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信息化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防军事上我国抓住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机会,并对军队进行了信息化的改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从军事信息到后勤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提升。在未来我国军事的信息化路线还会坚持走下去,基于此,需要在军事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中找到现存的问题及找到技术解决的策略,这样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提升我国军队的军事力量。
一、军事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军事信息化管理指的是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军事的各个领域,在统一的组织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对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分析,提高各军事部门的行动效率,提高武器装备利用程度,让指挥作战能力更精准高效。军事信息化管理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目标,以提高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重点,转变机械化军队为信息化军队。军事管理信息化是军事管理思想及其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它有以下四个特点,①信息技术贯穿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信息管理代替了部分人工操作,大幅提高了效率。②信息技术能够对抗作战系统的决策水平和效率进行提高,对战斗胜利有很大影响。③信息技术使指挥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④实现了对军事人员培训、后勤保障、军事信息系统、作战指挥体系、武器装备的综合管理,提高军事管理的水平和整体效率。
二、军事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军事人员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众所周知,军事行动的先决条件是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表明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有效完成军事系统信息管理方案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个需要跨部门和单位合作的复杂项目。然而,在现阶段,许多管理人员长期处于舒适的环境中,他们对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存在偏差。
(二)信息化系统发展落后
到目前为止,我国军事机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大多依靠国家科研单位设计和管理相关系统。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发展水平有限以及资金和技术问题的综合影响,大多数科研机构现阶段无法开发出完全适合我国军事领域发展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我国的这项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从长远来看,对实现全面的军事信息化管理非常不利。
(三)系统集成化不足
由于军事开发领域涉及很大范围,覆盖面广,信息资源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于统一的军事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缺失没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和指导,发展和管理处于长时间离散的状态,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仍存在一些差异。此时,一些相关单位希望找到一个突破点,不断开发适合其部门发展的军事管理软件系统,但大多数只考虑自身的发展问题,忽视整体发展需求,使开发软件无法顾及整个军事领域的需求。另外,因为管理系统有很多分支。但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无法实现统一指挥,因此出现整合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军事领域的发展需要。
(四)科学技术的限制
当下,我国大部分军事技术都是由国家科研单位研发,信息化管理长期以来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根据军事信息机密性的要求,军事信息不能由全国各部门实时共享。有的地方研究条件落后,进展缓慢,能力有限和资金不足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整体发展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这种“短板现象”推迟了中国军队信息管理的全面建设步伐。这个问题使得我国尚未能够拥有适应国情的信息管理系统,而这方面的研究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局面。归根结底,它仍是缺乏技术的体现,对于此只能广泛培养人才,以提高国家的整体信息管理技术。
三、军事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
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革命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武器装备制造,物流供应,军事战术,战争形式,军事建设,军队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为现代电子战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的军事信息化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军事信息化整体水平十分有限。为了应对国防发展和未来战争,军事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信息化的建设。
(一)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
现代战争与传统战争截然不同,其作战方式和指挥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域。现代战争不再是以先进武器和战斗勇气作为重要条件,而是信息的竞争决定胜利与否。因此,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变得非常重要。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立军事信息管理,中国需要增加掌握信息技术的尖端人才的数量。通过加强对军事人员各方面的培训,达到提高管理的综合效率。
(二)强化思想上的认识
如今,机械化战斗平台逐渐被取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战已成为战争的主体。因此,有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其对此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放弃传统的战争观念,为信息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建设
落实“高层决策,各级实施”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对各单位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设计,实现顶层信息化管理的统一,让各单位的工作达到相互协调,确保军队管理的稳定发展。管理与指挥系统的改良能够为军事行动奠定基础。我国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信息管理的统一还需要进一步建设。
四、结语
信息技术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基础。结合信息技术与军事管理形成信息化战斗体系是赢得未来局部战争的关键。加快我国军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国防和军事水平,也符合现有形势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现代战争不再依赖传统的武器和战斗勇气,而是以信息管理方法作为取得胜利的关键。加快完善我国的军事信息管理,可以提高整个军事水平,有利于我国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骆晓松.关于中国军事信息化改革问题探讨[D].长沙大学,2013.
[2]使命感:军事科研创新的创造力———记军事信息化专家段佳明少将[J].中国老科学旧产品,2013,(02).
[3]王忠.基于WPS的驻外部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D].贵州理工大学,2018.
[4]董微青,沈烟.新风气下档案工作在军队信息化中的工作细则[J].云南档案,2007,(05).
申志超.军事信息化管理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商情,2019,(20):167.
分享:
我们要坚持习主席训词引领,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把学校建设成为我军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办学目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三个“什么样”的问题:新时代的“战”是什么样的战?为“战”要育什么样的人?教员需要增强什么样的能力?
2023-09-01空中战略投送能力是夺取军事制高点的战略筹码,研究如何建设强大的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美军为例,分析空中战略投送赋能要素,从指挥体系、力量体系、层次体系等角度研究美军在投送装备、指挥控制、保障资源、技术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做法。聚焦维护我国战略利益和加强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立足我军现实特点。
2021-03-20通过研究军校士官学员能力素质模型,即优秀士官需具备的素质和潜力,对于深刻审视军校士官学员的成长轨迹以及军校士官学员的选拔、管理、培养制度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以能力素质模型为工具,军校士官学员为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构建军校士官学员的能力素质模型,并总结了模型构建的重大意义。
2021-03-12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不仅具有较强的军事属性,也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军民深度融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主要存在物流要素融合、物流环节融合、整体融合三种形态,其中物流环节融合中最常见的是物流配送融合。本文主要阐述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现存主要军民融合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和发展配送模式的相关对策。
2020-12-17招标代理机构是军队事业部门、采购部门和地方市场供应商连接的桥梁,同时也作为招投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规范其评价工作有利于正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国家和军队的招标代理制度、提高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招标代理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因此,对军队采购招标代理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0-12-17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战争中,通过战场传感器系统搜集到的战场目标信息越来越详尽,即使经过了态势感知系统的初级数据融合,关于战场目标的属性信息仍然较复杂,呈现数据规模大、维度高的特点,这给战场目标数据处理和战场态势生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目标分群是战场态势生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0-12-11联合作战态势是联合作战时空、信息、表征和不确定性等多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联合作战复杂性的外在表现。对反映联合作战态势的实体知识进行客观准确表征,是研究联合作战态势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和要点在于描绘联合作战态势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作战大数据是联合作战态势知识的主要来源,具有海量、稀疏和结构复杂等特点。
2020-12-11目标优选是指依据所获取的战场情报资料,结合我方作战任务和武器装备性能,对战场目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排序,从中选出优先打击目标的过程[1]。对海突击作战的目标主要为机动性较强的海上舰船,一般以编队形式出现。受实际作战条件所限,不可能对敌方编队中的每个个体都实施突击,这就需要从中选择战术价值较大的目标实施优先打击。
2020-12-11以下为近期核心期刊收录的军事论文相关题目,有需要在核心期刊投稿的军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借鉴,更多其他类别题目,可以查看本网站相关文章。1、弘扬雷锋精神彰显军人本色2、建功万里海疆的三栖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海军陆战队某旅特战连连长何龙3、边疆军营“花木兰”——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坦克二连指导员马和帕丽
2020-09-10当前,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给军事媒体提升传播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军事媒体在借助抖音平台积极传播军事信息,树立军队新形象时,应该注意到传播环境的改变,军事新闻传播模式和传播风格也应该随之改变。如今军事抖音账号已经历了初创阶段,基本完成了明确定位、吸引受众的工作。
2020-08-1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研究
期刊人气:2020
主办单位: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009-3451
国内刊号:10-1590/E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