他的诗在元代诗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随其诗集散佚,明清及近世很少有人关注。《全元诗》将其诗搜集整理,得诗274首,才渐次将其人其诗揽入了近年的研究视野。
398
谭其骧先生在《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应山西史学会之邀在山西大学所作报告的记录》中认为,山西在历史上非常重要,金元时期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1]谭先生的这一论断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元代山西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注,瞿大风《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探讨了元代统治者的征服与统治给河东山西带来的多方面的复杂影响。
1002
近代以来,随着国门被打开,河北(清代称直隶)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完善、城市作用凸显。在城市化进程中,河北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发生了变化,交通业和工矿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政治、军事因素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弱化。
271
明朝建立近70年时,华北与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核心农业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粮储危机。山西、河南、南直隶、浙江等各省灾荒频发,原本用于备荒的预备仓多数空虚。各地出现了多起饥民“擅取”“强取”富民积谷的事件[1]卷110,宣德九年四月丁巳;卷113,十月乙卯。大量的农村贫民因缺乏赈济而死亡,或卷入盗乱。
765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0.200
影响因子:0.457
影响因子:0.185
影响因子:0.44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