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是不可逆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期限和生存质量。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在放射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炎症中,小胶质细胞发挥了重要的清除和协调修复作用。脑源性微粒(BDMP)是由受损细胞中提取的细胞片段,能够将抗原从母细胞表达到其他细胞中,激活胞内信号通路。
142
0
脑膜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发病率约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3%~20%,仅次于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胶质瘤。瘤周脑水肿(PTBE)是脑膜瘤中非常常见的继发性病变[1]。50%~90%的脑膜瘤与瘤周水肿有关,但目前由于尚不知晓脑膜瘤患者瘤周水肿的形成机制,因此,研究脑膜瘤PTBE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50
头颈部鳞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其生存时间的中位值在10~13个月之间,5年总体生存率在50%左右,预后较差[1]。当今,头颈部鳞癌治疗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头颈部鳞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准确的预测模型来指导治疗。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不仅决定了肿瘤的生长行为,还影响着肿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111
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与该肿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明确MB的分子病理,进一步确定分型,并依据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判断预后。本文从MB的遗传(分子)群入手,根据MB发生发展中的细胞、基因、分子变化,综述MB的分子分型、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140
在头颈部肿瘤疾病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背景下,多数肿瘤病人处于慢性带病生存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头颈部肿瘤疾病本身导致了众多功能障碍,且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所致头颈部副作用与并发症众多,病人需要的持续性支持照护类型繁多复杂。
127
喉癌是发生于头颈部的恶性肿瘤疾病,生活习惯、环境同样也是影响喉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存在长期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的患者,罹患喉癌的风险相对较高[1]。喉癌的临床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大小、范围以及有无原处转移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2]。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的应用,可以在镜下观察病变的发生情况,进而做出判断,医生的专业能力、临床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89
头颈部肿瘤包括鼻腔、副鼻窦、口腔、咽和喉部的恶性肿瘤, 这些肿瘤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目前位居全球高发癌症第6位; 2018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全球新增病例约89万, 死亡病例高达45万, 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 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增加30%[1]1]。
84
颅内肿瘤是发生于颅内组织的肿瘤,病因尚未明确,电离辐射被认为是其危险因素,病人常出现头痛、呕吐等临床表现,需及早进行治疗。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切除病灶,降低颅内压,减轻肿瘤负荷,进而缓解病人症状。
85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tumor,HNT)发病率位居人类所有肿瘤疾病的第7位[1]。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HNT患者83万例、死亡43万例[2],我国每年新增37.2万例、死亡8.8万例[3]。其临床类型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依次为甲状腺癌、鼻咽癌和口腔癌[3]。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HNT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更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4]。
目前,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放射治疗技术的长足发展,已进入了精准放射治疗时代。头颈部肿瘤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肿瘤周围分布着很多重要的组织和器官,很难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间距很小,极小的位置偏差可能会导致肿瘤靶区剂量严重不足,或使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和体积增加。
113
头颈癌是第六大高发恶性肿瘤[1],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2023 年, 仅口腔部、咽部和喉部的癌症新发病例约为 54 540例,约占美国新发癌症病例的2.7%。同期估计将有11 580人死亡,约占美国死亡癌症病例的1.8%[2]。头颈癌主要包括口腔癌、咽喉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累及的器官较多,易转移易复发,经治疗后效果较差,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114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因病理形态表现为上皮团块中的玻璃样物质,似圆柱状,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cylindroma type)。ACC于1859年首次被提出,是临床上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类型。由于发病位置隐蔽,侵袭性强,头颈部ACC因与口、鼻、眼及颅底毗邻,可引起周围多器官病损。
82
头颈癌(head and neck cancer,HNC)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第六大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报告约88万新发病例及45万死亡病例[1],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头颈癌病人的总体存活率也逐渐上升,研究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头颈癌5年总体相对生存率显著提高,从54.1%提高到66.8%[3],这也使得头颈癌病人在生存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增多。
94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听神经瘤发病率为3.0~5.2/100 000人/年,终生发病率为0.1%[2]。听神经瘤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90%的听神经瘤患者可出现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因此,听力学检查是诊断听神经瘤的第一步[3]。眩晕和平衡异常在累及前庭系统的肿瘤中更为常见。高达61%的患者可出现头晕、眩晕或平衡失调[4]。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 ENE)是指转移的肿瘤细胞突破受侵的淋巴结包膜而向周围结缔组织浸润生长,是晚期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征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目前ENE主要分为病理与临床ENE。
92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918
影响因子:1.435
影响因子:0.510
影响因子:1.55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