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食管癌列表
失志综合征(demoralisation syndrome)的概念于2002年由Clarke等[1]提出,是指患者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产生的以无助、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自尊心下降为特征的一种痛苦心理状态[2,3]。失志综合征经常在癌症患者中出现,有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39.1%~47.0%,晚期癌症患者发病率甚至高达79.0%[4]。失志综合征会降低患者自我价值感,影响疾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自杀倾向[5]。
272
0
残胃癌(remnant gastric cancer, RGC)通常指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施行远端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因胃癌及其它胃恶性病变施行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在残胃(remnant stomach, RS)发生的癌,其中以远端胃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 DG)后发生残胃癌为多见[1,2]。据报道,RGC占所有胃癌的1%~8%[3],发现时多为晚期,切除率低,预后差[4]。
40
食管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世界病死率排名第6位的疾病。食管癌患者术前多伴有进食梗阻感,导致食物摄入量大大下降,使得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临床对于食管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行消化道重建,其中胃重建食管是现阶段食管癌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1,2]。
47
食管癌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症状隐蔽和预后差等特点。目前外科手术是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然而,国内多数食管癌因吞咽困难、进食后哽噎等症状就诊,诊断时疾病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通常只能予以放化疗等姑息性治疗。
84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死亡率[1,2]。食管癌的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联系紧密[3]。近年,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众多威胁[4]。食管癌在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经临床确诊时病情已处于中晚期,严重影响预后。
46
食管癌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6位。有效、安全的淋巴结清扫可以降低食管癌术后复发,提高肿瘤分期准确性,延长患者生存期。左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全系膜切除的关键,在食管癌手术中一直被外科医生广泛重视和研究。
26
食管癌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分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类型[1,2]。食管腺癌在西方国家迅速增长,但我国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3,4]。目前的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很少能有效治疗晚期食管癌,故患者5年生存率极低[5]。食管癌通常对化学治疗药物不敏感,且不良反应较多。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在癌症治疗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长春新碱、紫杉醇和喜树碱衍生物等,是目前许多抗癌药物的来源[6]。
68
食管癌是世界第六大常见癌症[1]。我国食管癌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占全球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50%以上[2]。食管癌也是西方世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癌症之一[3,4]。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病理分型为鳞状细胞癌。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较差,5年生存率为10%~15%,而在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中则可增至40%[5,6]。
52
据统计,1973~2010年间美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以7.5倍速增长[1],而在中国该类疾患的发病及死亡情况均分居我国各类肿瘤疾患的第5和第4[2]。研究指出,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总体5年生存率仅在10%以内[3]。食管癌治疗前的分期情况在临床治疗方案的择取以及预后评估中作用突出,其中对Ⅰ~Ⅱ期患者临床主张行手术治疗,而Ⅲ~Ⅳ期的患者其预后⽋佳,通常建议行放化疗治疗[4]。
90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SCA)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七, 总死亡率排名第六[1]。由于ESCA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许多患者在初诊时病情可能发展到晚期, 这是引发ESCA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另外,特殊的局部血管结构和丰富的淋巴管是ESCA细胞转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大多数人确诊ESCA的同时并伴有转移的有利因素[2,3]。
78
食管癌为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发生于食管黏膜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为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术后生理解剖结构的改变,患者进食方式改变,而建立新饮食模式需要≥3个月,住院期间患者可能由完全肠内营养过渡到部分肠内营养和流质饮食,而大部分饮食模式的建立则需要患者居家完成。
30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其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疼痛,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农村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城市,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发病情况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食管癌主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病理类型及侵犯范围来制定治疗方案,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
62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全球发病率第7位,死亡率第6位的恶性肿瘤[1],是全球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手术作为食管癌最主要治疗方式[2],可改善术前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尤其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高达19.8%~37.6%[3,4,5],术中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6,7]。
61
食管癌病发率在恶性癌症中位居第4位[1,2],食管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较低,多数不超过20%[3]。据统计,食管癌在山东省的生存率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4]。食管癌患者多采用根治性切除术、化疗、放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5],研究结果表明[6,7],食管癌的诊断、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也有研究证明[8],癌症也可以对患者起到正向反馈作用。
105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较高[1,2],目前食管癌根治术以McKeown食管切除术为主,淋巴结清扫较充分,但手术并发症也较多,如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等[3,4,5]。其中喉返神经损伤对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可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3]。但目前关于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尚无定论。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可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6,7]。
42
影响因子:1.148
影响因子:1.046
影响因子:0.986
影响因子:0.263
影响因子:0.584
影响因子:0.64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