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方案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11-19    4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方案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0例行膀胱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心理干预组(对照组)与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组(研究组),每组各450例。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生存质量水平。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生存率、排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1个月内日间控尿率、夜间控尿率高于对照组,排尿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2a,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方案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
  • 尿频
  • 心理干预
  • 膀胱癌根治术
  • 负性情绪
  • 加入收藏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内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1]。膀胱癌根治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式,包括切除膀胱、周围淋巴结和其他器官,同时进行尿流改道,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和生存率[2]。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费用以及手术后可能的后遗症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自身情绪调节能力下降[3]。因此,医务人员密切关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情绪变化,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十分必要。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模型是从信息、动机、行为三方面开展干预对策,达到个性化干预目的,可促进患者建立特定行为,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积极影响[4]。作者团队以90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方案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膀胱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符合膀胱癌诊断标准[5],并经尿常规、膀胱镜、病理检查确诊;②符合膀胱癌根治术手术指征;③临床资料齐全;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存在手术禁忌证;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心理干预组(对照组)与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组(研究组),每组各450例。对照组患者男285例,女165例;年龄50~80岁,平均(61.42±7.66)岁。研究组患者男293例,女157例;年龄51~82岁,平均(61.73±7.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审核批准(批准日期2024-02-21)。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干预:(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2)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膀胱癌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全面了解病情,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3)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2)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1)信息支持。为患者提供关于膀胱癌的详细信息,包括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支持。(2)动机激发。通过心理疏导、激励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其积极面对疾病信心。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采取倾听、安慰、鼓励等心理疏导措施,激发患者的积极动机。(3)行为技能训练。为患者提供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行为技能训练。针对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4)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干预过程,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增强患者的心理安全感。(5)定期评估与反馈。在干预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患者的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干预措施,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并随访2 a。

1.2.2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SDS包括20个项目,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各项目的重测信度为0.730~1.000,Cronbach'sα系数为0.782~0.784。SAS包括20个项目,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各项目的重测信度为0.810~0.923,Cronbach'sα系数为0.813~0.921。(2)肿瘤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 a的疾病复发率及生存率。(3)排尿情况。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内的排尿情况(日间控尿率、夜间控尿率、排尿异常率)。(4)生存质量。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总分范围26~130分,各项目的重测信度为0.723~0.923,Cronbach'sα系数为0.700~0.880。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 a的切口感染、尿漏、肠梗阻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

1.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2.2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比较

随访2 a,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比较[n(%)]

2.3干预后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1个月内日间控尿率、夜间控尿率高于对照组,而排尿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干预后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n(%)]

2.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2.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随访2 a,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膀胱癌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恶性肿瘤,易发生局部浸润与远处转移,患者疼痛明显,且容易造成全身损害(肾衰竭、恶病质、贫血等),长期生存率较低[6]。膀胱癌根治术可有效治疗膀胱癌,但手术会引起患者一系列心理异常,通过心理干预改善并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对患者治疗效果颇为有利。

膀胱癌根治术患者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疾病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等;(3)疾病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包括治疗期间无法工作、社交活动减少等;(4)对疾病和治疗结果的担忧和恐惧,包括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感、对复发或转移的担心等。多项研究[7-10]结果显示,IBM模型可提升患者主观积极性,消除恐惧心理,加速疾病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度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可能为膀胱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发展快、更容易发生转移,加上患者本身缺乏对疾病治疗的正确认知,导致恐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普遍存在[11]。而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知识水平,减少了因认知不足而引发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充满信心。IMB模型中的家庭支持干预,也让患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提升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也从侧面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12]。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随访2 a,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从信息、动机、行为方面实施干预,使患者对疾病了解更深,自我管理更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3-14]。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并不明显增加患者生存率,说明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仍是手术效果,IMB模型虽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直接影响肿瘤控制情况。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1个月内日间控尿率、夜间控尿率高于对照组,而排尿异常率要低于对照组(P<0.01)。在IMB模型行为干预阶段,为患者制定了严格的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干预计划,改善了患者的营养和体质状况,提升了患者的自控、自理能力。此外,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并未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日间、夜间控尿能力,降低排尿异常现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受客观因素影响,研究干预时间较短,远期效果无法评估,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膀胱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4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4,34(6):607-618.

[2]侯贺帅,班元正,侯广振,等.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4):22-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版)[S].2018.

[6]郭薇,李爽,李恂,等.辽宁省城市膀胱癌患者10年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51(1):38-42.

[7]李育蔚,宋润珞,王丽军,等.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24,45(7):1 705-1 709.

[8]孙月,毕琳瑜,沙金玉,等.IMB模型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3,44(5):151-153,150.

[9]张瑶瑶,李海燕,苏晴晴,等.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22,48(3):233-236.

[10]房博,宁美,刘雨微,等.IMB模型在健康行为及疾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2,43(3):117-119,122.

[11]齐滢,陈和珍.膀胱癌病人术后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全科护理,2023,21(11):1 561-1 563.

[12]罗冬平,尚向娜,秦莉,等.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精神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1):118-123.

[13]侯守云,杨文郁,孟君,等.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3):95-99.

[14]姚丽群,陈静静,刘建英,等.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6):166-167.


文章来源:蒋琳,张道秀,吴婷,等.IMB模型引导的心理干预方案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06):72-7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期刊人气:348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87X

国内刊号:10-1340/R

邮发代号:36-259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