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心理护理列表
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患者围麻醉期不良心理情绪可造成严重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命体征波动,对手术顺进展构成不良影响[1]。对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术前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实行合理科学的麻醉方式、药物、剂量,麻醉过程中合理调控麻醉平面,最大限度确保麻醉安全性,同时尽量增强麻醉效果。
52
0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该疾病近年来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肠息肉患者多伴随便血、便秘、息肉脱出等临床症状,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手术是其常用且有效的干预手段,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但患者对于疾病及手术的认知程度有限,导致该疾病患者往往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82
在治疗上常常采用手术进行根治治疗,需在腹壁上做一永久性的结肠造口以替代肛门生理功能[2]。这种人工造口方法,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身体形象也随之改变,很多患者对此无法适应从而变得病耻感强烈。有研究指出,对此类患者,在提供专业护理的同时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这对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3-4]。
50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100 多万人因自杀而亡,15 ~ 29 岁为主要群体。 在我国,自杀是继交通意外之后的第二大死因,并呈增长趋势。 对于自杀未遂患者而言,普通治疗及护理只能维持生理层面,无法进入患者内心有效缓解患者自杀意念,因此患者常在外在创伤愈合后大多准备进行二次自杀。
38
慢性肺是一种由慢性炎症诱发的肺部疾病,一旦患有该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累及其他器官,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该病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吸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临床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多采用抗感染以及解痉等方式来减轻症状,以恢复其呼吸功能,提升生存质量,但是效果仍不理想。
56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变应性皮肤疾病,又被称为特应性湿疹和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皮肤瘙痒、湿疹样皮疹等,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以儿童和婴幼儿较为常见[1-2]。
42
老人的牙齿极易松动并逐渐脱落,而缺失牙齿将 降低其咀嚼能力和影响肠胃消化吸收,更有甚者还会 引发心理疾病。种植牙手术是适用于缺牙患者的最 普遍修复方法之一[1]。该手术具有多种优势,主要包 括稳定性强、咬合效果好、方便且舒适等方面,备受广 大医生及患者的欢迎[2]。
23
亲人离世是一个人经历的最强烈和最痛苦的事件 之一,鉴于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丧亲者必须承 受悲伤的感觉并与之共存。大多数丧亲者在短时间内 可自然恢复,但约7%的丧亲者(占普通人群的2%~ 3%)会出现复杂而长期的病理性哀伤,称之为延长哀 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1]。
100
肾脏再移植是肾脏移植术的一种,尽管肾脏再移植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多次手术对病人心理造成的影响,病人在手术后仍存在较高的生理和心理负担,病人若出现心理问题,不但影响康复进程,还有可能加重病情[1],会导致护士在护理这类病人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31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血液在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积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急性心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心衰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8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是在子宫内膜发生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现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化疗、激素与靶向药物治疗。EC患者除了要经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还要面临复发恐惧感、社会角色变化、家庭经济压力、生殖器官切除产生的病耻感等诸多压力感受,极易产生不良心理问题,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疾病的后续治疗与康复[1]。
20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随思维、情感、感知多方面障碍,多数患者经医院治疗后,其病症往往能控制,但回到家庭生活后,患者受到外界因素刺激,病情反复、入院治疗,有部分患者院内病情控制效果好,但出院后无法继续依从治疗,病情再次发生,并逐渐朝向重症方向进展[1]。
22
脑梗死发作时容易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多数患者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脑梗死康复训练效果,从而导致患者身体及心理双重损害[3-4]。对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意愿,促进患者康复[5]。
8
急腹症是一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变化迅速的疾病,部分急腹症患者入院后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治疗具有一定创伤性与未知性,导致很多患者在围术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同时,部分急腹症患者常常因病情的突然发作和进展而感到恐惧、焦虑和不安。
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患者术后仍面临不同程度的疼痛[3]。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不良影响,且疾病的发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应激性反应,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治疗效果[4]。因此,需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
2
影响因子:1.370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2.985
影响因子:2.08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