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低管电压CTA对于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诊断有何价值。方法:从科室内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创伤患者中遴选84例,患者合并血管损伤,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42例,扫描管电压120kv)与观察组(42例,扫描管电压100kv)。结果:两组整体图像质量、扫描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噪声、VD及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DLP、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管电压CTA对于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辐射较少,值得推广。
近年来,下肢血管发病率在逐渐增高。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一直作为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存在,但因其有创、高费用及易发并发症等缺点,已少有用于作为下肢血管的首选检查方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但因其禁忌症范围广,比如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金属内固定患者等,操作时间及预约等待时间长,对钙化的显示欠佳以及小血管空间分辨率低等因素,故无法作为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检查首选。CT血管成像(CTA)推广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其强大优点,如扫描速度快、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已变成下肢动脉疾病检查的首选检查手段。Kock等报道,在诊断外周的血管疾病时,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影像学的检查方法中,无创的下肢血管能够代替有创的下肢血管DSA的检查,并且在显示发生病变的血管周围的肌肉受损或肌腱断裂、皮下脂肪变性等多种不同的病变时优于DSA。OtaH[1]等认为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CTA检查时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方面CTA的表现都达99%以上。但是,双下肢CTA也有因扫描范围大造成辐剂量大的缺点。本文采用128排256层CT低管电压对下肢动脉进行CTA检查,探讨该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若血管损伤为隐匿性,此类病情易被骨折所掩盖,很可能由于发现不及时而延误治疗,导截肢、死亡等严重后果[2]。双下肢学管CTA能够将各个部位的血管细节显示出来,但CT检查均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患者无法避免,低管电压双下肢血管CTA可降低相关辐射剂量,保证其检出率[3]。本研究针对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予以低管电压CTA,现作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科室内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创伤患者中遴选84例,患者合并血管损伤,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在行下肢血管CTA检查之前均认真的阅读CTA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等说明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7~66岁,平均(45.2±3.8)岁;致伤原因:车祸31例,高处坠落7例,重物砸伤4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22~70岁,平均(46.1±3.5)岁;致伤原因:车祸28例,高处坠落9例,重物砸伤5例。上述基本资料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仪器选择
飞利浦ICT128排256层螺旋CT机。
1.2.2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患者在其右臂(较少情况采用左臂)肘正中静脉打留置套管针(20G),建立检查期间所需的注射对比剂的静脉通路。采取追踪法,予以碘克沙醇注射液(规格320mgI/mL)由高压注射器推药,根据患者BMI指数计算用量,用量在80~100mL,注射速率3.5~4.0mL/s,然后追加生理盐水30mL。推药10s后开始追踪检测,以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分叉上1cm处作为追踪检测点。强化阈值达到230Hu时利用自动触发,延迟7s,随后开始螺旋扫描。扫描范围为追踪检测点位置到双侧的足底。对照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准直64×0.625mm,视野25cm,层厚5m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0.9mm,层间距0.45mm,螺距0.984:1。观察组管电压100kV,扫描参数与对照组相同。两组重建方式均采用飞利浦新一代IMR迭代重建技术进行后重建处理。图像处理方式采用MIP、VR、MPR、CPR等方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图像质量,以主观评分、噪声、血管内密度(V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为指标;观察辐射剂量,以估计值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vol)为指标;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及剂量大小。
1.4统计学方法
依靠SPSS18.0提供数据处理,图像质量相关参数、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均以(x¯±s)的形式纳入,予以t检验;诊断准确率以n(%)的形式纳入,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图像质量相关参数对比
两组整体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噪声及VD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图像质量相关参数对比(x±s,分)
2.2两组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及诊断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DLP、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对比(x±s)
3、讨论
对于骨折患者来讲,血管是否损伤、损伤程度是否严重等数据意义重大,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的制定[4]。目前,低管电压CTA作为重要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它利用X光穿不透显影剂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兼具无创和操作简便的优势[5]。且新一代造影剂对肾功的影像非常小。结果中观察组噪声及VD较高(P<0.05),但两组整体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低管电压虽然检查噪音增大,但是可以通过增强光电效应加大下肢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保证图像质量[6]。且最新一代的迭代重建算法(IMR)可以在低管电压下更好的抑制噪声,仍然能够满足影像和临床医师的诊断要求。此外,两组扫描长度接近,且观察组DLP、CTDIvol低于对照组(P<0.05);诊断准确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低管电压CTA对于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受到的辐射剂量较少,必将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2]陈永华,傅钢泽,陈聪,等.低管电压CTA在诊断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8(09):667-671.
[3]田振欣,时丹萍,姜宁宁,等.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35(5):373-376.
[4]梁文娇,贾喆,高文治,等.飞利浦256层极速CT血管成像对外伤性下肢血管损伤的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9):143-146.
[5]屈婷婷,郭建新,丁宁宁,等.低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降低剂量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9):1497-1501.
[6]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下肢动脉CTA扫描技术专家共识协作组.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2):88-92.
黄路洋.低管电压CTA在诊断急性下肢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47-48.
分享:
脑桥梗死发生病因主要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导致血流减少甚至中断,脑桥梗死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7%,是后循环卒中最常见亚型,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交叉感觉障碍、交叉运动障碍和四肢瘫痪。长期随访显示,脑桥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较高。
2025-04-12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极大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同时因伴随多种心身后遗症,造成了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 PSD)是一种在脑卒中患者中普遍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约占三分之一,特别容易出现在脑卒中后的早期阶段 。
2025-03-25房颤(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房电活动紊乱,可以不同比例下传至心室[1-5]。研究显示,AF人群发病率达1.6%,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6-9]。AF易导致血栓形成,其中左心耳血栓是主要的血栓形成部位之一[10-12]。
2025-02-24主动脉夹层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主动脉壁各层分离,从而产生假腔,压迫真正的主动脉腔,若发现不及时则会增加患者病死风险。据报道,美国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从 3/100 000 增长到 1/10 000,还有部分患者在入院确诊前已经死亡。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累及范围仅限于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占所有主动脉夹层的25%~40%。
2025-01-21冠心病作为急性发作最凶险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动脉粥样斑块是此疾病病情进展的病理学基础。经景梦园等[2]学者研究总结,做好早期检查可改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后。且汤德等学者研究发现,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能够监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体积、位置,确定冠脉狭窄程度,评估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特点。
2025-01-13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血管腔狭窄或堵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引起的疾病。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为冠脉造影,但是其费用较高,且属于有创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2025-01-02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明显,随之而来的脑血管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些年来,收治入院的患者中因头颈部血管病变日渐增多,很多患者病情来势凶猛,即便抢救及时也难免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2024-12-13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严重消瘦、腹胀腹痛、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公民的生命安。手术是结肠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2024-11-25血管源性眩晕(Vascular vertigo)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以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AVS)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症状。血管源性眩晕最常见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后循环性缺血性脑梗死,AVS表现为急性发作眩晕并持续时间在24 h以上,若为后循环TIA发作可持续时间小于24 h。
2024-11-22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检查过程中,会因为其存在创伤性,而可能增加患者血管内膜损伤、动静脉瘘及血管痉挛的潜在的操作风险,也正因其创伤性操作,因此可重复度不高。临床上希望能够采取操作更为简便,且具有无创伤特点的诊断方式。
2024-10-31人气:16671
人气:16005
人气:15295
人气:14844
人气:1401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期刊人气:2321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035
国内刊号:61-1289/R
邮发代号:52-14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