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在2018年和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骨干,与富阳区池塘循环内循环流水养殖实际及基层渔技推广体系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工作相结合,把三角鲂、草鱼商品鱼的研究与示范在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渔业基地的池塘内循环野水槽式冶流水槽进行养殖,并取得不错的成效,现把情况做个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构建
池塘内循环养殖试验体系一套,面积约30×667m2。体系由鱼槽、废弃物沉淀区和循环水处理区域组成。鱼槽为28m×5m×2.4m的集约化养殖流水槽4条,均为砖混结构,用于养殖生产曰鱼槽下游建废弃物沉淀区,其规格约20m×3.5m×2.4m,也是砖混结果,用于生产废物(排泄物)的沉淀和定期吸除。鱼槽的上游、循环水处理区的安装相同的四角装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中央设堤坝,形成野回冶字型,使经过鱼槽养殖后的污水经循环水处理区域生物净化后重新进入鱼槽,不断循环,保持水体定向流动(图1)。
图1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示意图
1.2 水处理系统
排污设施主要收集池、沉淀池、输送管道、氧化塘,鱼槽下游建鱼类排泄物沉淀收集池,其规格为20m×3.5m×2.4m(长×宽×高,下同)砖混结构曰安装底层排污设备定期自动吸污过滤曰沉淀池长10m×3m×2m,中间隔开平流式二级沉淀形式曰沉淀池溢水进入氧化塘,氧化塘利用植物、生物接触氧化,净化水质曰氧化塘净化水由泵抽取,通过循环管渠回到池塘内循环流系统中循环利用。通过相关渔业机械的综合配套设置,可以达到养殖池塘与水槽的水体上下与水平交换流动,循环利用,以及鱼类排泄物的清除。
1.3 设备配置
为保障体系运行,配备了3种设备院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DX-2200-H),每台功率2.2kW,共6台。布置在3个鱼槽进水处及循环水处理区的流水节点,目的是推动体系的水循环,增加鱼槽供氧、加速水体污染的自净化。底增氧设备,由罗茨鼓风机一台与纳米管组成的底增氧设备,总功率3kW。布置在鱼槽中,目的是保障鱼槽供氧。吸污系统,由吸污泵、引导轨道、排污管、电控箱等组成,总功率4.5kW。布置在废弃物沉淀区中,目的是可定期吸除体系中的生产废物(排泄物),确保体系自净能力的稳定。
1.4 养殖准备
鱼槽做好两端的拦网,在不锈钢拦网内再加一层尼龙网,以防止擦伤。
1.5 放养情况
循环水池塘各鱼槽及循环水处理区域的放养情况见表1,主要放养时间段为2要3月,5月1日起开始投喂。其中1耀2号槽为三角鲂曰3号槽为草鱼。循环水处理区域不投喂饲料,放养少量滤食性为主的鱼类。
表1 循环流水养殖水槽鱼种放养情况
1.6 饲养管理
鱼槽内养殖品种投喂浮性膨化饲料,并要求以每次10耀15min以内吃完为宜,具体根据天气温度、鱼的吃食情况等确定。
1.7 日常管理
针对不同鱼槽养殖品种的营养转化特点,做好养殖日常管理。开展并形成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内主养品种和循环大池塘净水品种的生产管理技术
1.7.1 水质管理
池塘水位保持在1.8m左右。养殖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20耀30cm。
1.7.2 池塘增氧
当水槽内放养鱼种后,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24h不间断开动,前期开动3套,中后期则开动4耀6套,投喂饵料时开启底增氧,确保饵料在水槽中间,避免鱼与水槽壁的摩擦,保证池塘水体流动与溶解氧充足。
1.7.3 水槽吸污
每天吸污的次数视喂饲量和排泄量而定,养殖前期每天吸污2次,高温季节每天吸污3次。一般每次吸污约7耀10min。具体视吸出来污水状况而定。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和氧化塘生物净化后,再引入流水养鱼区进行循环利用。
1.7.4 巡塘
做到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吃食、水质变化、设备运行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遇闷热天气等情况适当减少投饲量。
1.8 起捕出售
12月底起陆续起捕销售。
2、试验结果
2.1 生长情况
养殖期内,每月定期用网具捕捞水槽内的三角鲂、草鱼,随机抽样测定鱼体体质量,结果见表2。根据生长情况计算特定生长率(SGR),公式院SGR(%/d)=100*(lnW1-lnW0)/t,式中W0为初体质量,W1为末体质量,t为养殖天数,结果见表3。
2.2 产量产值
鱼槽中养殖情况,三角鲂单产33.5kg/m3,草鱼单产103.5kg/m3。具体情况详见表4。
表2 生长情况表g
表3 特定生长率表%/d
表4 养殖产量产值情况表
2.3 效益分析
养殖成本主要由塘租、苗种、饲料、电费、工资、渔药等构成。其中三角鲂(平均每槽)产值11.7万元,成本9.7万元,利润2.0万元曰草鱼产值24.3万元,成本22.7万元,利润1.7万元。具体养殖效益分析详见表5。
表5 养殖效益分析表元
3、讨论分析
在池塘中设置流水式水槽,并在水槽内开展高密度流水养鱼,在池塘中开展花白鲢、青虾、甲鱼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可以解决养殖生物间的食性和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大水体养水,小水体养鱼,达到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是一种互补互利的池塘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这种池塘循环水养鱼模式,还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院一是养殖池塘水体可以实施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减少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曰二是可以实现池塘进行工程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曰三是流水式水槽末端设置吸污系统,能有效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从根本上解决了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和污染问题。而且收集的鱼类排泄物,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就能变成高效有机肥,用于蔬菜、瓜果、苗木的种植。这种流水式养鱼水槽,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和配合饲料及配备相应功率的发电机十分重要。选择的品种以市场销售好、价高质优的名优水产品种为佳曰配合饲料以正规厂家生产的粗蛋白含量在32%~40%之间的膨化饲料为宜曰定期维护检查发电机的运行情况,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循环流水养鱼模式水质管理很重要,特别要注意池塘大循环的水质管理,要建设相应推水设施,保证池塘水体大循环的微流状态,同时种植相应的挺水植物及搭养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调节水质,保障大水体良好的水质。
孙逢明,郭水荣,王力,倪洲琦,,杰,骆东亮.池塘内循环养殖三角鲂、草鱼试验[J].水产养殖,2020,41(2):37-38.
分享:
渔业科技是实现我国渔业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渔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而生产经营主体是渔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对渔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和应用体验是科技成果能否有效转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结合实地调研,对不同类型渔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2020-12-14作为全世界领先的渔业管理国家,新西兰一直是国内渔业相关研究比较与借鉴的对象。生态管理机制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地球峰会(UNCED),并在之后短短数年内被众多国家与国际公约所采纳(例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2020-12-12随着中国渔业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现代化渔业船舶和捕捞设备不断更新并装备,渔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捕捞量和渔民的实际收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北斗导航技术作为中国自主研发和使用的现代化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020-12-12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影响了鱼的日常行为,比如鱼类洄游繁殖。鱼类的水域生态环境改变也对渔业产业不利,而我国重视水生动物的保护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并修建了不同类型的过鱼设施。比如鱼道是让鱼类在水道中逆流而上或者顺水而下游而修建的,它的最终目的与升鱼机、鱼闸、拦鱼坝等装置一样,是使鱼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行为,而保障水域的生态环境。
2020-06-20饲料占水产养殖总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而蛋白质是影响鱼类生长性能和饲料成本的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营养素,肉食性鱼类倾向于把蛋白质作为供能物质,而不是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因此,为了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并节约成本,必须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有研究表明,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与蛋白质水平和非蛋白质水平(糖和脂质等)的可用性有关。
2020-05-23大菱鲆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又被称为“多宝鱼“。自1992年被引入我国以来,因其生长速度快、易于进行大面积工厂化养殖等特点深受我国北方沿海养殖者的喜爱,并迅速成为主要海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其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准确地监测鱼类的健康状况,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2020-05-23左旋肉碱(L-carnitine)是一种促使脂肪转化为能量的类氨基酸,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其中肉类和乳制品中左旋肉碱的含量最高,而蔬菜和水果类左旋肉碱的含量最低。水产动物自身能在肝脏和组织中合成左旋肉碱,但在幼体时期,体内合成的肉碱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动物快速生长的需要,此时其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左旋肉碱。
2020-05-23我国现有的水库大坝,具备防洪发电功能的同时,还应合理利用河道水流的连通能力,减少对河道的破坏,使水库范围内的河道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尤其是为洄游鱼类提供繁殖路径,避免影响到洄游鱼类的生长过程。所以保持河流的连通性,是水库大坝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
2020-05-19在实践生产中,应合理安排好茬口。第一茬龙虾养殖苗种放养越早越好,不仅可提高产量,并且上市早,保证水稻能及时种植。第二茬虾在水稻保持良好长势时投放,不影响水稻生长,若放苗过早,由于气温过高,导致虾成活率较低[4]。二茬虾产量有待提高。由于投放苗种时天气炎热,虾苗应激反应较大,死亡率高,总体产量不高。
2020-05-19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快速增加,北方、南方地区形成了刺参养殖的一个新的高潮。但是,由于2013年、2016年受到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造成我国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市沿海池塘养殖的刺参大面积死亡,有的甚至绝产现象,使刺参养殖这一兴旺产业遭到毁灭性重创。
2020-04-30人气:2309
人气:2257
人气:2182
人气:1641
人气:79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期刊人气:1284
主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6907
国内刊号:42-1138/S
邮发代号:38-32
创刊时间:197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8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