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藏医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用药方法为高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矿物药是藏医药用于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来源,使用种类多达170 余种,通过独特的炮制和配伍入药对某些疾病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矿物藏药铁粉在藏医药的应用历史悠久而广泛,铁粉经炮制后入药组成的方剂达80 余种,是诸多藏药珍宝类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143
0
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被定义为源于下腰部区域(包括腰部、腰骶部和臀部)的慢性疼痛综合征,其不伴随神经根的受累或腰部特定的器质性病变,且在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表现[1]。临床上此类病例占腰痛患者的比例接近90%[2]。
53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诸多疾病在发展后期可影响肾脏,所谓“久病及肾”即是如此。糖尿病作为现代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与古代“消渴”“尿浊”“水肿”等疾病有着相似之处,而糖尿病后期导致的肾脏病变又与中医“久病及肾”理论有相似之处。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时亦可参考仲景治消渴之法,从气与阴津二者协调关系出发,辨证治疗DKD。
58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全国多地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疗效之显著,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作为方剂学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中医抗疫元素,给学生讲好名医名方故事,在故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
41
遗精为男科临床常见疾病,指在未发生性交活动时出现精液自行排泄。中医学谓之“失精”“精漏”“梦泄”“精时自下”等,因梦而遗精者为梦遗;无梦甚至清醒情况下精液溢泄则称为滑精[1]。遗精频率通常为每周2次以上,常伴有头晕、耳鸣、乏力、腰酸等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2]。中医学认为其基本证型可归纳为肾虚失约、心肾不交、肝气郁遏、脾失固摄等,与肝、心、脾、肾各脏失调相关[3]。
34
导引,包括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是引体与导气相结合而令气和体柔的传统运动疗法,在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中占有重要地位。导引最初是以“舞”的形式出现在氏族公社时期的“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江不行其源”之地,用以宣导滞涩,治疗“筋骨瑟缩不达”“腠理滞涩多肿”之病。
70
当前,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被作为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建设的五大支撑之一。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南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多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方案,如《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行动方案》《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实施方案》等。
62
电针作为一种有效、简单、方便和廉价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PSCI)。百会和神庭是治疗PSCI常用的穴位[3],然而电针百会、神庭治疗PSCI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主要依赖脑内葡萄糖代谢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提供能量。
3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伴有口干口苦、腹胀、失眠、五心烦热等症状。该病病程漫长,容易反复发作,在中医上隶属于“肠澼”“便血”“泄泻”“下利”“久痢”“痢疾”等疾病范畴。
57
慢性病指标作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重点监测点,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在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年来的体检数据时发现,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异常在体检人群中占很大比例,并随着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胁痛、腹痛、黄疸、发热、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为主症[2]。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0%的成年人存在胆系结石;我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大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6.3%~12.1%,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
79
目前临床常用的失眠治疗方法包括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和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的药物疗法,但CBT-I临床难以广泛实施[2],长期使用药物可导致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反应,且难以缓解失眠带来的日间疲劳、嗜睡等功能受损[3]。
25
临床上,现代医学多采用药物或者介入等手段治疗室性早搏,虽有疗效,但作用机制较为单一[3],缺乏对整体病因的深入探究,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等并发症候群,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病求本,结合四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更全面、更稳定的治疗效果。
17
已有研究发现,ITP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表面的特定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的损伤[2]。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ITP与调控免疫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对于初次确诊的ITP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仍有较多的患者会出现药物依赖性或严重不良反应,进而发展为难治性ITP[3]。
13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生理、心理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对个体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2]。白明华等[3]对108515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偏颇体质占69.75%,痰湿质占10.70%。痰湿质与老年衰弱及继发疾病显著相关,早期识别痰湿体质并进行干预,对推动老年人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4]。
5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1.025
影响因子:1.100
影响因子:1.07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