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传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通常是在急性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在脓肿形成时进行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处理,直至炎症得到控制、肿块处于稳定状态,应用手术切除病灶[1]。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病情不愈,接受切开引流与局部切除后,病情极有可能复发,需要多次手术。
20
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在老年患者当中十分常见,治疗方法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多采用卧床联合药物治疗,但患者都需要卧床8~12周,而卧床又会引起骨质疏松,延缓骨折愈合,且长期卧床易导致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能危及生命;
25
心脏开胸术属侵入性外科手术,且手术操作步骤复杂,常用于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1]。患者术后多面临生理或心理挑战,对术后早期活动产生畏惧,认为下床活动和肢体活动会对机体产生疼痛,甚至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导致术后恐动症的发生,影响康复训练的实施,延长康复效果[2]。
254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指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壁损害,并形成异常的膨出,目前临床认为其发生及发展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血管壁原发疾病等有紧密联系[1]。IA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检出率较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16
2001年,Zuk等[1]利用胶原酶消化脂肪组织得到SVF,并经过体外培养分离出脂肪干细胞。此后科学家对SVF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SVF包含多种细胞,包括前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驻留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等。
贲门失弛缓症为一种罕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它主要问题在于吞咽期间食管蠕动消失及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功能障碍,导致食管传输功能障碍,进而食物瘀滞、食管扩张[1]。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吞咽困难、非心源性胸痛、反流、体重减轻等,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在严重时导致恶病质[2]。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微创的骨骼治疗技术,主要通过经皮的途径向病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生物材料,以增强病变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缓解疼痛等症状[1]。在单双侧注射研究中[2]发现,双侧PVP的使用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长期预后有更好的改善,但单侧PVP队列具有手术时间短、侵入性小、总住院费用低等临床适用性和优点。
19
目前,对于大咯血及药物止血效果不佳的中小量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arteriaembolization,BAE)是首选的治疗方式[1-4]。有研究报道,部分患者接受肺移植或部分/全肺叶切除手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可能与支气管供血血管减少有关[5-6]。
14
结肠息肉是一种从黏膜表面向大肠管腔突出的病变,按照病理分为不同类型的息肉,如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肠息肉发病率从1%~43%不等[1]。目前临床治疗结肠息肉多根据息肉类型、大小等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其中切除结肠息肉是控制结肠息肉向结肠癌进展的重要手段[2]。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术式,可恢复腰椎功能[2]。但若术中操作不当,会损伤神经根和/或硬膜囊,影响手术效果[3]。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其中单侧双通道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BE-LIF)具备显微镜与内窥镜的双重优势,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备受医患青睐[4-5]。
2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carcinoma,NSCLC)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目前,外科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早期NSCLC的主要手段,通过完全切除肿瘤组织与周围淋巴结,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扩散与复发。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乳房炎症性疾病,常见于有分娩史的育龄妇女[1]。该病的特点是特发性、慢性和复发性炎症,导致瘢痕形成和窦道分泌物。该病发病率一直在增长,但迄今为止,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该病与自身免疫、高催乳素血症、口服避孕药和微生物感染有关[2]。
13
早期的三叉神经痛治疗主要依靠药物,但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的产生以及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出现药物治疗的禁忌证[3]。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临床上更倾向于采用手术治疗。
9
腰椎间孔穿刺(lumbarintervertebralforamenpuncture,LIFP)是完成腰椎微创介入手术的关键操作步骤。然而,由于腰椎解剖结构复杂并与重要器官毗邻,LIFP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操作,需要精确的影像引导。X线是临床常用的引导方法,但其不能实时引导并有潜在的辐射损害风险。
12
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腰痛,表现为肌肉功能退变、腰椎活动受限、持续或间断性的腰部酸胀痛等。据报道 ,我国每年成人腰痛发病率高达29.88%,其中腰肌劳损约占 2/3,其致病因素包括不良姿势、生理结构、遗传因素、潮湿环境等。治疗腰肌劳损常用的方法有非甾体抗炎药、针灸推拿、物理治疗、拔罐等。
4
影响因子:1.988
影响因子:0.664
影响因子:1.309
影响因子:0.625
影响因子:0.992
影响因子:0.38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