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乳腺乳头腺瘤又称乳头导管腺瘤、乳头的乳头状腺瘤、侵袭性腺瘤病、旺炽型乳头状瘤病等,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是发生于乳腺乳头部集合管和/或周围腺上皮的增生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乳头溢液和破溃、结痂及乳头增粗、变硬[1]。乳腺乳头腺瘤病理形态复杂多样,可伴有导管内坏死及间质假浸润,易误诊为导管内癌、浸润性癌。
277
0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达到52.81/10万,严重损害女性的生命安全。随着乳腺癌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总生存期有所提高,但治疗的长期后遗症会严重损害生活质量。腋窝手术可导致疼痛、活动范围受限以及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BCRL可由多种因素和治疗方式导致,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放射治疗和较高的体重指数等。
107
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中的一种乳腺结构紊乱性疾病,乳腺增生结节主要为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多发于25~45岁女性,发病率约为70%~80%。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乳腺良性肿瘤或恶性病变。西医多采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维生素类药物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复发的风险。
106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在原发性乳腺癌中发病率约为0.3%~3.5%,是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分化良好的变种,形态特殊,预后相对较好,分为单纯型及混合型[1,2,3]。由于乳腺ICC在临床极为少见,国内外对其相关的报道非常少且多为个案报道、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常对其认识不足,尤其单纯型ICC影像表现不同于常见类型乳腺癌。
176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造成人类痛苦和妇女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癌症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乳腺癌仍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的证据表明,在45岁以下的女性中,乳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人,肺癌为220万人。
164
乳腺癌目前是乳腺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多数为乳腺的外上象限位置,其表现为乳腺内触及质硬肿块、生长迅速、固定、有刺痛、表面粗糙等症状[1,2]。当乳腺癌发生外侵时,局部乳房皮肤可见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乳头血性溢液等症状。女性乳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进行性增大的乳房肿块,常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对乳腺癌患者造成威胁[3]。
69
女性在妊娠哺乳期间,乳腺易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而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乳房体积增大,腺体更加致密,这些生理性变化使得乳腺在这一时期发生肿块时不易被发现,因此在这段时期对乳腺病变进行诊断对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1]。乳腺囊实性病变是指发生在乳腺内同时含有无回声(囊性或液性)和有回声(实性)成分的病变,具有潜在恶性可能。
54
乳腺疾病多发于女性,对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其中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全球的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超过130万,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达到42.67/10万,目前已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临床诊治更加注重早发现、早诊治这一二级预防措施。
72
乳腺纤维瘤为乳腺良性肿瘤,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双向良性肿瘤,其主要发源于终末端乳腺导管小叶,表现为乳房有肿块,但无明显疼痛。据悉,乳腺纤维瘤多集中发生于30岁以下的育龄期女性,其发生与遗传、磁孕激素失衡及饮食有关,在早期无任何症状出现,多数患者经体检发现,伴随病情不断加重有恶化风险,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国恶性肿瘤类型中占7%~10%。据文献报道,仅天津市在2008-2016年报告的女性乳腺癌有24 180例,其病死率在所有肿瘤死亡病例中居第4位[1]。放化疗、手术、免疫及基因等治疗水平的提升使乳腺癌缓解率提高、生存期延长,但因疾病或治疗造成的生理改变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不少乳腺癌患者常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绪。在关于乳腺癌患者抑郁发生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超过35%的患者出现抑郁[2]。
58
乳腺癌是女性人群多发恶性肿瘤,由乳腺上皮细胞在各种刺激下异常增殖引发,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且有升高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2]。乳腺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辅[3]。miR-4500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4]及血管生成[5],属于抑癌因子。
77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转移侵袭力强,晚期极易并发多病灶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成为治疗乳腺癌规范术式[1],然而该手术具备切除范围较广、产生创面大,术后常伴随剧烈疼痛等特点,易造成不适感受及术后负性情绪应激。超前镇痛方案作为一种通过防止外周和中枢敏感化,降低机体内伤害性刺激,从而减轻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的镇痛方法,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2]。
93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12.2%和9.6%,化疗为其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可提高保乳率及5年生存率。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是与治疗相关的一种主要并发症,主要由骨髓中增殖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受到细胞毒性损伤而引起,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和/或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216
乳腺癌相关继发性淋巴水肿(bre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 BCAL)是指继发于乳腺癌治疗后的上肢或乳房淋巴回流障碍而发生的水肿。据统计,乳腺癌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概率高达21%~94%。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病人往往从自觉患肢沉重、肿胀,逐渐发展为患肢臂围增粗、皮肤纤维化甚至出现感染等。
89
女性疾病中,乳腺纤维瘤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女性雌激素分泌的提升有着较大关联,女性机体内分泌失调后,长期处于雌激素异常分泌状态,易引发纤维瘤的形成。乳腺纤维瘤属于一种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治疗多应用手术切除的方式[1,2]。
47
影响因子:0.884
影响因子:2.646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793
影响因子:1.060
影响因子:1.42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