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能力素质模型是指驱使个体在某个岗位(或行业)产生所需绩效的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动机和个性等。针对士官职业教育能力素质模型构建问题,以能力素质模型为工具,以军校士官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初步构建了士官能力素质模型词典。研究结果对士官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以及运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对目前军校的士官学员培养体系、分配方式提供建议和参考。
随着军队和国防深化改革的持续进行,士官职业化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军校士官学员政治思想、专业水平、军事知识、体魄状况、形象气质、行为举止、领导能力以及纪律意识上的表现差异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通过研究军校士官学员能力素质模型,即优秀士官需具备的素质和潜力,对于深刻审视军校士官学员的成长轨迹以及军校士官学员的选拔、管理、培养制度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以能力素质模型为工具,军校士官学员为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构建军校士官学员的能力素质模型,并总结了模型构建的重大意义。
一、能力素质模型概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国务院主要依据智力因素来选拔外交官(ForeignServiceInformationOfficer,FSIO),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委托DavidClarenceMcClelland帮助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和区分绩效水平的选拔体系。在该项目过程中,McClelland[1]提出了“能力素质“概念,并奠定和发展了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的关键理论和方法。在其研究基础上,LyleM·Spencer、Jr·&SigneM·Spencer[2]和RichardBoyatzis[3]等人进一步丰富了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Model)。McClelland认为,能力素质是驱使个体产生优秀绩效的各种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动机和个性等[1]。该模型是指驱使个体在某个岗位(或行业)产生所需绩效的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典型的能力素质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能力素质名称;二是能力素质的定义;三是能力素质的等级划分。
二、能力素质模型研究评述
当前,以“能力素质”为视角、“军校学员”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兴领域。BertH.J.Schreurs[4]从军队人事管理角度呼吁军队引进能力素质管理理念,构建新的选拔和评价体系。由美国军事研究所(ArmyResearchInstitute)与其他3家研究机构联合实施的军队选拔与分类项目(ProjectA,简称A项目)的研究人员利用7年时间尝试建立起一套适合军事人员选拔与分岗的数据库[5]。同时,还有很多学者对军人或军校学员的某项能力素质展开了相关的讨论。RemiM.Hajjar[6]探讨了新的军事革命对于军人跨文化素质的新要求;Johnson.WBrad[7]则分析了军队领导者的个性特征;ChristopherJ.Lamb[8]对当代军人信息战争胜任能力进行了论述;ErnaDanielsson&BeritCarlstedt[9]则探讨了瑞典军队对于后备军官能力素质的需求和评价现状。此外,也有学者在构建军队新的选拔和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呼吁。BertH.J.Schreurs[4]认为构建一套综合性的招聘模型可以为军队的招聘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ColonelAaronM.Zook[10]则提出,军队应该引进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朱广泉[11]从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项指标对初级指挥军官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许立堂、李功淼等[12]对中外军官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段晓峰[13]讨论了技术类军官综合素质培养的管理问题;谢适汀、孙晓冬[14]讨论了舰艇部队政治指挥军官的核心能力及其建设问题;王芙蓉[15]建构了军官职业人格理论模型,并编制了军官职业人格量表;夏雷、王培志[16]则明确提出从能力素质角度出发建立基层军事指挥军官的能力测评模型和测评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军校学员的素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是基于经验和文献研究的讨论或政策建议,虽然少数研究希望建立军官的综合素质模型,但仍拘泥于思想政治、军事专业、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这些素质层面,未脱离传统的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的模式,而专门针对军校士官学员的能力素质模型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对军校士官学员进行能力素质构建仍属于较新的概念,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对军校士官学员综合能力素质模型进行了初步构建,并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
三、编制士官能力素质词典
本文首先参考总结了国外公共服务领域的能力素质词典,尤其是通用能力素质词典的核心能力素质、与军队性质相近的公共行业(如刑警、警察、公共服务部门)的核心能力素质、领导力能力素质词典的核心能力素质等,主要包括斯宾塞通用能力素质词典、加拿大联邦警署警察能力素质词典(PoliceSectorCouncilPolicingCompetencyDictionary,2011)、加拿大联邦公共服务部门行为能力素质词典(BehaviouralCompetencyDictionary,2007)、英国文化委员会行为能力素质词典(BehaviouralCompetencyDictionary,2004)等。然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士官能力素质的认识形成宏观和全面的认识;通过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全面了解已毕业士官的工作内容、能力素质要求;通过专家访谈,明确对军校士官学员的整个培养体系、目标、基于未来的能力素质要求。最终依据访谈内容和专家意见编制了士官能力素质条目进行了定义和等级划分。表1为部分士官学员核心能力素质词典。表2为士官学员专业技术分类能力素质词典。
四、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运用能力素质理论对士官学员在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动机、自我期待等各个方面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和总结,构建士官学员的能力素质模型,对于加强国防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军队现代人才选拔和管理体制的建立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士官人才培养,促进士官职业化发展
对士官能力素质模型进行构建的过程也是总结士官学员培养目标和质量的过程,为改进士官学员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事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进士官人才的培养,提升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水平,推进士官职业化的发展。
(二)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院校教育改革
根据士官的岗位要求和工作绩效现状,可以深入探讨目前士官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选拔、课程设计、就业实践、军政训练等,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士官的培养质量,间接缩短学员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优秀军人的过程。同时,从能力素质角度考察学员培养环节和体系,对于深化军事院校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三)构造士官成长模型,指导士官学员的职业发展
构建士官学员的能力素质模型即是为士官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使得军校和学员能够对优秀军人的形象和特征有“模型化”和“清晰化”的认识,从而能够以此作为培养或成长的目标。同时,院校和部队可根据学员的素质情况对学员的岗位选择进行更加合理化的指导,军校也可组织有针对性的任职实践和培训,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四)构建军校士官能力素质模型,可推进军队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改革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军队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改变以及军事变革的需要,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在军队人事管理制度中引入能力素质概念,为军队在军人招收、定岗、培训和考核方面提供新的视角,同时有效扩大军队人事管理的范围,打破以往人事管理限于人员选调、专业退休、定级定职等工作的现状,将军人的职位分析、成长规划与预测等职责归入人事管理工作中,从而推动军队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表1部分士官学员核心能力素质词典
表2士官学员专业技术能力素质词典
五、结束语
针对部队士官这一细分领域,并聚焦到士官学员这一群体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对于士官职业教育改革无疑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军校、学员和部队可根据学员的素质情况对学员的岗位选择进行更加合理化的指导,军校也可组织有针对性的任职实践和培训,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本文对士官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仅仅是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后续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完善和验证。
参考文献:
[11]朱广泉.作战部队初级指挥军官综合素质分析与培养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12]许立堂,李功淼,王正军,等.中外初级指挥生长军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104-106.
[13]段晓峰.技术类生长军官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管理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14]谢适汀,孙晓冬.加强舰艇部队政治指挥军官核心能力建设[J].政工学刊,2011(4):18-20.
[15]王芙蓉.军官职业人格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
[16]夏雷,王培志.基层军事指挥军官能力测评模型及指标体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9(3):48-50.
卢仁伟,韩芳林,闫文君.士官职业教育中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08):145-147+151.
基金:2015山东省人才基金“泰山学者专项”(编号:TS201511020)
分享:
我们要坚持习主席训词引领,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把学校建设成为我军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办学目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三个“什么样”的问题:新时代的“战”是什么样的战?为“战”要育什么样的人?教员需要增强什么样的能力?
2023-09-01空中战略投送能力是夺取军事制高点的战略筹码,研究如何建设强大的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美军为例,分析空中战略投送赋能要素,从指挥体系、力量体系、层次体系等角度研究美军在投送装备、指挥控制、保障资源、技术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做法。聚焦维护我国战略利益和加强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立足我军现实特点。
2021-03-20通过研究军校士官学员能力素质模型,即优秀士官需具备的素质和潜力,对于深刻审视军校士官学员的成长轨迹以及军校士官学员的选拔、管理、培养制度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以能力素质模型为工具,军校士官学员为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构建军校士官学员的能力素质模型,并总结了模型构建的重大意义。
2021-03-12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不仅具有较强的军事属性,也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军民深度融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主要存在物流要素融合、物流环节融合、整体融合三种形态,其中物流环节融合中最常见的是物流配送融合。本文主要阐述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现存主要军民融合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和发展配送模式的相关对策。
2020-12-17招标代理机构是军队事业部门、采购部门和地方市场供应商连接的桥梁,同时也作为招投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规范其评价工作有利于正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国家和军队的招标代理制度、提高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招标代理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因此,对军队采购招标代理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0-12-17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战争中,通过战场传感器系统搜集到的战场目标信息越来越详尽,即使经过了态势感知系统的初级数据融合,关于战场目标的属性信息仍然较复杂,呈现数据规模大、维度高的特点,这给战场目标数据处理和战场态势生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目标分群是战场态势生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0-12-11联合作战态势是联合作战时空、信息、表征和不确定性等多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联合作战复杂性的外在表现。对反映联合作战态势的实体知识进行客观准确表征,是研究联合作战态势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和要点在于描绘联合作战态势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作战大数据是联合作战态势知识的主要来源,具有海量、稀疏和结构复杂等特点。
2020-12-11目标优选是指依据所获取的战场情报资料,结合我方作战任务和武器装备性能,对战场目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排序,从中选出优先打击目标的过程[1]。对海突击作战的目标主要为机动性较强的海上舰船,一般以编队形式出现。受实际作战条件所限,不可能对敌方编队中的每个个体都实施突击,这就需要从中选择战术价值较大的目标实施优先打击。
2020-12-11以下为近期核心期刊收录的军事论文相关题目,有需要在核心期刊投稿的军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借鉴,更多其他类别题目,可以查看本网站相关文章。1、弘扬雷锋精神彰显军人本色2、建功万里海疆的三栖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海军陆战队某旅特战连连长何龙3、边疆军营“花木兰”——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坦克二连指导员马和帕丽
2020-09-10当前,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给军事媒体提升传播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军事媒体在借助抖音平台积极传播军事信息,树立军队新形象时,应该注意到传播环境的改变,军事新闻传播模式和传播风格也应该随之改变。如今军事抖音账号已经历了初创阶段,基本完成了明确定位、吸引受众的工作。
2020-08-1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军事文摘
期刊人气:3133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情报与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5-3921
国内刊号:11-3348/V
邮发代号:18-171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