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企业内外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9-10    3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企业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需要充分整合可用资源,提升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分析了企业内外部审计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更多企业提供参考,科学落实审计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关键词:
  • 企业管理
  • 企业财务
  • 内外部审计
  • 审计
  • 解决对策
  • 加入收藏

审计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作出结论及报告的活动。审计可以获得客观的数据信息,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内部审计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以效益审计为重点开展的监督审查。外部审计区别于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单位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的监督审查。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目标一致,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同步开展。


一、企业内外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开展内外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提升财务监督水平。外部审计不受企业组织架构限制,独立性强,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企业三大报表等进行科学审查,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大幅提升企业财务监督综合水平和效率。

第二,完善战略决策。外部审计形成的报告文件拥有较高的真实性,企业可以根据报告文件,对比现有战略决策,分析不合理因素,以点对点的方式完善战略决策细节内容。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可用来优化战略决策主体方案,挖掘企业自身发展潜力、规避经营管理风险的未来发展目标。

第三,科学开展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审计提交的报告与相关文件,结合外部审计结果,对企业当前经济业务、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根据风险流程识别企业当前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按影响程度及时启动相匹配的应对方案,落实等级分类控制职责,实现三道防线联动风险管理体系,减少各类风险对企业经济利润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四,通过外部审计发现公司内控体系设计和内控制度的缺陷,进行内控评价分析,检验内部控制责任执行和落实情况。根据内部审计相关文件,对已发现问题进行跟踪整改,堵塞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管理漏洞。


二、企业内外部审计的基本分类和相关工作内容


(一)外部审计的基本分类和相关工作内容

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内外部审计工作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常规性审计。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各类报表进行审查,确认编制方法是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是否拥有正规的编制程序。

第二,勾稽关系审计。勾稽关系是指企业账簿与会计报表在某些项目、数据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外部审计可以利用勾稽关系,对于各类报表的主表与附表、主表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等展开详细审查分析,验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确认数据信息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缺项漏项问题。

第三,报表内容审计。外部审计需要通过调查,收集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数据,并进一步分析资金消耗与流向,合理验证各类报表的数据信息真实性,确认企业开展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经营管理方法是否有效。

(二)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中至关重要。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项内容:测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控服务;检查单位活动,对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审查;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进行审查。


三、企业内外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许多企业通过审计对自身经营管理进行科学优化,有效提升了企业经济业务盈利水平,扩大了企业市场份额。但在分析大量企业审计案例后,发现仍有部分企业的审计工作存在较大问题,且问题具有共性,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

(一)风险意识不完整

一部分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存在一种偏颇的观念,即将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补充部分,这种狭隘的定位严重阻碍了企业全面把握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由于缺乏完整且深入的风险意识,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及独立性优势,识别、分析经营管理现存的风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审计的最终成果,将其转化为风险管理的实际行动,这将对未来战略决策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协同机制不完善

一部分企业虽然重视外部审计工作,但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费用和审计时间,降低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组合应用优势,降低了审计的工作效率。

(三)审计职责不明确

企业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职责不明确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在许多企业审计案例中,外部审计与企业原有内部审计存在职责定位模糊、工作内容重叠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内部审计干预外部审计,使外部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外部审计则可能过度依赖内部审计工作成果,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运用价值。

(四)信息共享不充分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获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最新信息,外部审计单位则需要通过审查各类报表,确认报表展示信息的真实性。在信息共享不充足的情况下,会导致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信息不对称,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及时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最新信息提供给外部审计单位,外部审计单位也无法合理应用内部审计成果,造成企业审计工作效率低、质量差。


四、企业内外部审计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需要思考有效的对策加以应对,减少审计问题给企业经济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推动企业达成预期经营管理目标。

(一)强化风险意识导向

企业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导向,正视审计结果的运用价值,合理融入企业风险控制机制,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

第一,科学评估企业风险,识别重大风险。内外部审计在开展审计作业时,需要对企业经济业务、经营管理现状进行合理分析,科学评估企业当前面对的各类风险,比如财务风险、合规风险等。审计工作需要让企业管理层认识到现存的主要风险、识别未来经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大风险,引导企业开展风险处理工作,避免对企业当前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合理评价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内外部审计开展审计工作时,需要对企业当前使用的内部控制模式进行合理评估,从设计合理性、运行可靠性、应用稳定性等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引导企业逐步优化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风险处理综合水平。

第三,提交审计报告,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审计期间,内外部审计需要形成与工作内容相匹配的审计报告,通过书面、面对面等沟通形式,告知企业管理层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经营管理风险以及企业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让企业管理层明确当前发展情况,了解具体风险内容,以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理策略。

第四,做好后续跟进工作,落实长效整改机制。外部审计需要对企业风险处理活动进行有效跟踪,确认企业是否认真对待审计结果,是否启动应对措施处理风险,视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协助企业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内部审计需要定期查看相关部门、相关业务的运行情况,分析企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明确企业风险造成的实际影响。全面提升内外部审计的风险意识导向,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水平,科学发挥审计工作的运用价值。

(二)完善协同工作机制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职能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拓展,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内外部审计的协同工作机制的联动性,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工作的运用价值,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为全面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建设协同工作制度,确保协同工作有据可依。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真实情况,以内外部审计协同工作制度作为基础,明确协同工作流程,确保内部审计可以与外部审计实现有效沟通,确保协同工作有据可依,避免出现工作衔接不当、问题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在设计协同工作制度时,需要确保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工作原则一致,例如,以有关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要求的依法审计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审计工作的公正审计原则等。

第二,及时反馈审计问题,充分运用审计结果。企业要利用内外部审计的良性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同工作机制运用价值。

企业开展外部审计工作时,外部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反馈在外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努力消除内外部审计工作分歧。企业的内部审计需要向外部审计主动陈述企业内部控制当前的问题。外部审计单位则要在沟通中明确外部审计发现的风险要素。如果在外部审计中发现一些难以有效解决的疑难事项,外部审计单位需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的方式,与内部审计人员充分讨论事项内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处理方法。如果内部审计出现问题,则要由内部审计人员充分讨论后,设计与问题相匹配的解决方案,再由外部审计单位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做合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处理内部审计问题的方案,避免出现衍生风险。

(三)细化审计职责分工

企业若想在已有内部审计基础上合理引入外部审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可靠帮助,就需要细化内外部审计的职责分工,以强化两者协同作为职责分工的主要目标,合理规避可能产生的职责冲突,降低审计工作遗漏概率。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

第一,确认审计工作职责范围。企业需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确认内外部审计工作职责范围。对于外部审计,需要充分利用其第三方的独立身份,对企业各类报表进行科学审查,确认报表信息的完整性与内容的真实性,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审计意见。在外部审计工作中,需要通过报表审查,确认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分析是否存在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或经济业务的严重错误。对于内部审计,则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进行科学评估,确认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对各类经济业务展开跟随式监控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升级经营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第二,协调审计工作计划。在正式开展外部审计工作时,外部审计单位需要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科学协调审计工作计划并制定时间表,避免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工作出现冲突,造成审计资源浪费的情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向外部审计单位提供有关内部审计计划书以及往期内部审核数据信息,便于外部审计单位快速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真实情况,确认内部控制风险要素,方便后续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工作。

第三,科学开展分工合作。在一些特殊审核任务,比如税务审计中,外部审计单位可以考虑与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在分工合作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持续监控,确认风险要素的发展情况,合理评估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外部审计单位则要根据内部审核结果,在年度审计环节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二次验证,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四)开展审计信息共享

企业开展内外部审计信息共享,目的是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单位充分沟通,为科学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配合条件,合理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

第一,共享审计报告与工作底稿。企业需要为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单位提供共享审计报告与工作底稿的便利条件。共享审计报告的目的是让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单位及时了解双方在审计工作中的最新发现,获取来自对方的改进建议。此外,外部审计单位也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报告获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结果,为外部审计工作提供优化方向。工作底稿则为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单位提供了解对方审计模式的条件,合理降低审核重复工作内容,提升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建立审计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可以建立面向内外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共享平台,对上传到平台的各类审计数据做标准化处理,统一格式类型,将原本需要通过微信发送的各类审计报告、工作底稿,通过平台进行离线传输,为内外部审计工作提供信息实时共享条件,对于提升企业审计工作效率有较大帮助。

在使用审核信息共享平台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及时更新企业内部控制评估信息、风险要素,为外部审计单位提供工作参考。外部审计单位则要列举审计工作中识别的错误信息、异常情况等,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参考,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持续优化提供指导。内部审计人员还需要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向外部审计单位提供企业各类经济业务信息,便于外部审计单位调整审计工作内容。

第三,启动审计信息保密制度。考虑在审计信息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企业需要同步启动审计信息保密制度,确认内外部审计信息内容共享、信息共享审批方法,合理规避可能产生的审计信息泄露风险。如果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特殊情况或重大问题,内外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核信息共享平台的在线沟通功能进行线上沟通交流,既可以保障审计信息的科学共享,也可以降低信息泄露概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若想充分利用内外部审计,提升自身经营发展水平,有序达成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目标,就需要明确当前内外部审计情况,从风险意识、工作机制等方面切入,制定一套完善的审计应用方案,为有序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世欢.企业竞争力、审企紧密度与外部审计费用[J].财会通讯,2023(15):50-54.

[2]李晓薇.企业管理层权力、审计费用与外部审计监督[J].商场现代化,2023(03):97-99.

[3]杜立.国有企业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审计效能和外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J].绿色财会,2023(02):43-46.

[4]罗岭,卫振炎.内部审计质量、外部审计意见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11):99-106.

[5]刘南.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难点及对策[J].财会研究,2022(10):43-45.

[6]蔡宝权.联合内、外部审计加强企业监督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22(19):58-60.


文章来源:李晓莹.企业内外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4,(09):67-6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成功营销

期刊名称:成功营销

期刊人气:214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单位: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8-1429

国内刊号:11-3954/F

邮发代号:82-60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