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差,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其中,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pediatric community-acquired, CAP)是儿童中常见且较难治愈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治疗CAP的关键,而静脉注射抗生素则是常用手段。
225
0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哮喘,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咳嗽变异性哮喘被认为是哮喘病的前期表现,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可发展为典型哮喘病,不仅影响着患儿的生活学习、精神心理、身体免疫,而且给家人带来困扰。
243
支气管肺炎属于感染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是近些年住院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多发于春季与冬季交接且气候变化明显时,夏季发病率较高主要为华南地区[1]。
251
肺炎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pneumoniaepneumonia,MPP)患者数占小儿CAP患者数的10%~40%,已引起儿科医师的广泛关注[1]。MPP患儿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可累及多系统,会产生严重的肺部损伤及其他系统并发症,占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10%~40%。不同年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儿科医师精准诊疗有一定难度。为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水平,本研究对我院近1年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部影像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232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支原体感染所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可粘附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并导致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此外,支原体肺炎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如皮疹、游走性关节痛、溶血性贫血、肝功能损伤等。
229
儿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急性发作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224
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急性炎症病变。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体,MPP在CAP中占比可因年龄、国家和地区、季节等情况不同而存在差异,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较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肺功能检测能客观地反映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237
小儿支气管肺炎已列入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小儿三大肺炎之一,并被视作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以抗感染和对症治疗为主,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较常用。但由于其抗生素滥用得不到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情况日益突出,单独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
252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难治、致残致死率极高的慢性肺疾病。儿童BO的发病多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被认为是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后遗症,其中有1%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发展为感染后BO。BO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更多依赖于排他性诊断,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呼吸道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也是导致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在不同地区或相同地区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甚至由于地理、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人群的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表现也会出现差异。
241
性早熟(PP)是指儿童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的一类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通常为男童9岁前、女童8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其中以女童多见。临床上按其发病机制和症状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CPP是由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增多,致使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从而导致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236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遗传、空气污染、炎症、药物都可能引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为胸闷、喘息、咳嗽,急性发作时可能因为呼吸困难导致缺氧昏迷甚至猝死[1]。儿童的免疫力较低,所以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致死率较高。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雾化器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249
塑型性支气管炎(PB)是气管支气管腔内树形铸型,造成气道阻塞的病理状态[1],严重者出现急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且存在潜在致命风险,主要与结构性心脏或肺疾病有关。PB为儿童少见病,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2],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医生可能无法识别症状较轻的形式,临床中PB可能比报道的更常见。
228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儿科多发,该疾病是由呼吸道变态反应引起,与遗传、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顽固及治愈困难等特征,对患儿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研究数据显示[2],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为0.1%~32.0%。近几年,我国小儿哮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作时会使气道平滑肌收缩,肺功能降低。
233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0.459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0.767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