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益气甘露方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转导通路,探讨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筛选益气甘露方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应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成分和靶点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在GeneCards、TTD等数据库中筛选糖尿病相关靶点,取药物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在Metascape数据库中进行基因注释的GO分析和信号通路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筛选得到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157项,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247项,有效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木豆醇等,主要调节的通路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除此之外,还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益气甘露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调节血糖代谢。
网络药理学以多组分、多靶点的方式,通过系统层次和生物网络角度,在分子层面进一步解释药物与疾病相关联的客观规律,因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受到关注[1]。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长期高血糖并伴有多个靶器官损害为临床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质量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据IDF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近4亿,因此,糖尿病防治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2]。中医药注重个体化与整体的辨证施治理念,因此,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益气甘露方是由《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为基础化裁,并根据名老中医经验总结而成,临床已证实是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方剂。益气甘露方由多味中药材组成,成分复杂,药物作用靶点多样。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甘露方药物活性成分与糖尿病疾病的相互关系,阐明其治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与作用通路。
1、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库与软件
数据库包括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 DAVID数据库、 OMIM数据库、Metascape数据库、String数据库;软件有Venny 2.1.0、Cytoscape 3.9.1。
1.2 成分与靶点筛选
在数据库中输入组成益气甘露方的中药材(主要为黄芪、西洋参、天花粉、山药、山茱萸、葛根、翻白草、乌梅、炙甘草),检索这些中药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标准筛选潜在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中的Targets Information进一步查找益气甘露方中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其整理为基因格式。
1.3 查找糖尿病相关靶点
以糖尿病的英文名词“diabetes”及“diabetes mellitus”为关键词,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检索对应靶点,并将结果合集作为疾病相关靶点。
1.4 绘制益气甘露方靶点与糖尿病疾病靶点Venn图
将益气甘露方的相关靶点与糖尿病相关靶点全部输入Venny 2.1.0软件,绘制Venn图,取交集。
1.5 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
将益气甘露方的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分别输入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分析频次高的成分及靶点。
1.6 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
取频次高的药物成分靶点基因和疾病基因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将物种设置为“Homo sapiens”,同时使用Cytoscape对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
1.7 GO功能富集分析
将基因导入Metascape数据库,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并利用软件制作气泡图。
1.8 KEGG分析
将得到的交集靶点输入数据库,分析KEGG信号通路,入选条件为P≤0.05。
2、结果
2.1 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筛选
通过数据库筛选并删除重复项,得到活性物质157个,其中,黄芪活性成分20个,西洋参活性成分11个,天花粉活性成分2个,山药活性成分16个,山茱萸活性成分20个,葛根活性成分4个,翻白草活性成分5个,乌梅活性成分8个,甘草活性成分为92个。
2.2 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靶标预测
通过TCMSP 数据库筛选益气甘露方中有效成分所对应的靶点,去除重复,得到264个靶点。将所有靶点经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转化为基因符号格式,其中有2个靶点是微生物靶点。在GeneCards等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得到17 705个靶点。将益气甘露方的化合物靶点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靶点进行韦恩映射,获得247个共同基因。用Venny 2.1.0绘制韦恩图,见图1。
图1 药物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韦恩图
2.3 网络药理可视化
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导入Cytoscape中,计算相互作用节点数目,选取节点相互作用最多的前30个活性成分和对应的药物靶点,绘制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见图2。用蓝色方形节点代表益气甘露方的有效化合物,用红色代表有效化合物对应的靶点。结果表明,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最多的前30个靶点都是糖尿病共有靶点。核心靶点基因为PTGS2、ESR1、CALM2、HSP90AA1、NOS2、AR、PPARG、NCOA2、PIM1、PRSS1、GSK3B、CDK2、PTGS1、F10、ESR2、CCNA2、SCN5A、MAPK14、CHEK1、SERPIND1、DPP4、RXRA、ADRB2、PRKACA、TOP2B、ADRA1B、ACHE、CHRM1、NCOA1和F7。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最多的前30种成分,见表1,发挥主要作用的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木豆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β-谷甾醇、异鼠李素、柚皮素、美迪紫檀素、甘草醇酮等。
图2 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疾病靶点
表1 益气甘露方活性成分作用排前30的成分
2.4 PPI网络分析
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筛选出来的30个核心靶点基因PPI网络图,其中有30个节点、105条边,平均节点度为7。Degree值排名靠前的10个靶点为ESR1、PPARG、PTGS2、HSP90AA1、GSK3B、AR、CDK2、ESR2、MAPK14、PRKACA,见图3。
2.5 GO分析
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析,共获得343个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BP)涵盖276个条目,包括对激素反应、细胞对有机环化合物反应、细胞对氧化合物反应等,见图4;细胞组成(CC)涵盖28个条目,包括等离子膜架、转录调控因子复合物、中心体等,见图5;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MF)共39个条目,包含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聚合酶细胞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结合等功能,见图6。
图3 交集靶点PPI网络
图4 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GO生物过程分析
图5 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GO细胞组成分析
图6 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GO分子功能分析
2.6 KEGG通路分析
对益气甘露方靶点与糖尿病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根据P≤0.05作为筛选条件,并使用显著性排名前20的通路进行绘制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的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图,见图7。结果表明,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涉及癌症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化学致癌-活性氧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铂类药物耐受性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利什曼原虫病信号通路、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其中,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图7 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排名前20的KEGG通路分析
3、讨论
益气甘露方主要由黄芪、西洋参、天花粉、山药、山茱萸、葛根等组成,单味中药材成分均具有改善糖尿病的功能活性。有研究[3]显示,黄芪总黄酮能够改善糖尿病胆汁酸代谢障碍,黄芪甲苷Ⅳ具有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功效[4];西洋参丙二酰人参皂苷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5];天花粉提取物或天花粉凝集素均可降低血糖水平[6,7];山药多糖对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8];山茱萸乙醇提取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脂,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9]。研究[10]表明,葛根素具有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功效;翻白草水提物、总黄酮以及三萜类成分均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11];甘草提取物及分离组分(如异甘草素、甘草甜素、甘草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降血糖活性[12,13]。
本研究发现,益气甘露方发挥主要作用的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木豆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β-谷甾醇等。有研究[14]表明,槲皮素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对高糖刺激下的胰岛β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槲皮素也可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降低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与二甲双胍的作用相似[15]。山柰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等生物学活性,有研究[16]表明,其可以通过抑制MAPK、PI3K-AKT信号通路充分发挥抗炎作用;研究[17]发现,山柰酚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对肾脏细胞起保护作用。β-谷甾醇是植物甾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可通过下调AKT、PI3K表达水平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具有较好的糖脂代谢调节作用[18]。
本研究显示,益气甘露方的核心靶点基因为PTGS2、ESR1、CALM2、HSP90AA1、NOS2、AR、PPARG、DPP4等,Cytoscape软件分析的核心靶点基因均为糖尿病相关基因,其中,DDP4和PPARG是糖尿病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通过益气甘露方靶点与糖尿病相关靶点交集靶点的KEGG通路分析发现,起重要作用且与糖尿病紧密相关的通路有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除此之外,还有PI3K-Akt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伴随严重的脂代谢异常[19],KEGG富集通路含有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提示益气甘露颗粒可能会改善糖尿病伴随的脂质代谢异常。PI3K/Akt信号通路是胰岛素下游的重要信号传导途径,胰岛素通过与胰岛素受体α亚基结合,激活位于β亚基上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胰岛素受体,进而激活PI3K,从而调节葡萄糖转化和糖原合成[20]。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胰岛素抵抗,防止胰岛素受体底物与胰岛素受体结合[21]。本研究结果表明,益气甘露方的小分子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多靶点调节以上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糖尿病症状。
综上所述,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但仍需通过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中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华敏,刘思鸿,高宏杰,等.复方中药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0):1672-2124.
[2]史钊,董怡然,李顺平.中国糖尿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系统综述与Meta 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6):1091-1098.
[6]张晓敏,牛宪立,魏妮娜,等.天花粉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7):13-16.
[7]李琼,张鹏,郭晨,等.天花粉凝集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0):356-359.
[11]曲远均,邵长森,张国青,等.翻白草三萜类成分粗提物纯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3):249-252.
[14]李文雯,钟大鹏,张卫,等.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2):298-303.
[15]葛凌,蔡亚军,王章达.槲皮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FGF21/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9,22(3):418-421.
[16]张雅雯,邵东燕,师俊玲,等.山柰酚生物功能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7,29(4):400-405.
[17]汤利华,方超,王浩然,等.山柰酚对高糖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8,34(12):1041-1046.
[18]陈元堃,曾奥,罗振辉,等.β-谷甾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1,37(1):148-153.
[20]刘伟,朴元林.中药对糖尿病肾病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22,41(8):935-938.
基金资助: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23016);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202275);珠海市名医工作室项目(2022159);
文章来源:许小泽,黄晓强,黄东晖,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益气甘露方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5(05):632-637.
分享:
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多于糖尿病病程7~10年出现,主要表现为阴茎勃起硬度逐渐降低,勃起硬度的维持时间逐渐缩短,最终导致性生活不能满意完成,甚至完全丧失勃起功能,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具有高发、早发、难治、效差的特点[1]。
2025-02-061 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代谢性疾病, 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对血糖水平的严格控制至关 重要[1]。然而,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院外血糖管理 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如患儿家长护理能力差异、患儿血 糖监测依从性低以及定期监测困难等,可能影响血糖 控制效果[2]。
2025-01-23糖尿病患者随着体内物质代谢紊乱,不仅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还会引发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增加心脏肌肉收缩力,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严重会危害患者生命。因此,需采取合理的降压治疗来减少心脏功能破坏。
2025-01-18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微血管和大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肺由于其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更易成为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的主要部位。糖尿病肺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且与病程相关的肺部疾病,增加了糖尿病的死亡风险,肺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2025-01-16人气:16488
人气:10901
人气:9831
人气:9586
人气:897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糖尿病杂志
期刊人气:400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5809
国内刊号:11-5791/R
邮发代号:80-994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