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低管电压CTA在诊断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19    50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低管电压CTA对于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诊断有何价值。方法:从科室内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创伤患者中遴选84例,患者合并血管损伤,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42例,扫描管电压120kv)与观察组(42例,扫描管电压100kv)。结果:两组整体图像质量、扫描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噪声、VD及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DLP、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管电压CTA对于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辐射较少,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低管电压CTA
  • 图像质量
  • 急性下肢创伤
  • 血管损伤
  • 加入收藏

近年来,下肢血管发病率在逐渐增高。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一直作为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存在,但因其有创、高费用及易发并发症等缺点,已少有用于作为下肢血管的首选检查方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但因其禁忌症范围广,比如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金属内固定患者等,操作时间及预约等待时间长,对钙化的显示欠佳以及小血管空间分辨率低等因素,故无法作为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检查首选。CT血管成像(CTA)推广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其强大优点,如扫描速度快、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已变成下肢动脉疾病检查的首选检查手段。Kock等报道,在诊断外周的血管疾病时,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影像学的检查方法中,无创的下肢血管能够代替有创的下肢血管DSA的检查,并且在显示发生病变的血管周围的肌肉受损或肌腱断裂、皮下脂肪变性等多种不同的病变时优于DSA。OtaH[1]等认为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CTA检查时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方面CTA的表现都达99%以上。但是,双下肢CTA也有因扫描范围大造成辐剂量大的缺点。本文采用128排256层CT低管电压对下肢动脉进行CTA检查,探讨该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若血管损伤为隐匿性,此类病情易被骨折所掩盖,很可能由于发现不及时而延误治疗,导截肢、死亡等严重后果[2]。双下肢学管CTA能够将各个部位的血管细节显示出来,但CT检查均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患者无法避免,低管电压双下肢血管CTA可降低相关辐射剂量,保证其检出率[3]。本研究针对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予以低管电压CTA,现作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科室内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创伤患者中遴选84例,患者合并血管损伤,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在行下肢血管CTA检查之前均认真的阅读CTA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等说明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7~66岁,平均(45.2±3.8)岁;致伤原因:车祸31例,高处坠落7例,重物砸伤4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22~70岁,平均(46.1±3.5)岁;致伤原因:车祸28例,高处坠落9例,重物砸伤5例。上述基本资料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仪器选择

飞利浦ICT128排256层螺旋CT机。

1.2.2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患者在其右臂(较少情况采用左臂)肘正中静脉打留置套管针(20G),建立检查期间所需的注射对比剂的静脉通路。采取追踪法,予以碘克沙醇注射液(规格320mgI/mL)由高压注射器推药,根据患者BMI指数计算用量,用量在80~100mL,注射速率3.5~4.0mL/s,然后追加生理盐水30mL。推药10s后开始追踪检测,以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分叉上1cm处作为追踪检测点。强化阈值达到230Hu时利用自动触发,延迟7s,随后开始螺旋扫描。扫描范围为追踪检测点位置到双侧的足底。对照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准直64×0.625mm,视野25cm,层厚5m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0.9mm,层间距0.45mm,螺距0.984:1。观察组管电压100kV,扫描参数与对照组相同。两组重建方式均采用飞利浦新一代IMR迭代重建技术进行后重建处理。图像处理方式采用MIP、VR、MPR、CPR等方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图像质量,以主观评分、噪声、血管内密度(V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为指标;观察辐射剂量,以估计值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vol)为指标;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及剂量大小。

1.4统计学方法

依靠SPSS18.0提供数据处理,图像质量相关参数、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均以(x¯±s)的形式纳入,予以t检验;诊断准确率以n(%)的形式纳入,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图像质量相关参数对比

两组整体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噪声及VD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图像质量相关参数对比(x±s,分)

2.2两组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及诊断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DLP、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对比(x±s)


3、讨论


对于骨折患者来讲,血管是否损伤、损伤程度是否严重等数据意义重大,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的制定[4]。目前,低管电压CTA作为重要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它利用X光穿不透显影剂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兼具无创和操作简便的优势[5]。且新一代造影剂对肾功的影像非常小。结果中观察组噪声及VD较高(P<0.05),但两组整体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低管电压虽然检查噪音增大,但是可以通过增强光电效应加大下肢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保证图像质量[6]。且最新一代的迭代重建算法(IMR)可以在低管电压下更好的抑制噪声,仍然能够满足影像和临床医师的诊断要求。此外,两组扫描长度接近,且观察组DLP、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诊断准确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低管电压CTA对于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受到的辐射剂量较少,必将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2]陈永华,傅钢泽,陈聪,等.低管电压CTA在诊断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8(09):667-671.

[3]田振欣,时丹萍,姜宁宁,等.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35(5):373-376.

[4]梁文娇,贾喆,高文治,等.飞利浦256层极速CT血管成像对外伤性下肢血管损伤的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9):143-146.

[5]屈婷婷,郭建新,丁宁宁,等.低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降低剂量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9):1497-1501.

[6]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下肢动脉CTA扫描技术专家共识协作组.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2):88-92.


黄路洋.低管电压CTA在诊断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47-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医用影像学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期刊人气:232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035

国内刊号:61-1289/R

邮发代号:52-14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