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儿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68例1~8岁鼻泪管阻塞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46例)和无效组(22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以及围手术期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3岁、学历为小学、未伴脓性分泌物、无泪囊炎既往史、无术后感染发生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OR=0.635、0.380、0.578、0.303、0.680,均P<0.05),病程>24个月和鼻泪管阻塞分型为复杂型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OR=2.764、5.025,均P<0.05)。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儿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学历、伴脓性分泌物情况、泪囊炎既往史、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病程以及鼻泪管阻塞分型。
鼻泪管阻塞是一组因泪道炎症、结构异常等引起的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溢泪,引起眼部不适[1-2]。泪道探通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相关疾病的主要方法,从临床治疗现状分析,泪道探通术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低龄患者群体的治疗效果理想度不高,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疗失败和术后复发,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效果,需要明确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3-5]。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68例1~8岁鼻泪管阻塞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68例1~8岁鼻泪管阻塞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89例,女性患儿79例;年龄1~8岁,平均(3.69±1.38)岁;患病部位:62例左眼,65例右眼,41例双眼。根据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组,将术后泪道冲洗通畅的患儿纳入有效组,术后泪道冲洗情况如术前一样不通畅的患儿纳入无效组。本研究已获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首次接受治疗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先天性睑外翻、泪小管结构异常者;②合并急慢性泪囊炎者;③因外伤导致泪道阻塞者;④有鼻部结构畸形者;⑤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⑥有癫痫既往史者;⑦先天性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以及围手术期资料,包括:①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②疾病资料:患眼数量、病程、伴脓性分泌物情况、泪囊炎既往史以及鼻泪管阻塞分类和分型。③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以及围手术期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 20.0,以
表示计量资料,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例(%)]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OR<1为保护因素,OR>1为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168例患儿分组情况
168例患儿根据术后拔管泪道冲洗情况进行分组,146例治疗有效,纳入有效组;22例治疗无效,纳入无效组。
2.2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以及围手术期资料对比
两组性别、患眼数量、鼻泪管阻塞分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学历、病程、伴脓性分泌物、泪囊炎既往史、鼻泪管阻塞分型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 影响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3岁、学历为小学、病程>24个月、未伴脓性分泌物、无泪囊炎既往史、鼻泪管阻塞分型为复杂型、无术后感染发生是影响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均P<0.05),其中年龄≥3岁、学历为小学、未伴脓性分泌物、无泪囊炎既往史、无术后感染发生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均OR<1,均P<0.05),病程>24个月和鼻泪管阻塞分型为复杂型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以及围手术期资料对比情况[例(%)]
3、讨论
鼻泪管阻塞是儿童常见病,不仅会引起患者眼部不适,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角膜溃疡和急慢性泪囊炎[6]。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可以有效疏通鼻泪管,但是围手术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疗失败,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为了更好地保障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效果,需明确相关影响因素[7-9]。
本研究显示,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儿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年龄和学历:年龄≥3岁和学历为小学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提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分析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患儿理解能力增长,加上受教育程度高使逻辑思维得到良好培养,可更好地理解医护人员和家长的疾病自我管理教育指导内容,更好地约束自身行为,避免术后频繁揉搓眼部而导致伤口破裂,从而更好地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10-11]。②病程:病程>24个月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提示患儿病程越长,治疗失败的风险越大。分析原因为,随着病程迁延,疾病越来越严重,且鼻泪管阻塞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并发症反复发作,加重鼻泪管阻塞,使治疗难度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也随之升高[12-13]。③伴脓性分泌物:鼻泪管阻塞患儿往往合并脓性分泌物和泪囊炎,主要是由于鼻泪管阻塞容易导致眼部瘙痒,患儿不受控制地揉搓眼部,导致细菌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出现脓性分泌物[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未伴脓性分泌物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分析原因为,术前控制好患儿的脓性分泌物和泪囊炎可有效减轻鼻泪管炎症反应,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更好地促进术后康复[16-18]。④泪囊炎既往史:无泪囊炎既往史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分析原因为,有泪囊炎既往史的患儿易反复发作,造成鼻泪管黏膜破损,破损的黏膜细胞残屑肌化形成瘢痕,加重泪道狭窄,严重者还可出现泪道永久性狭窄,导致鼻泪管出现固化和完全闭锁,增加治疗难度[19]。因此,相较于有泪囊炎既往史的患儿,无泪囊炎既往史患儿的治疗成功率更高。⑤鼻泪管阻塞分型:复杂型鼻泪管阻塞患儿治疗失败率更高,与李彦娥等[20]研究结果相似,李彦娥等研究指出复杂型鼻泪管阻塞是泪道探通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不同分型鼻泪管阻塞患儿的治疗效果有差异。分析原因为,复杂型鼻泪管阻塞的患儿往往存在泪囊、泪小管、骨性鼻泪管先天性结构异常,而泪道探通术只能疏通鼻泪管,并不能纠正鼻泪管结构异常,因此治疗失败风险较大[21-23]。⑥术后感染:无术后感染发生是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可见术后感染预防良好的患儿治疗成功率更大。分析原因为,术后感染容易引起创面红肿,严重者还可出现创面溃疡,导致创面粘连,术后探通效果变差。因此,泪道探通术后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感染,从而更好地保障治疗有效性[24-25]。
综上所述,影响泪道探通术患儿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学历、伴脓性分泌物情况、泪囊炎既往史、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病程及鼻泪管阻塞分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重点关注上述因素,采取积极手段干预,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2]马云龙,任艳妮,向晖.鼻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3):155-156.
[4]王欢,贺荣华,肖向建.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效果及远期疗效[J].广东医学,2021,42(9):1107-1110.
[5]薛晓乐,黄宝玲.不同年龄段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疗效及风险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84-285.
[6]于泓,张晓莉,韩冬梅,等.激光联合RS泪道管置入术对鼻泪管阻塞病人眼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2,26(8):1566-1569.
[7]邓姿峰,肖志刚,汤文权.个体化预测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泪道探通失败的风险Nomgram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临床眼科杂志,2022,30(1):58-62.
[8]张金星,许松柏.分析鼻内镜微创技术应用于难治性鼻泪管阻塞治疗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1):86-87.
[9]艾瑶瑶,霍昭.泪道阻塞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3,13(3):4082-4087.
[10]李艳华.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0):60-61,71.
[11]张文彬,丁芝祥,廖妙云,等.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20,20(9):1637-1640.
[12]张文波,贾新国,王庆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屈光状态及泪膜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3,29(8):1358-1362.
[13]陈艳琼,蔡丽逢,刘晓俊,等.影响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探通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108-114.
[14]姜志东,张晶,徐莉,等.先天性泪道阻塞疗效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339-340.
[15]贺鹏媛,杨彩玲.泪道硅胶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及影响术后拔管效果的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2689-2692.
[16]王朋,陶海.常规探通术不能疏通的婴幼儿先天鼻泪管阻塞的CT-DCG特征及手术方式选择[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2,32(6):451-455,496.
[17]王婷婷,颛孙俊杰,段玉龙,等.RS泪道再通硅胶软管体留置支撑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5):37-40.
[18]罗杰英,柯恩仁,徐嘉军.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填充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8):107-109.
[19]李顺利,崔兰.泪道探通术联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和地塞米松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8):123-125.
[20]李彦娥,史永波,张俊广,等.泪道探通失败后鼻泪管阻塞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9):795-799.
[21]周希彬,王立华,陶海,等.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在面中部骨折致外伤性慢性泪囊炎诊治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2,43(10):1049-1054.
[22]陆卫锋,廖卫明,危虎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观察[J].华夏医学,2023,36(3):140-143.
[23]徐丽红.针对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采用泪道探通手术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6):80-82.
[24]陈学培,李翠.泪道探通术,人工鼻泪管植入术联合治疗慢性泪囊炎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疗效及实施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1):45-48.
[25]李彦娥,史永波,刘雄,等.泪道高频治疗仪联合RS泪道再通管对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23,44(2):71-75.
基金资助:福建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0-CXB-62);
文章来源:童林利,熊永强,林春堤,等.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儿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5,40(02):283-286.
分享:
在临床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打喷嚏、鼻涕等症状。若控制不当,病情可加重,进而引发哮喘、鼻窦炎等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虽可抑制病情发展、缓解鼻部症状,但长期复发率较高[2]。对此,可从中医角度出发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3]。
2025-04-16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也称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痒、鼻塞、阵发性喷嚏和流涕,严重者出现眼痒、流泪、目睛红肿和灼热感等眼部症状,以及咽喉痒、胸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1]。该病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范围,多以清宣肺气、通达鼻窍为主要治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2-4]。
2025-03-24鼻息肉,是指鼻腔或鼻窦黏膜的息肉样增生物,多数呈灰白色质地软、光滑的肿块,可阻塞鼻腔通气,进而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目前针对鼻窦炎、鼻息肉常采取药物治疗,但其效果达不到患者的预期[4]。而手术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5]。
2025-02-24泪道探通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相关疾病的主要方法,从临床治疗现状分析,泪道探通术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低龄患者群体的治疗效果理想度不高,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疗失败和术后复发,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效果,需要明确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3-5]。
2025-01-15目前富血供肿瘤在切除术前接受供血动脉栓塞十分普遍,但栓塞后行切除术间隔时间尚无一致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栓塞后间隔太久行切除术可能影响栓塞效果,因为新侧支循环的形成会使切除时仍有较多出血,建议尽早切除。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间隔时间太短,栓塞物理化性质尚未达到稳定状态,栓塞后组织水肿尚未消退及肿瘤尚未软化缩小,栓塞效果可能未达到最大化。
2024-12-25酒渣鼻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鼻尖、鼻翼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红斑、面部阵发性潮红、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出现炎症性丘疹、丘脓疱、鼻赘及眼部损害。目前临床根据其表现将其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和鼻赘期。酒渣鼻不但导致颜面部美观受损,还常使患者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024-11-08近年来,有研究[4]报道,合并咽喉反流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使用碱性等渗盐水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尚佳。因此,本研究将碱性等渗盐水冲洗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及对鼻部功能、健康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4-10-29过敏性鼻结膜炎(allergicrhinoconjunctivitls,ARC)是一种以眼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同时可伴有结膜充血、瞬目异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1],也可同时存在鼻痒、阵发性喷嚏、流清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现代医学[2]治疗该病以抗过敏性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点眼为主,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持续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大,不宜长期使用。
2024-09-25鼻中隔偏曲(Deflection of nasal septum, DNS)为临床常见病症,常见病因有鼻腔或鼻窦肿瘤、发育异常、鼻外伤、遗传等,患者以鼻腔阻塞、鼻出血、头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手术是临床治疗DNS主要方式,常见术式如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但易引发鼻中隔穿孔、粘连、扇动等并发症。
2024-08-12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一种病程超过12周的鼻腔及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难治性疾病[1]。据文献报道[2,3,4],中国人群CRS的总体患病率为8.0%,CRS影响了我国大约1.07亿人,因环境污染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4-07-02人气:16683
人气:14850
人气:13444
人气:11126
人气:107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期刊人气:2822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307
国内刊号:11-2249/R
邮发代号: 82-39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