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复发列表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的病症,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心房颤动发病率高达7.5%,PAF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死亡风险,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目前,针对PAF主要采用射频消融术(RFCA)进行治疗,但术后复发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
52
0
腹股沟疝主要表现为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腹股沟处有明显包块,可引发腹部症状,如局部坠胀、疼痛等,男性可能出现阴囊肿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疝囊体积可持续增长,发生嵌顿,易引发缺血坏死、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昏迷,甚至死亡。目前,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首选治疗方式,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生理机能恢复。
31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在膀胱癌患者初诊中占比较高。既往研究结果表明,NMBIC存在病程变化迅速、易复发等特点导致NMBIC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预后。目前,NMBIC的治疗以手术为首选,但不足之处在于术后复发率较高。
4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全球第三,死亡率排第二位,2020年全球新发CRC及死亡病例分别超过190万例、93万例。由于CRC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为临床治疗增加一定难度,目前临床对本病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后续辅以放化疗以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68
肠黏膜表面异常凸起的组织被称为肠息肉,一般大小不一、数量不定,虽然绝大多数的肠息肉并无明显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但当肠息肉直径过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导致肠道阻塞等情况,需积极接受治疗。临床上内镜下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结肠息肉手术治疗中,虽然操作简单且创伤较小,但较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切除术受视觉操作的影响。
45
子宫内膜息肉是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属于一种子宫内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发病机制涉及到诸多因素,例如激素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炎症等。患者临床症状可见腹痛、月经异常、不定期阴道出血等,可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诱发不孕等,对女性生活质量有较多不良影响。
44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其异常增大会影响儿童的呼吸、听力和说话能力。腺样体肥大儿童因为鼻腔通道变窄,过敏原更容易停留在鼻腔内,因此更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糠酸莫米松已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但治疗后的复发问题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复发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长期的药物使用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28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疾病导致患者产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咽喉干燥有异物感与身体疼痛等症状,从而对其身心造成消极影响。若食管癌早期未能及时发现,即便经临床治疗也有可能发生复发与转移,其中中晚期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既往临床在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时,多采用化疗措施。
97
我国每年新发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病人达6万例,死亡35万例。肝切除手术依然是治疗肝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但HCC术后病人2年复发率高达45.0%,5年复发率高达67.4%,且5年存活率仅57.3%。面对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和短暂生存期,肝癌术后复发病人相较于其他癌症病人的心路历程更为复杂,心理负担更加繁重。
5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MM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以贫血、骨质破坏、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感染为主要特征。
53
慢性角化性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具体表现为皮肤表层的粗糙与异常增厚,好发于手足等特定区域,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征。随着疾病进展,瘙痒感通常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及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康复过程,不利于患者预后。目前,临床实践中采用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及全球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已占到恶性肿瘤的第4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作为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广泛的肿瘤转移也是造成CRC患者死亡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临床上CRC患者多以中晚期为主,而此阶段癌症转移已明显发生,此时治疗多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但患者疗效及预后仍不理想。
41
肺癌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前肺癌年发病人数处于逐年增长态势,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在临床所有肺癌病例中的占比高达80%~85%。非小细胞肺癌癌扩散时间较晚、细胞分裂速度较慢,若未得到及时处理,随着癌细胞的分化,会累及肝、肾、颅脑器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3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 75%-80%。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以危险度分层为依据的个体化治疗,儿童ALL 的 5 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已达到 85%。融合基因是常见的遗传学异常,为白血病的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21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BPA) 由烟曲霉引起,常见于哮喘或囊性纤维化患者。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哮喘加重、咳嗽、痰黏及肺部影像学异常等,ABPA治疗持续时间长,会经常复发,需要长期进行随访监测。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o, GM)作为曲霉菌细胞壁成分,早期感染时即释放入血,对曲霉病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15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64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34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