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患者长期治疗后血管损害严重,易出现血管炎性、周围皮肤组织坏死等情况,不仅严重影响穿刺,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损伤,加重身体和精神负担,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我院将股静脉置管护理应用于头颈肿瘤病人患者的日常治疗和护理中,效果良好,具有借鉴意义,现报道如下。
210
0
头颈肿瘤中最常见的就是喉癌及鼻咽癌,这种疾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它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治疗肿瘤疾病的同时,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其后期恢复有较大的帮助[1]。本次研究主要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20例头颈肿瘤患者应用外科治疗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267
头颈肿瘤是世界第5大恶性肿瘤,在中国其发病率较高,占19.9%~30.2%,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放射治疗(RT)是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杀伤肿瘤细胞外,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很明显,诸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损伤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营养不良会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治疗顺利性,上述概述已得到证实。
221
胶质母细胞瘤(GBM)又称为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肿瘤,属于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该病不仅发病率高、易复发,且死亡率较高。相关研究显示,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6~14个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3]。目前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等为主要治疗方式,由于手术以及放化疗会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等原因,残留的肿瘤细胞可在短期内迅速生长,从而复发[4]。
199
头颈肿瘤是在鼻腔、嘴唇、口腔、咽、涎腺或喉中产生的异源癌症群,是当今世界第八大最常见的癌症,2018年发病人数为83.4万例,死亡人数为43.1万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占头颈部肿瘤的90%,大部分处于晚期。HNSCC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和大量饮酒,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危型HPV尤其是HPV16亚型,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头颈癌中绝大多数是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手术切除是HNSCC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发生肿瘤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许多因素如手术本身、麻醉药物或技术、急性疼痛和阿片类镇痛的组合等都可能会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提示麻醉管理可能具有最大程度地减少癌症复发的潜力。
251
术后谵妄(POD)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功能障碍,其特征表现为思维紊乱、意识水平改变和注意力不同程度的波动。谵妄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基于系统紊乱引起的可逆性神经损伤,又称为神经认知综合征。本研究选择头颈肿瘤术后重建患者,对其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谵妄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头颈肿瘤重建术后谵妄提供参考。
237
黏膜恶性黑色素瘤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脊发育来的黏膜及皮肤表层的黑色素瘤细胞,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黑色素瘤总数的0.8%~3.7%,其中55%发生于头颈部。由于该疾病发病率低,国内针对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HNMM)的研究较少,目前我国HNMM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探讨HNMM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为HNMM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16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0~24个核苷酸的微小非编码RNA,通过其“种子区”与靶mRNA的3'-UTR或开放阅读框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从而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本研究旨在通过系列实验,初步探索miR-655-3p在HNSC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深入探究HNSCC的发病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6
本文精选头颈肿瘤优秀论文题目48个,均已发表在该专业期刊上,涉及头颈部肿瘤,头颈鳞癌,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等,供参考。1、探讨PET-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2、发泡胶在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治疗中的应用及对位移误差的影响网络首发3、3MA抑制自噬降低头颈鳞癌细胞放疗抵抗性的实验研究4、混合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中应用的初步探索
下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下咽癌指原发于喉以外的喉咽或下咽区域的恶性肿瘤,按其解剖部位一般分为梨状窝癌、环后区癌及咽后壁癌。根据专家指南及共识下咽癌临床治疗前的影像学评估重点除了病变定性,更重要的是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时机及入路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这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235
头颈鳞状细胞癌是人类常见的癌症之一[2,3],其5年生存率仅5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深入理解其发病和分子机理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Hh信号通路家族蛋白在HNSCC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HN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明确这些蛋白表达水平对该病发生、发展的意义,为HNSCC的临床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219
晚期转移性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目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早期以手术切除后辅助局部放疗,晚期转移性腺样囊性癌是以全身治疗为主[5],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特点,其治疗方案又不同于常规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目前,对于晚期转移性腺样囊性癌治疗方案并不统一,甚至有观点认为,没有症状的腺样囊性癌肺转移可以采用观察和等待的态度。
26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不断上升,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求各种新的、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癌症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关系密切。TRP通道主要非选择性渗透一价和二价阳离子。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TRP通道常处于表达失调状态,这可能导致肿瘤标志性功能的改变,如增殖、迁移、侵袭增强以及无法诱导细胞凋亡等。
211
脑肿瘤病人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往往表现出更差的社会、情感、认知、躯体功能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以往传统对脑肿瘤病人的病情评估主要依赖于CT、核磁共振成像(MRI)、实验室检查等客观评价指标,而这些指标无法反映病人的主观感受和HRQoL。
209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0.319
影响因子:0.510
影响因子:0.836
影响因子:3.29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